本文写于2018.4.23世界读书日之前。
事情的起因是南审读书人的负责人在群里的分享。出于周末都会读书的习惯,我决定参加“阅读一小时”的活动。反正,区别只是在于换个地点看同一本书。
尽管我的朋友觉得这样的读书活动未免太矫揉造作,我还是觉得,如果连一年一次大写特写地宣传号召都消失的话,读书,真的只能出于文化自觉了。就像那个被鲁迅先生称为“文学自觉的时代”的魏晋时期,赋,五言,七言诗,书法,传记传奇小说等才真正被加入个性化的元素,随本性发展。
而,读书,对于个别人来说,是随本性发展的事,是极其自然的事。但,绝大多数人来说,读书,就是可有可无的事,甚至可以算作“没有价值”的工作。因为,绝大多数人不仅愚昧无知,而且狭隘浅薄。本来就是一个小水洼般的人生,哪里可能引来如书海般宏大的蛟龙?虽然如此,却不是一个人生死局。小是小,但是可以退耕还湖。退耕是把原本娱乐消遣的时间挪过来,花在读书上。还湖是把知识储备经过博览群书后扩建到更大的规模。于此,水洼蜕变成江湖,愚昧无知蜕变成博学广智,狭隘浅薄蜕变成高瞻远瞩。
所以,抛却读书活动的“形式主义”色彩,我觉得,“读书一小时”的积极意义更大。社会上,提倡多读书的活动永远不能停止,即使只是影响到一个人,也应该抱着必胜的决心,继续做下去。
以上,是我想谈的第一点,关于开展读书活动的个人看法。
第二,南工的“读书一小时”活动是在PU(一个高校活动发布平台)上发布。作为外校的大学生,我参加时,活动负责人都很惊讶。我不是很明白,这个活动本来就是分高校和地区两个分类进行报名的。活动向社会公开,那么参与者来路很野,也是正常概率下发生的事。于是,我觉得,负责人完全不应该表现出惊讶,而是很欢迎才是,甚至很高兴。因为,我选择了南工啊,而不是南京的某些知名书店(参加活动的)。不过,这也暴露出一个问题。那就是过分界限分明的执念,缺乏社会包容度。但是,该恪守的规则准则,还是十分明确的。
第三,我非常震惊参加活动的人数之多,虽然不排除混PU积分的现象存在。我8:49开始读书,一览会场基本坐满,人数在50人左右。在10:30(组织者报时),有大概五个人去领读满三个小时的纪念证书。不管参加者是出于什么目的参加活动,我都想夸一夸活动度之高。活动名叫马拉松,我觉得很合适,鼓励读书时间长。但是,马拉松换成接力,更好。一个人读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三个小时,最后还是会离开的。而,后面依旧有陆陆续续的人加入进去。于是,这便成了一个接力。上一棒交到下一棒,上一个人的座位坐着下一个人,被上一个人翻阅或看完的书正被下一个人翻阅。处于个体角度想,我仅仅是在参加活动。但,将所有人组成一体,串成一条线,联系着看,活动不仅仅是一个人与书的斗争,而是汇聚着人的潮水在书海中漂流。这是“读书一小时”活动最打动我的地方。
第四,也是最后一点,回到我本身。三个小时的最后半个小时,是最煎熬的时刻。在不知道时间,只能凭感觉推测时间的情况下,焦躁,饥饿与长时间保持特定姿势看书的肌肉酸痛简直要把人逼疯。而唯一可以缓解的方式就是专注,专注书的内容。在无助与失落间,我已不知不觉看完《日瓦戈医生》的3/4。在不愉快情绪的推动下,最后半个小时的看书效果较差吧。但,值得欣慰的是,我坚持下去了,并且完成了三小时,不间断,无手机的纸阅读。最后结束时的感受,真像跑完马拉松的彻底松懈啊。整个人都的得到解放啦。
最后的最后,书海很大,确认过眼神,是可以影响一生的书。真希望,千万不要成为有生之年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