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茶的优劣的因素太多太多了,制茶工艺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我是做铁观音的,就从铁观音来说吧,制茶工艺之外概括起来也可以分成,天地山水人五个字,这五个字与茶青品质之间,与制作过程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的。
天:
1、气温:铁观音茶树在日均气温10℃以上开始正常生长,日均气温至35℃时,则生长缓慢,一旦气温达到40℃以上时,则生长受阻。在生长适宜温度内,有利于茶树累积大量物质,提高茶叶品质,不同的海拔高度和不同季节,气温会有差别,使鲜叶质量有所不同。
制茶时也要看天气,所谓“春茶消,夏茶皱,秋茶水守牢”。春季多余,鲜叶含水量大,晒青摇青宜重,夏暑季气温高,干燥,鲜叶失水量要高,晒青摇青要适当,秋茶气候干燥,要保持水分和茶青的鲜活,做青要轻。
2、光照:适度的光照,有利于茶树进行光合作用。制茶中光照也关系到鲜叶含水量和做青,用日光晒青的铁观音茶香气最清醇。
3、风:主要是如果遭到倒春寒的侵扰,茶树芽叶会出现生长缓慢或停止,从而引起春茶叶张薄,内含物少。风对制茶也有一定的影响,它会改变相对湿度,促使茶青失水异常。
北风天、南风天、西南风天、阴天、雨天,要根据气候变化以水分为中心进行相应的操作,其中北风天制作的茶最好,现在也可以通过空调进行控温控湿。
地:
1、土壤:不同种类的土壤,在结构、质地、土层熟读及通气、保水、保肥状况各不相同,由页岩类的乌青石为风化基质的黏性红黄壤,制出的茶香气高,滋味醇厚。而由白色花岗岩为风化基质的砂黄壤茶园,鲜叶叶张较薄,内含物少,成茶香气略飘,滋味亦淡薄。
山:
1、海拔:山中种茶树,不愁吃穿住。安溪自古有内外安溪之分,外安溪地势相对平缓,平均海拔300—400米,属于低山丘陵茶区,内安溪相对较为高峻,平均海拔600—700米,以山地为主,属于高中低山茶区。海拔300米以下的丘陵地带,铁观音茶树生长好,单产高,但品质稍差;生长在海拔350—850米之间的铁观音茶叶质量上乘,品质较为稳定,海拔1000米左右的高山,虽然云雾多,但由于温度低,日照少,然而限制了茶树的生长以及鲜叶物质的合成积累,降低了茶叶品质,因此高山云雾出好茶并不是绝对的。
山峰之间也形成了一个个天然屏障,孕造出了星罗棋布的小环境,小气候。
2、颇度、坡向:坡度太大,水土容易受到雨水冲刷,养分流失严重,不利于茶树正常生长。坡度在25°以下,最高不超过30°的山坡最为适宜。从坡向看,南北坡优于东西坡。南坡(温度低,湿度适中)>北坡(阳光强度大,温度高,含水量较少,品质稍低)>东坡>西坡(温度较高,容易干旱)。
水:
1、湿度:春季降雨量大,湿度大,茶叶生长旺盛,芽叶肥厚,成茶品质高;但如果碰到梅雨连绵,湿度增大,鲜叶水分大,增大了做茶的难度,做出的茶易带青草气。夏暑季干旱,气温高,日照强,茶树生长受阻,鲜叶含水量少,加上制茶过程中发酵快,容易出现香气淡,味偏涩。
人:
1茶园管理:茶叶是枝花,全靠肥当家,日常要常进行耕锄、施肥、定型修剪、病虫防治、抗旱、防寒、浅耕除草,土壤干燥时要及时补水,汛期时要及时排水。
2采摘:“采好是宝,采坏是草”。11时以前采摘的鲜叶称为早青,成品茶品质稍低;11时-15时,采摘的鲜叶统称为午青,成品茶品质最好;15时以后所采鲜叶称为晚青,成品茶品质稍次与午青。读书读五经,采茶采三芯,鲜叶有适当的成熟期,不能像红茶、绿茶、白茶那样摘的鲜叶过于细嫩(偏嫩,则香气低,滋味苦涩),但也不能过老(偏老,则成茶外形粗松,色泽枯燥,且香气低短,自我淡薄,品质较差)。采茶机虽然比人工采茶功效高,但鲜叶破损率高,芽叶长短不齐,茶叶品质也会受到影响。
茶的优劣,茶青是底子,制茶过程是枢纽,缺一不可。要稳定成茶的品质,只有通过对茶叶分级、拼配等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