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开始连续关注解梦是在怀大宝期间,因为太紧张,所以大事小事都不放过,但凡记得做梦内容,早晨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查百度,看看昨晚做的梦是好是坏。大部分也是查完就了事,并不往心里去。这本书却给了我一个全新的认识:梦是潜意识的一种表达。梦可以给我们许多的提示,甚至答案。
我们醒着的时候,都是靠意识来做解释,下判断。但潜意识就像我们的身体感觉一样真实,它能通过梦,告诉我们现实中发生了哪些感性觉得不对劲,却被我们理性忽略了的地方。书中的一位大师说,能做梦是一种幸福,千万别错过它带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记忆中我常做两种梦:一种是完全动弹不得或者费劲全力却爬不动的梦,这在现实中表示我内心想逃开的焦虑却无法逃开的无力感。这种梦在考研、结婚后梦见的次数已经大大减少,这与自己的个人成长不无关系。另一种是坠落梦,经常会在梦中感觉脚一蹬或者小腿动了一下就醒来了。这是内心不安全感的表现,体现在生活中,我是一个控制欲很强的女人,尤其对家里人,总觉得必须这样,必须那样才可以。想通过控制来获得别人的关注和爱,以及安全感。这个梦现在也会梦到,后期还需要继续成长。
陪伴:提到不安全感,就不得不提父母亲对孩子的爱和陪伴。许多教育类书籍和心理学书籍都说明,0-6岁是宝宝心理人格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给宝宝足够的爱和陪伴,任何人都替代不了父母在孩子生命中的地位。尤其是0-3岁,无论男孩女孩,一定要和妈妈建立良好的互动模式,宝宝要全然地感受到妈妈的爱,这对他/她安全感的建立非常重要。我在老公在刚开始就和家里老人说明清楚,孩子必须在我们身边抚养,哪怕困难重重我们也会克服,因为这是不可动摇的前提。我们不想给孩子造成一生都无法或者很难弥补的缺憾。
梦魇:印象中,从高中到大学,只要午睡我几乎都会发生梦魇,那种想动不能动,想喊出不了声,无望挣扎的痛苦最后让我几乎戒掉了午睡。武老师在好几本书中提到他自己的一个亲身经历,他有段时间也经常梦魇,他的做法是一次次地去感受身体要带给他的讯息,梦魇醒了继续睡,睡着了继续梦魇,最多的一次,他连续梦魇六次,最终明白了身体的意思,也不再梦魇了。我滴乖乖,惊呆本宝宝了。因为我体会过那份非常不愉快的不感觉,我认为他好强大,内心好有力量,真佩服他。
最后,既然梦是我们潜意识的表达,其实不用拘泥于它,有很多工具都可以帮助我们探寻潜意识。比如:OH卡。看过这本书,我想,该把它继续用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