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分享过一篇文章分享了:出人头地,可能是个最大的误区,今天再分享下,优秀不等于幸福,被需要往往可能因为我需要。
为何这么说呢,因为被需要而选择付出,满足的是自己价值感(存在感)的需要,证明自己很优秀。其实选择付出的那一刻起,就是在为自己的需要努力,而不是他人的需要,为了证明自己足够优秀,也证明自己值得被需要。
被需要与我需要的区别在于,付出的结果谁买单。
他/她需要我,背后的声音往往是,无论做的好与坏,都应该感谢我,因为我是在帮忙。
我需要,背后的声音则是,我无法逃避面对结果无论好坏,所以只有拼尽全力,否则也无人可怨。
我以为他/她需要我,我坚信他/她需要我,我需要他/她需要我。
一旦习惯于把“我需要”当成“被需要”,结果就是,离真实,与真实的自己,越来越远。离接纳自己,与爱自己越来越远。因为,这样的“我”完全无法接受,甚至无法面对“我需要”自己“被需要”,而且不能为“被需要”放弃全部的自我,甚至纠结于自己到底是“自私”还是“无私”,“善良”还是“伪善”,“好人”还是“老好人”。
我们之所以有持久的满足,足够自信,是因为我们敢直面自己的需求,存在感、价值感、满足感的需要,我们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努力满足自己,有能力不满足自己的时候加倍努力,这是自信最本源的连接与通道。
如果自信与满足建立在“被需要”的基础上。这样的自信与满足迟早会崩塌,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谁是不能够被替代的,没有谁的优秀不可超越,没有谁的美貌不会衰老,任何人离开我们其实都可以活得很好。
我们确实是独一无二的自己,但却不可能成为对方的唯一,无论任何关系,这是个残酷又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优秀不等于幸福,为了满足自己而优秀,为了满足自己也能够接纳自己的不够优秀,离真实的自己更近一点,拥有的满足与幸福也就更多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