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哪一天开始,曾经一起傻逼着的同学们,收入差距一点点地拉开了。渐渐地,连前面人的背影看不见了。
我去年入职一个公司,说好的朝九晚六,刚刚毕业的我接受。一开始每天加班到晚上9点,我也认了,第一个周末没有那天是早于10点到家的。在往后,我发现他们开会就是瞎扯,不讨论实际问题,每天早上事情安排不出来。快到下午4 5点了,甚至要下班点了,好吧,活来咯。以至于最晚的时候我到很晚才能离开。再退一万步,加班不给钱没双休也可以,但请提前告诉我,我同意了,那就我就ok,你不告诉利诱我进来,但是发现全部都是画饼,那这就是坑人。
有时候抱怨老板不考虑员工感受,新系统更新永远是半夜12点;出门永远要带着笔记本,不管洗澡还是脱光时刻,一个电话,第一反应不是穿衣服,而是上网。一段有大片即视感的回忆:股市暴跌那一次,巨大的成交量把证券营业部的系统搞出故障,整个运维部门全体出动,一半的人紧急抢修,另一半人呢?拼死抵着办公室大门,不让门外操着板凳的愤怒股民冲进来。事后,头儿安慰我们说:“你们觉得委屈,营业部经理被打成脑震荡跟谁说理去?你怪那些股民?人家一分钟要损失好几十万,我听说还有人两三倍透支,倒欠了营业部几十万。”
职业角色的立场上,两面派的人,几乎所有人都不会喜欢,90后们更是如此,他们对两面派的讨厌主要集中在管理者这样的表现:在需要你加班的时候和你谈感情画大饼,但在犯你错的时候却讲强调制度讲规范。很多老板会跟90后说,年轻人,要多吃苦,不要太在乎钱。然后他们就说到做到,真的给很少的钱。
现在学校教育越来越崇尚个性了,所以很多人一进职场就先蒙圈儿了。公司体制本质上是集权的,领导们就是大大小小的独裁者,员工首先是职业化的执行者,才能保证高效率。
不过,工作前两年,大家都是在起薪点“起跑”,你“职业化”转变得早,顶多也就拉上30%的差距,很多人并不重视。但这关如果不扎实,“技能化”上就要吃大亏,埋下了日后差距的隐患。不能达到“技能化”的知识和能力,就不能变成工资单上的数字。
接触的一位四川都市报老编辑对我说:
这个行业你能做多高我不知道,但能呆多久,取决于你正常写稿的速度。
一个职业投资者和一个业余股民的最大区别,不是预测走势的能力,而是前者只搞自己能搞的行情,后者三天不搞就憋不住了。
就连一个职业诈骗犯也清楚,第一步不是去骗人,而是用弱智短信筛选出容易上当的傻子。
在工作的前两年,你加班到天明熬出来的工作成果,最后是一堆毫无用途的垃圾,领导还要安慰你,谁让你是个拿底薪的新人呢?
但想要你的薪水以每年30-50%的速度往上涨,你必须让你产出的价值大于你付出的成本。
唯一的保证,就是“知识技能化”。
每一个人的工作,都可以分为“可重复的经验”和“不可重复的挑战”两部分。
“知识技能化”第一步:就是通过大量“刻意训练”,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方法,让工作在“可重复的经验”部分更高效,就像前面的老江湖总结的经验。
稳定你的产出,多余下来的时间,把其中你已经做到90分的工作,再提高至100分。
你的薪水的下限是稳定产出的价值,上限是做出100分的工作的价值。薪水的增长,都来自知识技能化带来的红利,做得好的,至少可以和平均水平拉开一倍的差距。
但一个人就算天天加班,工作时间也就十来个小时,瓶颈很快就会出现。薪水再想往上,就要把时间玩出花样来。想要薪水最大化,最好的办法就是整合更多的人,但整合更多的人,“批发时间”就不够了,还要建立“时间的多级营销体系”会深度思考的人,因为他们会考虑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舞台。而那些不会深度思考的人,则会咬牙硬撑,十年如一日的在一个岗位上就,不知道自己缺啥。
毕业后,从头开始,缺什么补什么。
稻盛和夫曾经说过一个故事,明治时期的手艺人被天皇召见,虽然都是不读书的乡下人,但一辈子兢兢业业地做一件事情,自然有一股高贵的气质。理想的我们现在应该就是循着这种高贵的气质而去的吧。但是人的理性建立在接受现实的基础上,不能接受现实,一切成长都是虚妄,只有坚强的人才能接受现实,只有接受现实,才有可能做出理性的决定。
子曰,三省吾身。是很有道理的。及时总结教训才能,即使改正,才好即使调转正确的航向。愿这类和我一样的人,及时悬崖勒马。
好了,现在我们去缺啥补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