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笔写父亲总是很难的事情,好像没什么故事好讲,没有什么对话可说。
小时候觉得父亲的严厉难以理喻,和父亲的距离总是模糊的,父亲是百科全书,父亲是无坚不摧的,直到自己长大渐渐看得见父亲的疲惫的时候,才发现原来父亲这个字眼竟然这么柔软的。曾经模糊的距离忽然清晰了起来,不仅仅是因为基因血脉将我们连接在一起,还有不可能用语言表达清楚的父女之情。
我从来都是个不会撒娇的女儿,不喜欢父亲的不善言语,也恰恰继承了父亲的这一点。直到现在我们所有的语言中也没有过亲切的表达。
到了该结婚的年纪,听惯了周围所有人的唠叨,父亲也只是一句话都不说,常被母亲埋怨怎么一点都不关心,我不知道父亲回答了什么,可在我压力最大,最困惑的时候父亲却对我说了一句话“别勉强自己,不行就不行,不着急”。很奇怪,这一句话胜过亲朋好友的所有劝导。我从来没跟他唠叨过我的生活,他表面上不闻不问却什么都知道。有一天父亲忽然发了条微信跟我说“别听别人的,不要为了父母为了别人结婚”他从来不告诉我应该怎么做,但是他一直站在我这一边,有时候我其实很感谢父亲的不闻不问,他让我能够保持内心的真实。
印象中读书时候所有的叮咛、嘱咐、询问都是来自母亲,有时候母亲会告诉我“你爸让我问你学校怎么样”,我习惯了和母亲的直接对话,却不知道作为女儿需要和父亲沟通些什么,我以为作父亲的也不知道需要和女儿沟通些什么,两个内向性格的父女关系就这么相安无事了好多年。
直到我参加工作,和父亲的话才多了起来,也是直到这个时候才觉得自己是个大人了,帮父亲解决电脑上的问题,和父亲讨论一个问题可以很大声的不相上下,可无论聊什么都没有那些细腻的情感表达。
可是有几次在饭桌上,父亲还是很得意的跟外人说过“我女儿工作上还是为人上都特别优秀,随便打听。”我只是个没有什么大出息的小人物,也没有那么优秀,可是我也很得意能够成为让父亲得意的人。
有好几次,一大早的母亲就拎着菜园里新摘的菜坐了早车来县城,母亲说“你爸一大早就催,你赶紧走,车不赶趟了。”我和母亲都笑了,我很久没回家了,这就是父亲想女儿的方式。
当自己过了而立之年,一点点的看着父亲裤子长了,衣码大了,头发白了,皮肤黑了,皱纹多了,手掌粗糙了,心里渐渐懂得了当年那个无坚不摧的人也需要依赖了。
现在父亲会主动跟母亲说“这星期回来吗?”他问的是我,从前从来不会这样问,现在他会一大早把院子里的草莓摘好洗好等着我回来,从前不会这样做,他老了。
我仍然说不出来漂亮的话来讲父亲,我知道是我认定的,他作为父亲会一直守护在我身边,我的幸福就是他最骄傲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