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座城市,都有许许多多个景点,但只有一个最为耀眼,她是城市的骄傲,城市的标志,她有自己的名字,自己的年龄,自己的性格。在巴黎,她叫香榭丽舍大道,在纽约,她叫第五大道,在北京,她叫王府井大街,在哈尔滨,她叫中央大街。
1898年,一座城市和一条街道几乎同时诞生。这座城市叫做哈尔滨,这条全长1450米,宽21.34米的长街,历经数次更名,1928年,被永久的命名为“中央大街”。
据考证,建设之初,春夏之交,泥泞翻浆,一位精通梅花桩功夫的武僧出一奇招,将数千根木桩削尖钉入土中,敷以碎石解决翻浆问题。1924年,俄国工程师科姆特拉肖克设计并监工,为其铺设花岗岩石块,每块石长18厘米,宽12厘米,其形状就像俄式的小面包一样,石面呈浑圆型,精巧、密实、光亮,圆润,号称“面包石”,粗略计算,整条街大约铺有87万块石砖。据说,当时一块方石的价格就值一个银元,一个银元够当时老百姓吃一个月的,真可谓金子铺成的路,这在中外道路史上极为罕见。
街之两翼,商匾林立,卷廊壁柱,不一而足。全街区现有欧式、仿欧式建筑75栋,各类保护建筑36栋。这些建筑汇集了欧洲15至16世纪的文艺复兴风格,17世纪的巴洛克风格,18世纪的折衷主义风格和19世纪的新艺术运动风格等西方建筑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建筑流派。最有名的可数马迭尔宾馆、萨姆索诺维奇兄弟商会、教育书店、米尼阿久尔餐厅,还有建于1958年的哈尔滨防洪胜利纪念塔,可谓“五步一典,十步一现”。
漫步在热闹而繁华的石街,依然能感受到她铭刻的百年荣辱兴衰,踩着光滑而厚重的砖石,似乎听到历史的车轮隆隆驶过。我不禁暗自感叹,当初俄国人修建这条街的时候,根本就没想到有一天会交到中国人的手中吧!曾经,中央大街上,疾驰而过的都是伏尔加,昂首阔步的都是洋人,躬身疾走的东亚病夫中,不是狐假虎威的洋买办,就是贫穷困苦的洋车夫。而今,这条国内有名的步行街早已成为哈尔滨人待客的首选之地。想到这些,油然而生的自豪和欣慰漫上心头,洋溢在我的嘴角眼梢。
中央大街不仅享有建筑艺术博物馆的美誉,也是哈尔滨商业最繁华的区域。“没有到过中央大街,就不能说来过哈尔滨”。周末的街道人流如织,偶尔会迎面走来一两个白皮肤黄头发的国际友人。我和另外两位女友走走看看,每一个商店都进去转一圈,不为购物,只想感受一下百年老街的商品特色。店主人热情极了,操着亲切的东北口音,不住口的推介那些仿制的俄罗斯套娃、俄式望远镜、军刀、烛台......我们摸摸这个、看看那个,煞有介事的砍价,当老板做痛心疾首状硬要“赔本”卖给我们时,连忙找个借口溜之大吉。走出店门,一边为自己的腰包庆幸,一边为自己不太厚道的行径而自责。不过,要不了三分钟,我们又旧戏重演。也许,这就是女人逛街的乐趣吧!
不知不觉逛了三个小时,我们饥渴难耐,就地找了一家名叫“红瓦房”的东北风味餐馆。餐馆生意兴隆,宾客满座,好不容易等到座位,点了菜又急忙上不来,连催几次,服务员还不见来,忍不住大喊:“翠花,来碗酸菜!”惹得左邻右舍侧目,我们仨相视而笑,自嘲道:“俺们是从汉中那疙瘩来的,不懂你们的行道”。大约二十分钟后,终于吃到了15元一碗的蟹肉粥和四十元一份的水果沙拉。味道好极了!
第二天,清晨5点半,入住的宾馆楼下已是人声鼎然,熙熙攘攘的早市开张了。洗漱一番,快步下楼,坐在露天的地摊上,喝着一元一碗的东北豆腐脑,望着街对面那些简陋的店面和卖早点的下岗夫妇,中央大街的繁华恍若梦中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