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读完莎士比亚的《李尔王》,“经典,外国,戏剧,文学……”豆瓣评分8.4,看到标题就觉得是一本厚重的书,该是放到书架上落满灰尘的样子。幸运的是我把它拿了过来,轻弹灰尘慢慢翻来……
一个该是举杯小酌的夏日的夜,偏偏要有人不安分。故事就这么一慕一慕的上演。虽然是一个小小的故事,现在读来没有什么波澜不惊的场面,可是戏剧的独特形式就是那么的勾人,也许这就是时间的力量。李尔王年轻时应该是一位贤明的人,暮年因为对女儿的“爱”产生错觉,就有了莎士比亚的这部戏剧。
今天,我不能体会当时作者的心态,只能从戏剧里寻找“真善美”。摘一段话“你因为贫穷,所以是最富有的;你因为被遗弃,所以是最宝贵的;你因为遭人轻视,所以最蒙我的怜爱。”书里有欺诈、荒诞、淫邪,同样有善良、忠贞、纯洁……最简单的也许是最有效的,最真的也许是最丑的。生活真的该过成个傻瓜,听一半做一半。
前几天朋友写的一段文字,关于父母与孩子,他还没成家,写的多是客观的文字兼有自己的愿望。他是一个好儿子,顾家有爱心。他说自己是传承了父母的心得,自己就是父母的一面镜子。不错,从启蒙开始我们就按父母的要求读《三字经》,虽然我对唐诗宋词情有独钟。离开家已经十年多了,现在珍惜每一次回家的机会,每次去调解一些父母与孩子的纠纷,都会和朋友一样有感慨。也许我们和父母不能经历每天的油盐酱醋茶,更年期遇上青春期的那段艰难的时光我们更没有时间体验。正因为彼此在生命中的某一刻缺席,让我们更珍惜与父母相处的时光。
“谁言寸草心,报的三春晖”我看过父母爱情这部电视剧,我也建议大家可以看一下,虽然和这本书没有什么关系。戏剧和电视剧同样都是升华了的艺术,平淡无奇的日子注定平凡,走过平凡就是伟大。李尔王从天堂到地狱再到天堂再到黯然无光,我不明白为什么会安排善良的人死去,难道善良的必须付出更多?
剧本里的每个人物,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来活一遍,感受一下尊贵和卑贱。如果真是有所感悟那就在戏剧里做自己的导演,在现实里过自己的人生吧。夜已深,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