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眼,已经进入了2017年的11月,稍微复盘了下自己的记录,比较遗憾地发现:自己还未能养成一个能长期维持的生活优良习惯。比起那些不固定时期的“看似较大”进步,其实每天都在进步一点点才是更重要的,而这个,依赖于能养成一套持久的生活和工作习惯。
日常习惯为何重要?
我将日常习惯定义为:自己生活中的日常必做或常做之事,比如睡眠、起床、用餐或做饭、通勤和锻炼身心等活动。虽然确实应该主动用意识而非本能去控制生活,但这样是要消耗大量的意志力的,而我们每天的意志力存储是有限的,应该储备起来应对那些更重要的事情,而不是生活中的一些日常琐事。自以为忙碌和被忙碌所支配,腻了就玩、饿了就吃、累了就睡,只是一种不过脑子的走兽般的生活状态。
好的日常习惯虽难以形成,但都只是在开始阶段。习惯的保持相较于养成则容易得多,且时间越长,保持习惯就越不吃力。经过一段时间的自律,当习惯养成时,它便会成为你的一部分,困难变成习惯,习惯又会帮你解决困难。当好习惯变为我们的内在“自发行为“时,就不需再为其耗费过多的意志力,从而将宝贵的意志力存储起来去做一些更重要的事情(比如工作中的难题、生活中的挑战等)。
我想养成哪些日常习惯及原因?
6:00起床
1)早上6点钟 人的大肠经处于最活跃时候,这时起床排便,可促进消化,不长“小肚子”;
2)可早做计划,在大脑最清晰的时候来做当天及未来规划;
3)可在早上进行坐享及英语学习,产生一种“一早就已完成了重要事项的感觉”,促进建立自信;
4)懒床会让自己在一天的一开始,就有一种莫名的“挫败感”;对于我来说,较易陷入一种“没什么干劲”的状态;-
坐享和运动
- 大脑和身体,都是越多锻炼,才能越发成长和变强;
- 坐享和有氧运动,都可很好地促进意志力的成长,并增加其储备容量;
- 无氧运动可以强筋健体,抵抗应对身体意外,更好地防护自己;
- 早上坐享,在一天的开始就让自己精神状态翻倍;晚上运动,让自己的睡眠又沉又香。不同方式相得益彰,合理搭配;
-
通勤路上的学习
- 有效利用上班通勤时间,每个工作日可”白白“增加近3个小时的学习时间;
- 早上精力最好,路上学习业务技术书籍,这样上班后也能更好更快地切换进入工作高效状态;
- 晚上精神略疲,路上学习英语单词及文章,切换思维模式,在放松大脑的同时还能让自己的另维度能力得到提升;
-
晚饭19:00前吃完
- 早吃完早消化,也不会影响到晚间锻炼;
- 吃晚了,很容易引起“小肚子”身材;
- 这个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前两项的习惯的养成践行(吃晚了会较难以早睡,当然也就很难早起);
-
睡觉前做当日记录和总结
- 通过记录,更好地用意识控制生活,而非本能;
- 具象化自己的时间记录,让每一天不再只是前一天的简单的ctrl+v般的存在;
- 当天的思想果实,最好在当晚就收获并记载,不然好点子和灵感可能第二天一早就已被忘记,以后再在不会被重现;
-
24:00前睡觉,不再熬夜
- 23:00到1:00在中医上是最佳的睡眠时间,质量最高;
- 缓解压力、提高记忆力、提高新陈代谢能力(保证在黑暗中睡觉可有效减少癌症发病率);
- 熬夜是在折磨自己的身体,对心脏、肝脏极为不好;
- 睡眠不足6-7小时,会导致胰岛素分泌大大增加,会加重将来糖尿病风险;
- 根据自己的经历,睡眠不好,会导致早上醒后“幸福感不足”;
- 这很可能是一把”钥匙“:自己的元认知能力的提高较为缓慢,说不定也和长期的并没那么规律的睡眠时间有关,因为睡眠其实对大脑回路的影响要比想象中的大得多(尤其是深度睡眠);
如何较好地做到?
目前我能想到的,就是尽量减少做这些日常之事的意志力消耗,即做这些事时不要过多的去依赖“我想做”的思考,而是将其流程化(好的执行力就是一种好的流程),然后在执行时只需按照已整理好的流程“不必多想,尽管去做”(这有一些GTD的味道)。目前已制作出了一些流程图(判断分支主要依赖于具体的时刻点),有待在这个月的实践中进行效果验证,到时会做出成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