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万里长城》、《中国长城博物馆》杂志编辑部主任郑严称为“长城研究中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
中国长城研究会会长成大林认为“其它长城大都有定论,唯独这个楚长城,多年来争议非常大”。
听闻楚长城的消息,被师从梁思成的罗哲文先生,罗老激动的称:“这是新一年,我收到的最好的礼物。” 究竟是怎样一个楚长城,被长城专家们称为“难解之谜”呢?
说到长城,我们想到的都是明清长城,青砖城墙,巍峨敌楼,雄伟关城。但楚长城,年代久远,记载极少,地面遗迹留存不多,曾引发专家长期争论。
楚长城,是我国修筑最早的长城。
它比齐长城早约300年,比秦统一后大规模修的长城早约460年。
关于楚方城就是楚长城的记载,在古代历史文献中,已得到证实。《汉书·地理志》上说:"南阳郡,叶,楚叶公邑。有长城,号曰方城。
城墙与山势融为一体,更显山势峭陡,关口险峻,易守难攻。
楚长城始建于公元前7世纪。
西起湖北省竹溪县,跨汉水辗转至河南的邓州市,往北经内乡县,再向东北经鲁山县、南召县、叶县,跨过沙河直达泌阳县,东南至桐柏县,信阳地区,总长500多公里,是中国最早的长城。
同地段的楚长城特点,是不一样的。
1、叶县夏李乡高楼山以东及方城县杨楼乡的楚长城特点一致,即以绵延几十公里的人工修筑的墙体为主。
2、舞钢境内的楚长城,则是山险和扼守山谷的人工修筑的墙体相结合,共同组成防御线。
3、泌阳境内的楚长城,则是以山险、关堡或城址扼守古道、关口为主的防御形式。
关于楚长城的防御功能,还有这样一个故事。
《左传》上记载:公元前656年(楚成王十六年),齐国要出兵攻打楚国,军队已经到了陉这个地方,楚成王派了屈完去迎敌。
到了召陵地方,屈完对齐侯说,你如果真正要想打一仗的话,楚国有方城可以作为城防,有汉水作为城池,足可以抵挡一阵子的。齐侯见楚防御工事果然坚固,只好收兵。
像这样别的诸侯国家去攻打楚国,到了方城就被阻挡而回的情况,在古代文献上还有不少记载。
如《左传》上记载公元前624年(楚穆王二年),晋国的处父楚攻打以救江,到了方城,遇到息公子朱,便回去了。
又如公元前557年(楚康王三年),晋国的荀偃栾帅师伐楚,入侵到了方城之外,由于防御严实,没敢攻打,结果只好攻打了一下别的地方就回去了。
这些情况不仅说明了楚方城在防御其他诸侯邻国侵扰上的功用,而且也说明了方城不是一般孤立城市的城垣,而是连绵不断的城防,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防御工程。
这便是长城的开始。
公元前611年楚庄王灭庸以后,为争霸北上创造条件,以脊作界,修筑庞大的防御工程,与天然屏障连接一体,作为争霸楚国的前沿阵地。
用石灰粉黄泥和原始植物洋桃液粘筑成的城墙,历经千年风雨,仍然坚硬如石,经有关考古专家多次考证,认为此法筑城垒壁,可谓世界一大奇迹十堰楚长城遗址在竹溪县西北部关垭子山口,即春秋战国时期秦、楚两国交界处。
楚长城并不是单一的线路。
除北面南召至鲁两县间是单一线路外,东线和西线又各有内线和外线,东西两线形成四条线路。
造成东西两边各有内线和外线的原因,可能有两点:
1、楚国向北扩张所占领的区域由小到大,先占领的地区修筑长城(楚长城内线范围内基本上是申国地)后,又在新占领的地区加修长城,形成长城套长城。
2、从综合战略防御考虑的,充分重视和加强对于古道、河口、关隘等这些容通行地段的加固防御,不惜重复建设,层层设关。
因为从交通条件上看,从中原和关中到达楚国所属的南阳,自西北有蓝田、武关孔道,自北部洛阳南下有三鸦路孔道和马市坪孔道,自东北有陉山至方城县孔道。
楚与齐、晋、秦、韩、魏等国都非常重视利用这些古道展开激烈的争夺,楚更不惜代价修筑北部三面颇为复杂的综合性防御工程。
楚国之所以能够修长城,是因为它占据了有利条件和积蓄了雄厚的实力。
1、人力资源。
纵观中国古代长城修筑史,投入建设的人力第一是戍防军队,这是修筑长城的主要力量;第二是强迫征调的民夫,也是修长城的重要力量;第三是发配充军的犯人,是修长城的补充力量。
只有凭藉王权发号施令才能完成宏伟而又艰巨长城防御工程,这已为历史所证实,并成为目前学术界的共识。
楚灭申国后,采取了正确的招抚政策,非常重视利用申国贵族。申国名望很高的贵族代表彭仲爽被楚军俘虏后,楚国委任其作令尹,使楚文王“朝陈、蔡,封畛于汝”。
楚国还在故申国组建了强大的精锐军队“申之师”,其领导权直接掌握在楚皇室手中,这支劲旅在楚国饮马黄河、问鼎中原的征战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常常令中原诸侯望而生畏。
楚国以“申之师”等军队为主,修筑规模宏大的长城这一综合性军事防御体系,是令人可信的。其次,南阳盆地历史上向为富庶之地,楚国先后占领申、邓(今邓州市)、谢(今南阳市与唐河县间)、唐(今唐河县)、吕(今镇平南)、若阝(今淅川丹江沿岸)、蓼(今唐河、新野间)、复(今桐柏一带)、曾(今方城、新野一带)等西周封国,这些方国都为南阳盆地的农业和以铜、铁为主的矿产资源开发作出了巨大贡献,使盆地之内人口发展很快,物阜民丰。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称:楚“熊通子文王迁都郢(湖北江陵县),有地千里。楚在春秋时先后吞并四十五国,疆土最大。楚国君臣自称蛮夷,专力攻华夏诸侯,五年不出兵,算是莫大的耻辱,死后不得见祖宗。”处在强势之中的楚国,修筑长城是具有比较雄厚的经济基础和人口资源优势的。
楚国不断扩张强盛,但仍不能与强大的齐国抗衡,齐国随时可以借周天子的名义率诸侯国前来征伐。
所以,楚国借鉴夏商之前三苗族在伏牛山以南修筑城堡型防御工程的做法,在此基础上加以复修和大力扩展,花费数十年时间建成了抵御北部秦、晋、齐、韩、魏等国的军事压力的楚长城。
楚长城的形制,它是在长长的防线上依地形(高山、低山、古道、河口、关隘等)修筑呈带状密集型分布的整体相连的关城,形成一个庞大的战略性军事防御体系。
楚长城与以后的秦、汉、明时期的长城相比,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比较原始、古朴、单调、粗糙、笨拙,但已具备了强大的防御功能。
楚长城的石城墙,均为干垒石建筑。
《括地志》称楚长城“无土之处,垒石以固”,是与现实遗迹完全吻合的。
楚长城的建筑原则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有土用土,无土用石。
从现存遗迹的实际情况看,因多数城段沿伏牛山而建,石城墙占绝大多数,而且全部为干垒石建筑。
现在发现的几处土筑墙城段,是因为无石才用土的,如南召县野牛岭城段,叶县旧县南城段,方城县大关口城段等,有的还是土石并用,现在土筑墙基本上是残留的痕迹,土石并用城墙还留有一定高度。
南召县境内至今保留有三四米以上的高度的,全部为干垒石筑成的石城墙。城墙石块大小配合得体,并根据地形的凹凸变化,有平垒、斜垒、斜立垒、立垒等不同砌筑形式,石与石之间没有任何刮缝之物。
城墙断面呈上小下大的梯形构造,使其稳固,不易倒塌。较大的城墙里外砌石,中间填入碎石与土的混合物,夯实以后颇为坚固,也使上部城道平坦易行。
城墙内壁突出有上下成排的石尖,应是修理城墙的脚手架;墙内每隔一定距离或在城门等重要部位砌有登城台阶,与墙内道路相通,交通颇为便利,然而对城外是全封闭的,除森严防守的城门外,外部的人难以入城。
楚长城以干垒石筑墙,在火药没有作为武器使用之前的冷兵器时代,石块也可能起了补充箭矢不足的作用。
楚长城修建时间最早,被专家称为“中国长城之父”,它决定了之后长城重要结构形式,它勾连起之后诸般长城景观。
站在山顶,山风凛冽。放眼望去,完整天际线让人心境舒展无比。面朝北方,看走马岭楚长城遗址,一条黄色“土龙”东西向蜿蜒,全长约2000米,莽莽苍苍,跨越在山脊线上。
走近遗址,会发现,其石筑城垣被人彻底扒毁,但仍存城垣基槽和碎石,残址宽4米,碎石堆于基槽两侧,基槽走向清晰可辨。
自东向西行走在“土龙”上,北侧是深沟深涧,南侧墙脚下地面下陷,显然是就地取土石砌筑长城而致。
“土龙”上,满覆黄稗草,长大厚软如绒毯。“草丰茂,是因土是活土,从别处取来。”——王海林。
看一段风景,挖一段故事。
我是润苼,
喜欢,就来关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