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生活一眼就能望到尽头,这是一种在千回百转后的坦然接受?还是在透过未来的重重迷雾中省略了很多未知的风景?
――题记
今天下午看着妹妹做衡中的语文试卷,全部都是关于古诗词理解的默写。她在下笔之前,总要习惯性地从头背一遍,直到感觉找到了想要的答案后才认真地写上去。她说,这是一种能看到尽头的试卷。
毋庸置疑,试卷的填写是为了完成每天的任务,而现在做的每一道题、用过的每一丝气力都是要在高考的时候发挥着或大或小的作用。
做一张高三的语文试卷,在规定的时间内密密麻麻地写上文字,答案正确或者错误,不会影响完成任务的进度。这时一眼看到尽头的生活拥有一个期限,说那句话时我看到她眼里闪过一丝不洗察觉的伤感。
我不禁想起,如果我去做高三的试卷,说不定那些知识点已经不知被消解了多少。总在想那些在生活中说着关于“回不去”的话语,或许还应该考虑到是否还具备回去的条件吧。我把以后不用的知识点逐渐忘却,或许它明白自己的结局是在一个永远不会回头的角落里,逝去和离开得如此心安理得和无可奈何。这些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进入大学时的阶梯,却在用不到的时候在记忆的深处变得模糊起来。
生活中的一些人类似于高中做过的题,在完成答卷、在听到最后铃声的时候散落在生活的各个角落。一眼就能望到尽头,这里面是否包含着对结果的清楚认知,而在到来之前都明白非人力所能改变。
一眼就能望到尽头,若用带有悲观的想法来看,我们可用人生的关键几步的效果来预知可能出现的结果,在日复一日的延长中深深地感到一种乏味和厌烦。犹如那张语文试卷中被累计的琐碎知识,在一遍又一遍地背诵和默写后不由得猜想19年高考命中的概率,想急切期盼这些琐碎有一个比较明确而有用的价值来减轻目前的无聊。
很多期盼在登临之后没有想像地那么简单。那山更比这山高。一眼就能望到比你所在的山更低的风景。那一刻,我们赋予“一眼就能望到尽头”乐观的意义。人在出生时都会被赋予特定的使命和责任,这是几千年的文明和传承下难以避开的情况,在一个人身上的反应是完成某个阶段所要完成的事情,而事情完成的方式又有很多种。
一眼就能望到尽头不应该把因为不愿意去做包括在内。比起于悲观性的解读“一眼就能望到尽头”,我更愿意相信的是所在的山顶海拔太低,在一个舒适的圈子沉醉得太久而忽略外面的乌云密布。如果你在某个人身上看出了一种能望到尽头的生活,或许你不会选择评价和告知,因为你知道你不是ta,也不知ta的那种生活于ta而言意味着什么。
一眼就能望到尽头。那些高三的语文题或许不是教给人硬性的知识,还应有一种软性的思维和能力在未来的生活中发挥作用。以有无价值去评定或许太狭窄,如果有一天不记得那些知识了,或许它们的使命也在以前完成了。
生活中难免有太多地分离,很久不联系的人也会渐渐地忘记,如果说“相聚”的“一眼就能望到尽头”是“分离”,那么我愿意相信绝大多数人不是因为看到一种结局后就选择缺席。那些时光,那些岁月,或许不再用能否记得来衡量,因为后来你会发现,你的身上带着周围人的气息,多多少少的影响或许才是那些人不是成为过客的原因。
别忽略那些无法预知的可能,这就好比每次写文章之前闭上眼睛找寻灵感,脑子中的想法和指尖打在屏幕上的文字完全不符合。总以为一眼就能看出文章的结尾,却发现在快要写完的时候惊觉那些没有事先编排的思路影响了最后的结尾。
一眼望到尽头的生活果真存在于时间,不过那不是关键,重要的是在这尽头中能够看出无穷,而愿意在更高的山峰上重新认知。
惯性的思维或许是你以为我每天都会发说说,但前天并没有。一眼就能望到尽头的背后也许不是要被惯性牵着走。若那是小小的瑕疵,不是写的过错,而与定时发表时的网断相关。
调整认知,调整标准,或许就会在一眼就能望到尽头的时候发现不一样的风景。人、事、景本身就在慢慢地改变着曾经。
一眼就能望到尽头的哲学或许是:改变能改变的,突破暂时无法改变的,接受永久无法改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