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大学的生活心理学家德维克在纽约的400名五年级学生中,做了这样一个实验:
开始时,德维克给每个孩子一组相当简单的试题,稍后,研究人员告诉所有孩子他们的得分,并附上一句六个字表扬,一半的孩子受到的表扬是赞美他们的智力(“你肯定很聪明”),另一半收到的表扬是赞美他们的勤奋(“你肯定很努力”)。
孩子们接受了第二次测试,但是这次,他们可以挑选一份较难的试题或者容易的试题,那些曾经被赞扬勤奋的孩子中,90%选择了难一点的试题,而曾经被赞扬很聪明的孩子,大多数选了简单的试题。
第三次的实验都增加了难度:所有的孩子都失败了。然而,两组孩子——勤奋组和智力组——面对这种情况的反应截然不同。“(勤奋组)钻研与学习预测试有关的试题,尝试解决方案,试验解决策略。”
试验进行了一轮,又回到跟第一次试题同样难度的测试。勤奋的成绩提高了30%,而智力组评分下降了20%。
对于这样的结果,德威克感到很震惊。
对此,他又做了五次同样的实验,每次结果都一样。
而这样的结果都源自于六个字!
对此,德威克说道:“当我们赞美孩子的智力时,我们是在说,这个游戏的名字是:聪明的,别冒险犯错。”同样的道理,勤奋组努力钻研难题,他们认为是证明其足够勤奋的证据。
对于智力组对不积极钻研难题的态度,德威克也解释道:“智力组讨厌难的试题,他们觉得这是他们不够聪明的证据。”
一个简单的实验却反映了我们经常忽略的问题,语言对于心理的重要干预作用。
对于孩子来说,表扬的价值远远大于批评。因为在批评一个人时,他的大脑首先传递的信息是“拒绝”,通过大脑的传递信息,人们首先接收到的指令也是“拒绝”。
但是,激励同样是正面的肯定语言,他们对大脑的刺激也是截然不同。对于父母来说,最重要的是,你所使用的语言一定要明确!
事实证明高级语言并不能激励人,他的作用正好相反,不是让人们去争取进步,而是使他们倒退。提醒他们无须努力,逃避痛苦挣扎。
通俗点的语言来说,你对孩子使用鼓励的语言一定要让他认为他可以做得到。
不管是优秀的孩子还是不够优秀的孩子,在他们的内心深处都渴望完成父母的期许,得到父母的表扬。
那么不管是老师还是父母对其激励的语言,在孩子心里往往会演变成:“爸爸妈妈(老师)希望我这样做......希望我变成这样......”
那么当孩子这样想的时候,对于能够做到的事情,他一定会加倍努力;而对于不容易完成的事情,反而怕别人失望,或者证明自己不可以,而选择逃避。
就像上面勤奋组和聪明组的例子,显然证明勤奋比证明聪明更容易。
当你表扬孩子:“你真勤奋。”你的孩子就会用自己的努力证明自己确实很勤奋,并渴望得到你的认同。
而当你表扬孩子:“你真聪明。”你的孩子也会用自己的实力努力证明自己确实很聪明,但是遇到自己的智力暂时解决不了的问题,他会本能地认为,这是自己不够聪明的证据,就会像上面的实验结果一样,逃避解决较难的问题。
赞其勤奋的语言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它直达学习的核心!
所以,父母以后在通过表扬的语言婉转传达对孩子的目标时,一定要避免使用高级语言,而是要擅于将其转化为具体明确的语言,孩子更容易做到,并且能够获得成就感的目标。
比如不要使用:“你可以的;你是最棒的......”之类泛泛而空洞的正面肯定语言。
孩子对于“可以”、“棒”这样的词汇没有边界感,对于一些本就在自己能力范围达不到的目标而沮丧,甚至逃避不愿面对。
试着将这些语言换种方式,比如:“你真的很用功。”“你真的很认真”“你很勤奋”.....这样的语言,只有这样,孩子才会通过自己的途径证明你对对他的赞扬和鼓励是既定事实。
也可以让自己的语言更加具体明确一些,比如“你真的比上次考试细心了很多”“你一定可以在做完题,认真检查一遍的”......
一些小小的沟通模式的转化,可能对于孩子来说,会起到截然不同的影响。
既然“高级语言”对于孩子的激励作用适得其反,那么家长就要在今后和孩子的沟通中,有意识地避免使用高级语言。
家长们可以想一想曾经使用过哪些类似上面的“高级语言”,有时间的话,可以把它罗列出来,甚至可以角色互换,想一想如果是自己受到类似的表扬语言,心理活动会是怎么样的。那么在今后,就能尽量在与孩子沟通时,避免上述语言。
降低“高级语言”的使用率后,就要开始组织对孩子使用的有效的语言。
再根据自己的孩子特点,列出可以直达学习其核心的表扬语言。
并且在与孩子的沟通中,尤其是需要表扬孩子的时候,有意识地提醒自己该使用哪些、该避免哪些。
一定要明确具体,是你的孩子可以做得到的!切忌泛泛而谈。
表扬的语言往往对人能起到良好的激励效果,尤其是对思想单纯的孩子们来说,但也要注意细节,运用科学的方法,不然,只会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