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大学的时候,我们有一门课叫儿童文学。我就是在这门课上第一次接触到这本书。当时我们儿童文学老师让我们写《小王子》的读后感。我就去图书馆认认真真把这本书找出来读了一遍。
第一次读完这本书,我明白了一个非常浅显而又深刻的道理:不同的人和事,对于不同的人而言,有着不同的意义。自从明白了这个道理,从此我看世界的角度不再是非黑即白,而是更加包容。
后面我又读了很多遍,每读一遍都有不一样的收获。记得刚结完婚,我们去蜜月旅行,我就随身带了一本《小王子》,读了一路。那一次读完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小王子和狐狸的故事。小王子驯服了狐狸,从此狐狸的世界都是“麦田的颜色”。我明白了彼此驯服的意义。任何一段重要的关系都需要用心经营。比起家庭中的权力之争,彼此驯服才是通往亲密关系的必由之路。
可以说,《小王子》是一本值得我们读一辈子的书。同时,我心里也很疑问:为什么我每次读这本书都能从中得到不一样的感悟?而且为什么每次读完还是觉得不能完全读得懂?不知道大家是不是和我有同样的困惑。
带着这些问题,我就去寻找答案。我读了作者所有的作品(除了《小王子》,还有《南方邮件》《夜航》《风沙星辰》《空中飞行员》《一封给人质的信》),也读了作者的传记《小王子的星辰与玫瑰》《小王子的爱与死》,他与妻子的书信往来《小王子的情书集》,还有她妻子写的《玫瑰的回忆》。
我们翻开书的第一页,我们会看到这本书的题词,这本书是献给莱翁·维尔特的。我脑海里有了一个疑问:谁是维尔特?为什么要献给维尔特?
作者交代了把这本书献给维尔特的三个理由:
“这个大人是我在世界上最好的朋友。”
“这个大人什么都能懂,即使是给孩子看的书他也懂。”
“这个大人生活在法国,正在挨饿受冻。他很需要得到安慰。”
他接着说,若所有这些理由加在一起还不够,那我愿意把这本书献给还是孩子时的这个大人。所有的大人起先都是孩子(可是他们中间不大有人记得这一点)。因此他把题献改为:
献给还是小男孩的莱翁·维尔特
即便他说了这么多理由,我们还不是不知道维尔特是谁。然后,我就顺着“维尔特”这条线索,去寻找答案。
在《小王子的星辰与玫瑰》《小王子的爱与死》都有提到这个人物。维尔特是作者的好朋友,在1935年经一位报社的编辑介绍认识的,两人一见如故,但维尔特的年龄要比作者大很多,两个人相差二十几岁,可以说是忘年交。“二战”期间,维尔特因为他犹太人的身份,被德军关进集中营,最后惨死在里面。
《小王子》恰好就成书于二战期间。二战爆发后不久,法国就沦陷了,被迫跟德国签了停战协定,停战之前圣埃克苏佩里还在担任空军飞行员,保家卫国。法国沦陷后,维尔特劝圣埃克苏佩里到美国去,看看能为自己的国家做些什么。当时圣埃克苏佩里就听从维尔特的建议,从葡萄牙的里斯本出发,坐船去美国。他本来打算在美国只呆四个星期,目的就是要呼吁美国参战。但等他到了美国之后,美国的态度不冷不热,令他非常失望。然后他在美国一呆就是两年半,也就是在旅居美国期间,他一共写了三本书:《空军飞行员》《一封给人质的信》《小王子》。其中两本都是献给维尔特的,可见维尔特在他心目中的位置有多么重要。
我们知道,二战时期,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种族清洗,犹太人被大量屠杀。所以,圣埃克苏佩里非常担心朋友的安危,但又没有他的任何消息。在《一封给人质的信》中,作者写道:“身为犹太人的他该怎样在德国人的威慑下求存呢?想象一下,若是他还活着,那一定是因为他作为山间农夫,将自己隐匿于绝佳的宁静外墙之内,故而逃过了侵略者的魔掌。这是唯一能令我信服的理由。”
在所有的朋友中,只有维尔特最能欣赏和包容圣埃克苏佩里。维尔特也是作者最信任的人。还是在《一封给人质的信》,他写道:“对你,我内心深处的秘密可以毫无保留。在你身旁,我不需要证明自己,也不需要为自己辩解什么;只有在你身旁,我才能找到曾在图尔尼感受到的那份平静。抛开别扭的话语和虚伪的言论,你所看到的,是一个内在真实的我。对于我的信仰习俗、钟情之物,你都能深深体会并给予尊重。”
所以,我们在阅读的时候不要忽略这本书的题词,它可以帮我们还原这本书创作的历史背景:这是一本在战争中诞生的《小王子》。
了解了这个创作背景,我们就不难理解他在《小王子》中讽刺的那些贪婪和自私的大人,迷恋权力的国王、爱慕虚荣的人、追逐金钱的商人等等。这些人以为自己是在干正事,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东西。
二战刚爆发的时候,作者在给他母亲的一封信中,曾经写到:“我正在酝酿一本能滋润人灵魂的书。”这本书就是我们看到的《小王子》。
1943年4月,圣埃克苏佩里怀着一腔报国热情,一心想要去拯救四千万的法国同胞,他就离开了美国,奔赴战场,他给妻子的信中写道:“我去参战了,我不能忍受远离那些饥饿的人。”但因为他年龄已经40多岁,超过了空军对年龄的要求。他想尽一切办法,又重新回到他原先服役的部队,后来在驾驶战斗机执行侦察任务时,就离奇的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