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分为两种,分别是文学类名著和非文学类名著。我们口头提到的名著大多数指的是文学名著。
不管是哪一种名著,其中都包括了无穷的智慧和哲理。这些智慧和哲理虽然有时是由一个人的脑子里传达出来的,但实际上集结着当代以及之前社会的思想结晶。人是受社会环境影响的。写出名著的作者要不是对生活见微知著的观察家,就是某一领域的权威人物。最重要的是,他们的作品在当代以及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的是一发表就轰动文坛,比如《简爱》,有的是到后来才产生巨大影响,其价值才被挖出来,比如《呼啸山庄》,但无一例外,这些作品穿越了时空界限,流传了下来。
为什么会流传下来?一方面借助了媒体的宣传造势(包括政治宣传),一方面是由于当时娱乐方式较少,小说作为休闲时的调味品,被很多民众喜爱,可谓是口碑相传。
作品,实质上是作者与读者的一次心灵对话,这是一种交流。伟大的作品会给读者带来心灵的涤荡和陶冶,这会让读者受益匪浅,从而在自己的日记和与别人的交流中表达出自己对这一作品的喜爱,把作品的影响力传达给他人。
名著作品的传播和现代的快餐文学方式相似,无外乎媒体宣传和口碑相传,但由于其间的内核是非常具有价值,尤其是人文价值的(比如小说表现人性的矛盾和光辉),这些内容不会由于时代变迁而被忽略。尽管这部作品是在表面讽刺当代官场,或者是表达对封建制度的鞭挞,但最核心的还是小说的中心——人物。人物身上表现出来的人性一直贯穿到如今这个世界。这是一个主心骨,有的文学类型就叫母题。比如哈姆雷特的悲剧人性弱点,到当代可以翻拍成各种版本。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就说明了名著的本质——它是认识世界的范本,是一面镜子,你在里面可以读到属于自己的人生。
试问,现今的快餐文学作品,哪个能达到如此高度?现在畅销书太多了,为了缓解自己的生存压力(或者为了赚到越来越多的钱),作家都开始写畅销书。畅销书的特点就是把握读者心态,刺激读者内心的痒点,反正让读者怎么痛快怎么来,系列书是常态。只是,这些系列书读起来都是一个套路。我想,真正有文学抱负的人,应该会在里面加入自己的一些见解吧,把自己对于严肃文学的期待放在里面,以期影响读者,完成自己用文学影响社会的梦想。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到柯南道尔,就是写出《福尔摩斯探案集》的作家。首先问大家一句,《福尔摩斯探案集》是名著吗?在我看来,它肯定是。因为它不仅是一本通俗小说,而且包含了所有其他名著拥有的特质——人性的光辉和矛盾。一本小说让一个人物形象流芳百世,这不是伟大是什么?之所以柯南道尔让福尔摩斯产生如此的影响力,就在于他把自己对于严肃文学的梦想放到了通俗小说里,让小说不仅有趣可看,还能产生深远影响。为什么他想投身于严肃文学的创作,就在于他想扬名立万。也就是说,写严肃文学这类最容易成为名著的书会更容易使作者扬名立万。当然,他做到了,只是屈居福尔摩斯之下,不免让他有些遗憾罢了。
我现在正在读《大卫•科波菲尔》,这是狄更斯的自传性质的小说,可谓是皇皇巨著。我看了好久,现在还剩600多页呢。其中有一句话很熟悉:“在婚姻生活中,再没有比思想不合与志向不合更大的悬殊了。”这句话的意思很清楚,人们结婚一定要找一个和自己情投意合,志趣相投的人,不然以后生活得很麻烦,毫无交流可言。可以说,你在任何关于爱情的鸡汤文学中都可以看到,但你能深刻理解吗?如果你没有结婚,甚至还没有谈恋爱,你有幸看到了这本书,你肯定会对这句话印象深刻。这就是通过名著看人生。我们感慨,我们为人物流泪,在宣泄情绪的时候,我们也深刻理解了名著所要表达的思想。
请不要认为,作品中作者没有说教的语句就代表他没有进行说教。其实,一本名著通篇都是在说教,也就是和读者诉说某个道理,只不过有的名著非常明显,有的特别含蓄罢了。请不要把故事想得太简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