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这本书我借了。”我快步走向借阅台前,抢站到了一个女生面前。拿起书本就直接递给了负责登记的王老师。
只见王老师面带微笑,然后淡淡的说:“这位同学,不能插队啊,要先来后到,这书人家已经借了。”我不好意思的说:“是这样,我找了好久没有找到,这不才发现在借阅台。”站在一旁的女生没有说话,我回头看了一眼,发现是隔壁班的女生,经常可以看见,只是不知道名字罢了。然后放下了书本,灰溜溜的走出图书馆。
我边走边想,该不该去道个歉。或者就是和她说几句话。哪怕问个姓名,或者简单谈谈这本书的作者。平时喜欢侃侃而谈的自己,此时突然不知道说什么。
我站在图书馆的广场,看见那个女孩,走了出来。我还是鼓足勇气走上前,“那个刚才不好意思,我只是特别喜欢徐志摩。这本《志摩的诗》我一直没有来得及看,所以也特别想借他的书,至于刚才的行为,我还是向你道个歉。”只见她抿嘴一笑,然后对着站在身边的同学说:“我刚才和你说的那个人就是他,还好刚才我没有去争辩。”说完,对着我:“其实没有关系,只是觉得你的行为太强势,你要真要,我也可以借你。”我听到这,更有些不好意思。“那个,书我不借了,你先看吧。”
我准备离开,问了下:你叫啥名字,她笑着说:我叫思雨,你叫啥。“叫我四毛,”我说完,只见她和她的同学差点没把书给笑扔了。我顺便补充一句,这是外号,这样容易记住。然后就见他们两个捂着嘴转身离开了,我都没有来得及再解释。
这天下午,我又来到图书馆,看见思雨正坐在一个角落,看着书。我走近和她打个招呼,看见桌子上放的还是徐志摩的作品,打开的书本上。正是一首《偶然》,最后一句:你记得也好,最好是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这一句,让我一下子怔住了,我觉得,此时的我就像他笔下的一片云。我投影在这里。我似乎看见思雨,就有莫名的感觉,说不上来,就是有些心跳加速。
“嘿!你怎么在这,”我开口道,“你怎么也在这,”她回答。“我正好路过图书馆,也就进来看书了。”“我也是下午没课,也就来了。”我突然感觉这样的对话很僵硬。我就换了关于徐志摩的话题。这才发现找到了共鸣,原来她也是从高中就喜欢徐志摩。我也告诉她,我也是因为学了《再别康桥》开始慢慢的接触他的作品。后来发现很有诗情画意,特别是一些诗歌。
我们因为这本书,因为徐志摩。开始有了共同的话语,也因为这。大家互相了解,互相讨论他的作品。似乎每次都是只关注书,只关注作者本身。
当然我们在谈徐志摩的时候,也少不了谈林徽因,少不了谈徐志摩的女人缘。她似乎非常同情徐志摩的结发妻子张幼仪。那时,我们彼此心照不宣,经常一起坐在图书馆就是一下午。
从《志摩的诗》到徐志摩的其他作品,基本都讨论一遍。时间很快到了要放假,那天我约她一起到图书馆门口,其实打算表白的,可是话到嘴边还是收住了。
我害怕打破这层纯友谊,其实就是缺少勇气。思雨,笑着说:“叫我来,有啥事?”我没说话,她又说:“不是叫我来看你表演不说话的吧,平时侃侃而谈的你去哪里了。”我开口道“是这样,我今天晚上想请你吃饭,不知道你可愿意。”她思考了一会,“今天天晚上可能不行,晚上同学过生日,”我笑着说“那就改天,我走了!”不知道是不是被思雨看出了我的心思。
随后我就进了图书馆,开始寻找一片安宁。我翻开一本书,正好上面这样写着:爱就大声说出来,可是我还是没有去表白!我知道我可能是喜欢思雨。但是又害怕说出来,被拒绝,或者最后连一起看书的机会都没有了。
第二天,思雨主动找我,说请我吃饭,我到时都蒙了。有些不敢相信,在寝室我好好的把自己收拾一番。穿着一套西服,穿着皮鞋。我走出寝室来到图书馆,远远的看到她站在哪里。
她穿着一套白色连衣裙,穿着高跟鞋,头发没有扎。走近一看,发现好像化了妆,我直接来句,“怎么今天还化妆了。”她来句“你今天还穿的挺正式”。我笑笑,“彼此彼此!”寒暄后,我们去了饭店。
也就是学校旁边的一个土菜馆,我让其点菜,她不愿意,说让我点,她做东。我更就不会点,好歹我也是男生。我们彼此客气一番,站在一边的服务员急了,二位,要不我们给你们直接上几个菜。我看到思雨笑了,她连忙接过菜单在上面快速的浏览下,点了几个菜。然后我们相对而笑。
吃饭的过程,基本都是聊身边发生的趣事,偶尔也穿插对一些书的看法,我们在聊到开心细节时,总是可以一起想对而笑。
就这样我们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好“哥们”,我曾经的冲动也随风而去。内心矛盾的自己,还是被懦弱占据了。我不再去想,不敢去想。这原本就是一句话的事,我却藏于心底。
一直到毕业,我始终没有去揭开这层面纱,把喜欢放在内心。彼此都心照不宣,让友谊的小船一直远航。
我最后还是想用《偶然》的一句话结尾:你记得也好,最好不用记得,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大学生活和读书专题联合征文》活动链接:http://www.jianshu.com/p/3515f7f0a20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