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4年,欣欣越来越迷茫。
工作似乎已经轻车熟路,没有什么激情就算了,甚至还有些倦怠。
想提高自己,买了几千块的“知识付费”课程,并没有感受到“认知升级”,反而在“知识的海洋”中愈加焦虑。
上班—下班—回家
每天7点出门,晚上7点到家。
匆匆忙忙,日复一日,
来不及想什么,只是在机械地被推动。
欣欣在拥挤的上不来气的地铁里,在车窗上看到那个妆容精致、却面容模糊的自己。
这是自己想要的样子吗?
这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吗?
不甘心,却不知道怎么办?
愈加焦虑,更加迷茫。
想挣脱却又挣脱不了,想改变却又无力下手,
只有夜深人静时对虚度一天的后悔,
月底总结时对时间流逝的惶恐,
想努力抓住点什么,却总是空无一物。
迷茫,焦虑,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做这3件事。
1.做值得做的的事情
废话!
我不知道应该做值得做的事吗?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到底什么是值得做的事情呢?
如果你有一个小时的空余时间,
读一本书似乎是值得做的事情,
那玩一把游戏呢?
看一集电视剧呢?
陪朋友聊一个小时八卦呢?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自己都搞不明白什么事情是值得做的?
甚至总有那么一些瞬间,
我们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没有意义的。
怎么判断一件事情是否值得做的呢?
被誉为“最具知乎精神的学者”、浙大心理学博士采铜在他的《精进》一书中,给出了一个判断标准,叫做“采铜法则”。
“采铜法则”有两个维度:收益值和收益半衰期。
收益值:
某一件事情在当下给我们带来的收益大小,这个收益可以是心智、情感、物质等等层面,简单说就是做了这件事情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收益半衰期:
收益值随时间衰减的速度,简单说就是这件事情的长期收益。
“采铜法则”建议我们:
尽量做长半衰期的事情,也就是有长期收益的事情,不管收益值高低,只要这个事情的收益值能被积累和叠加,就尽管去做,这就是值得做的事情。
比如,谈一场恋爱、get一个新技能等等,
这些事既能在当时给我们带来快感,
这个快感还能积累,在未来持续地给我们带来好处,
属于高收益值、长半衰期的事件,是值得做的。
再比如,啃一本工具书、或反复练习英语口语,再或者是认认真真回复领导的信息,
这些事情在做的时候并没有让我们很开心,甚至还有些枯燥,
属于低收益值的事件。
但长期来看,这些事情可以积累,可以持续地给我们带来好处,
属于长半衰期的事件,是值得做的。
我们看搞笑的综艺节目或玩网络游戏的时候,当时的感觉特别开心、特别爽,
这就是高收益值的事件,
但它们并不会或者很难对我们的成长产生实质性的帮助(IG战队也只有一个,不可能为你的时间买单),
只要停下来、开心的感觉就会立刻消失,
属于短半衰期的事件,并不是值得做的事情。
而那些低收益值、低半衰期的事件,
比如漫无目的地刷抖音、看直播、在网上和一些“喷子”吵架等,
这些事情并不会给我们带来那种满足的巅峰体验,甚至也没多大快感,更没有什么长期的好处,
是最不值得做的事情。
我们普通人都倾向做高收益值的事情,因为可以获得即时满足,及时行乐是我们的天性。
但我们更应该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去做那些真正值得做的事情。
就像李笑来说的那样:“时间是不可能被管理的,你能管理的只有你自己,必须打开心智,做有积累价值的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成长过程中的问题,获得时间的回报。”
2.做真正想要做的事情
网上有过这么一个新闻:
一个98年的北京女孩分了11套拆迁房,从一居室到大三居都有,位置也都很不错。
却觉得自己会坐吃山空,而且很没意思。
是不是觉得很矫情?
你还在起跑线上挣扎,人家都生在终点线了,还不知道怎么办?
其实,这不是矫情,是真实。
心理学实验发现,相对被迫做一件事,当一个人没事可做、漫无目的的时候才是心理体验最差的时候,他会精神换撒,也会陷入忧虑、恐惧和无聊这些负面情绪中。
所以,即使排除钱的因素,让你在家“游手好闲”几个月,保证比“被迫”上班更让你难以适从。
我们的迷茫和焦虑,更多的在于觉得什么都不对,却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情是什么?
《斯坦福大学人生设计课》中,作者提供了“美好时光日志”这个工具,通过记录“能量波动”和“心流体验”这两个状态来了解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是什么。
我们每天从事的各种体力、脑力活动都在不同程度消耗我们的能量,而我们通过活动获得的能量也不同,这就是能量波动。
“美好时光日志”记录的是那些会让我们感到获得能量大于消耗能量的事情。
比如欣欣喜欢插花,在完成一个插花作品后,获得喜悦和成就感大于为插花这件事消耗的能量,这时的欣欣是精力充沛、心情愉快的。
以这个为指标,可以看出那些事情让我们感到能量充沛,而哪些事情让我们咬牙才能坚持。
心流体验是积极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提出的,指的是人们在专注做一件事情时沉浸其中,感受不到时间流逝的忘我状态。
无论是体力还是脑力活动,只要是一个人为了一个艰巨的任务辛勤付出,把体能和智力发挥到极致,就会产生心流体验。
比如登山爱好者辛苦爬上峰顶、马拉松运动员冲破终点、五星级大厨做出佳肴、画家完成作品……
这个时候,人们才感觉有能力控制自己的行动、主宰命运,这就是最优体验。
用心体会并记录它,可以清晰地找到自己真正能够专注、沉浸其中,并且获得巅峰体验的事情。
使用“美好时光日志”这个工具,记录下能量充沛和心流体验的事情,可以帮助我们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3.做不一样的事情
如果值得做的事情不想做、真正想做的事情又找不到的话,那么我们要做一些不一样的事情。
这里所说的不一样的事情,大到换一个地方生活、小到换一种颜色的围巾,都可以。
最关键的是,扩大心理的“舒适区”。
诺埃尔·蒂奇(Noel Tichy)把人的知识和技能层次划分为出舒适区、学习区和恐慌区。
“舒适区”,位于最里面,是没有学习难度的知识或者习以为常的事情,自己可以处于舒适心理状态。
“学习区”,中间一圈,是对自己来说有一定挑战的事情,因此会感到压力,但是不至于太难受。
最外面一圈,“恐慌区”,超出自己能力范围太多的事务或知识,心理感觉会严重不适,可能导致崩溃以致放弃学习。
在这里我们讨论的,不是让大家“跳出”舒适区,一下子跳到学习区甚至恐慌区,挑战全新的自己。
而是“扩大”舒适区,在原有的舒适区不脱离的基础上,挑战新的学习区,慢慢把学习区扩大成舒适区,用相对的温和的方式完成自我突破。
那么如何扩大舒适区呢?
也有一个工具——遗愿清单。
《遗愿清单》这部电影相信大家都印象深刻,这部探讨死亡的电影,却给了我们活着的智慧。
生命的意义,就是体会生活、完成誓言、实现愿望的过程。
写一个“遗愿清单”,听说写下来的愿望更有被实现的魔力哦~
列下你余生想要完成的事情,然后从最简单的开始,慢慢去实现他们。
如果可以的话,最好找一个小伙伴一起努力,一起去实现它们,在互相监督和激励中,更好的完成。
最后,一定要记住,给自己及时的反馈。
余生很长,我们的“清单”也很长,
甚至很多愿望需要很努力很努力才能实现,
我们要在完成一个小目标的时候给自己一点鼓励,
在接近一个大目标的时候给自己一些奖励,
让自己更有动力地去完成剩下的目标。
扩大舒适区、列一张“遗愿清单”,从换一件不一样style的衣服、吃一个从来没有吃过的餐厅、读一本没有接触过领域的书、去一个从来没有去过的地方开始吧!
就像山本耀司说的:“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撞上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
无论是无所事事的迷茫,还是压力重重下的焦虑,归根到底,都是把自己丢了。
放手去做那些值得做的事情,积累自己;
去做那些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专注其中;
去做一些不一样的事情,感受生命。
其他的,让时间告诉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