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达哥拉斯认为"美就是和谐"!也许我们姑且可以这样理解,凡是能够使我们感到和谐的,都能够称得上是“美”。苏格拉底认为“美是相对的”,即没有永恒绝对的美。
每当我们看到美的东西都会有所感发,但为什么美的东西会吸引人?
从进化心理学角度认为,美的东西更符合繁殖要求。比如女性之美,我们都对天然有着更美的基因的女性有共同的赞叹,好的基因这就符合人类更好的进化。
说说我们生活中的美,我们用的手机,我们的家居设计,我们生活上的各种产品等,但凡能拿奖的好设计,都偏向简洁,也正因为简洁背后也蕴含着大量的隐藏信息比。对于简洁美,我此前写过一篇关于简洁美的思考,有兴趣可查看——简洁就是对复杂的管理。
当我们对美学有了概念,那么我们怎么识别美?
在知乎上有个帖子,挺有意思,主题是:
“就2015年初而言,国人的审美大体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水平。”
下面放几个帖子的图出来:
就上图而言,能看出我们从小就生活在什么样的审美条件下成长的。我国对于学生普遍都不重视审美的培养,当然也可能是国情经济的原因。
有的人天生基因自带一点审美天赋,但更多的还是后天的培养。所以,审美其实也是可以看作是一项技能的,提升审美的过程虽然挺艰难,但方法很简单,也只有一个,那就是:
看。
大量的看优秀的,美的东西,由于互联网的发达,现在有很多优秀的网站可以供给我们看世界上最美的艺术,设计,摄影等等,这些都可以帮助我们提升审美能力。
推荐常用的优秀设计网站以及app: behance, Pinterest...
当我们大量的看美的东西,但我们怎么知道自己的审美有没有提高呢?或者说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检验自己的的审美提升了?通过不断积累收集美的东西,当你三个月后回顾时,发现之前收集的东西在你眼里已经变成垃圾了,那么,你应该庆幸,你审美提高了!
当我们审美提升以后,我们要学着去实践,也就是,做。我们不但能看,还要“做”,有的人说我的工作根本不需要重视设计能力,我的生活用不到这些,其实每当有这些垃圾想法的时候,我们要屏蔽它,不要被它阻碍你对美学的追求。我们写文章也讲究文学美,我们的穿着,家居装修,我们演讲的ppt等等,这些审美都是想通的。
会看,能做,还要想,也就是思考“美”的思考方式,因为好的东西仅仅好是不够的,要比好再优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