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收到《地下铁道》,是在一个明媚的中午。其实此前,我对这本书一无所知,第一眼便爱上它,是因为它的封面。
棕色,牛皮纸一样的质感,让我想起了幼时父亲用牛皮纸为我包书的场景。往事历历在目,回忆并不厚重,书在手,亲切感扑面而来。
“人生终需一次妄想,带领我们去那从未到过的地方。”这是书的推荐语,其实人生,难免有很多妄想,实现的不多,能带我们到未知地方的,更少。
带着好奇,我开始阅读,书的第一句,便介绍了故事的两个主人公,简单,不拖沓。
“西泽第一次去找科拉谈北逃的事,她说不。”
生而为奴,到底是走,还是留?
02
他们是奴隶,在没有自由的土地上,靠幻想而活。
没有新衣,没有新鞋,没有新的欢笑,甚至,在奴隶主眼中,他们连人都算不上,只能算作东西。他们活在辗转流亡中,活在每一次被交易、被估价中,活在每天的侮辱和打骂中。
自由,从来都是别人的,留给他们的,只有苦难。并且,他们的苦难中,填塞着属于过去和未来的,更多的,数不清的苦难。
比为奴更绝望的事情,一直发生在他们身上,那就是,永恒为奴。这是一种状态,个人的紧张,日复一日,融合成了集体的恐惧,不断积累,增压,摧毁着他们心中,最细微的渴望。
但人类内心深处,对自由的渴望,永远都不会断绝。就像科拉拿起斧头,砸了布莱克的狗屋,做了她人生中第一次强有力的反抗——“你可以打败我,但你一定会为此付出代价。”
于是科拉跟随西泽,选择了逃离,而逃离的动力,需要幻想来提供。
你必须得相信别处是有更好的生活等着你,否则你永远不会这样做。如果你只相信这里是全部的一切,并且你将会在你出生的这块土地上死去,那么你就不会逃走。
03
科拉一路逃亡的过程,让我想起了很多。
想起了《悲惨世界》中的冉阿让,他不信任法律,倔强不惧强权,他被压迫、被损害、被侮辱,但一直都没有放弃反抗。
想起了《肖申克的救赎》中的安迪,他深陷监狱,却不自暴自弃,在身边的人都以适应体制为荣,以体制为生时,只有他坚持着希望,想做一只可以飞出牢笼的鸟。他利用自己的专长为典狱长们洗钱,办图书馆,放音乐,为囚徒们争取着不多的权益和精神空间。
想起了《飘》,美国最沉痛的历史终将过去,一切的一切,会随风远去。原来,在乱世中,所有秩序,所有文明都会被打乱,人们就像被重新洗过的牌,像飘絮,像浮萍,只能随风而去。但每个人都有生活的方式,每种文明都有发展的尽头,所有的所有,最后都会飘散。
科拉想要自由,是决不放弃,绝不妥协的自由。
如果痛恨所处的黑暗,请你成为,你想要的光明。
04
我们要期待,要有幻想,很多时候,也要勇敢迈出第一步。
作者说:“一旦你走出这一步,你必须得去期待前头有些不一样的东西,即使你现在的生活是如此悲惨,你几乎无法想象。就算在现实生活中,你处在一种毫无希望的悲惨境地,你也得去相信会有更好的东西、一个可供你喘息的地方的存在,否则你永远无法迈出第一步。”
永远相信,前方有美好的事物,在等待我们,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迈出第一步。
要追求,要探索,要等你到了站,才知道前面等待你的是什么。
跟着科拉一路逃亡,其实她遇到的所有困境,我们多多少少,也会遇到。
挥手向前,从此,没有退路,对生活的向往,不能停止;对自由的渴望,从未消逝。
05
阅读《地下铁道》,我还有一个最深刻的感受,是作者拥有深厚的文字功底和极强的语言天赋。我沉醉于精彩的文字中,一读,就是两遍。
例如:“他有一种牲口特有的聪明劲儿,你有时在猪身上也能看到。”
“隧道也有嘴巴,一开始像黑幕上的一个针眼。她奋力前行,针眼变做了光环,接着就是洞口了,隐藏在灌木和葡萄树下。她推开刺藤,走到外面。”
“科拉一路上用手扶着隧道的岩壁,一条条凸起,一道道凹陷。她的手指在谷地、河流和山峰上舞蹈,仿佛那是一个新国家的轮廓,孕育在旧国家的体内。跑起来以后,你们往外看,就能看到美国的真面貌。她看不到,但是感觉到了,她在穿越美国的心脏。她害怕自己在睡梦中掉转了方向。”
“她这是在一路向前,还是在往回走,回到她来的地方?她相信奴隶本能的选择引导着她——任何地方,任何地方,但绝不是你逃出的地方。她已经凭着这种本能走了这么远。她要么抵达终点,要么在铁轨上长眠。”
……
06
合上书,脑海中一直回味的,是那句话。
人生终需一次妄想,带领我们去那从未到过的地方。
怀左正在努力,也希望我们可以一起进步~
关于转载问题:请统一简信联系我的经纪人加油小毛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