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戚卷四
物有異也,理自通焉。
命有別也,情自同焉。
悅可悅人,哀可哀人,休戚堪予也。
福不可繼,禍不可養,福禍莫受也。
不省之人,事無功耳。
同歡者寡,貴而遠離也。
共難者眾,卑而無間也。
苦樂由人,非苦樂也。
至樂乃予,生之崇焉。
至苦乃虧,死之惶焉。
今天从拆解这一卷的题目开始,因为后面要我们休,休了传说中人人都不爱的亲戚之大姨妈。“休戚”,与之相关的成语,有“休戚与共”、“休戚相关”,也就是说,你的喜也许就是人家的忧,休了你的戚,就与了你的共。
物有異也,理自通焉。
世间上成型的物,千千万万,虽然物的本质一样,但形象的改变又何止万亿。我们在这个如同万花筒般的繁华中,不要被表象迷惑了眼睛。天下并无新鲜事,天下也没有不合理的存在。
命有別也,情自同焉。
“命有別也”,现在人口总量有50多亿了吧,不是说“地上有多少人,天上就有多少星星”,你仰望银河时,那璀璨的星辰,就是世间的凡人,大家贫富、志趣、形体各自不同,可是谁没有生存权呢?谁没有爱的想法呢?谁没有自我保护、自我发展的意识呢?这就是共情共感。
悅可悅人,哀可哀人,休戚堪予也。
别人的哀愁,你也有那份哀愁。别人的喜悦,你也有那份喜悦。形式不同,那份感觉却是相同的。否则,我们如何交流感情?如何分享感受?可是,我们现在会分享、会交流吗?我们会与共、会相关吗?我们已然失去了这些同的能力、 共的能力。我们失去了本情、本心,那么我们就没有了 同(情)心、同(理)心。同情的反面,当然是嘲笑、憎恨、憎恶,也自然可以是冷漠。同理的反面,当然是“公说公有理”…… 我们大多数人都处于这样一个状态下,没有契约和协商,唯我的理,才是对的。于是,冒名顶替的“真理”层出不穷。
“悅可悅人,哀可哀人”,当我们不知道什么是喜悦,也就无法感受别人的喜悦。当我们不知道什么是哀伤,你怎么理解别人的哀伤?于是,别人的喜悦不重要,别人哪里会有哀伤呢。然后我们发现,自己越来越没有喜悦,越来越哀伤。于是需要外界的刺激才能感受!然后,我们顺理成章的变得封闭、麻木。
所以我们无法感受到喜悦或悲伤 ,不管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当我们不理解喜悦和哀伤时,我们就不配喜悦和哀伤。我们不理解别人的喜悦和哀伤,我们就不配有自己的喜悦和哀伤。于是我们就真的没有了,我们可以肆意玩弄我们自己和别人的喜悦和哀伤,最后,我们就真的没有了喜悦和哀伤,甚至可以禁止喜悦和哀伤。
这是汉朝人的心理学,这是汉朝人继承的中华文化,如此的柔情。地球上的众生,是生命的共同体,我们都是地球的孩子,这不就是儒家的仁者爱人吗?遗憾的是,我们都是麻木的,所以我们其实不能“休戚与共”。。。但是,我们起码能够“麻木与共”了吧,喜悦和哀伤,什么鬼,好讨厌啊,这些不都是应该除去的吗?不是要抛弃七情六欲吗?嘿嘿。。。好像和我们理解的,又哪里不对了。
哪里不对了呢?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前面说的这么悲伤的事情,要求我们做个什么样的人呢?其实很简单,要是大家看见就会觉得,原来这么low啊,这还稍好一些。更悲伤的是,我们好像连这样的能力都失去了。“理自通焉”、“情自同焉”,这不就是通理同情吗?原来,我们要做的、我们失去的,竟然是它——“通情达理”。我们体会不到喜悦和哀伤,不管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我们就不会讲理,就无法讲理。那么,不讲理就必须惩罚吗?那什么是惩罚呢?套路是“不许XXX,否则会XXX”,律法、规定,类似的东西越来越多,只惩罚,不同情,不讲理,或者仅仅表面上讲理。不同情,怎么会达理?所以,又有一句我们忽略的顺口溜了,“天理即是人心”,看看,连儒家都变的可爱起来了。“理学”理的是什么?“道”理的什么?好像也不那么坚硬了,程子谓
人心即人欲,道心即天理。
当然,这样可爱、柔和的学问,在汉朝也早就慢慢被湮没了。。。否则,这位老兄也不会拿出来说事。向来是,缺什么忽悠什么 。同情不是可怜,只需要你去体会,你快乐的那个快乐,别人也想有,你悲哀、哀伤的感觉,别人也体会过。所以,大胆的去喜悦、去哀伤,并且告诉别人你的喜悦和哀伤,是互相同情、同理的一个很好的出发点。可是,在此我们又留下伏笔:大胆的去喜悦、去哀伤,这是对于“物”的喜悲?还是对于“境”的悲喜?还是于万物中体验悲喜的理呢?
请饮此茶
大家入座,小丫鬟捧上茶来。宝玉自觉清香异味,纯美非常,因又问何名。警幻道:“此茶出在放春山遣香洞,又以仙花灵叶上所带之宿露而烹。此茶名曰‘千红一窟’。
共品此酒
少刻,有小丫鬟来调桌安椅,设摆酒馔。真是: 浆满泛玻璃盏,玉号斟琥珀杯。更不用再说那肴之盛。宝玉因闻得此酒清香甘冽,异乎寻常,又不禁相问。警幻道:“此酒乃以百花之蕊,万木之汁,加以麟髓之醅,凤乳之曲酿成,因名为‘万艳同杯’。
-----------------------------------我是感冒休息的分割线----------------------------------
书接上回。
命有別也,情自同焉。悅可悅人,哀可哀人,休戚堪予也。
最近诸多的不可描述,想必大家对这个的理解更有感觉了。“命有別也,情自同焉。”各人的生命际遇是不同的,可是起码的情感感受、最基本的安全需要,是相同的。“悅人可悅,哀人可哀”,倒过来看,我们每一个人的同情心,都不是割裂的。我们即使没法做什么,我们的关注,也算是休戚与共的最低形式了吧。
福不可繼,禍不可養,福禍莫受也。
都想自己福寿比南山,都嫁祸给弱者,都觉着我是我,你是你,你们永远是羊,好吧,割裂。。。
同歡者寡,貴而遠離也。
共難者眾,卑而無間也。
苦樂由人,非苦樂也。
至樂乃予,生之崇焉。
至苦乃虧,死之惶焉。
“共難者眾,卑而無間也。”大家的痛苦都是一样的痛苦的时候,就自然会共難,这是自然之势,你想尽办法也没用。
你给他们创造了,各种各样亲密無間的机会,同样地,也给自己创造了无数无间地狱的理由。
同歡者寡,貴而遠離也。
以富贵为贵者,本就寡,“寡廉鲜耻”、“不患寡而患不均”,不均,才寡,寡贵,寡的贵,另外一面自然是大家的孤寡,所以他们的贵,叫做寡头。“宁当鸡头,不当凤尾”,都想自己是寡头。“貴而遠離也”,蛋糕永远不够分,是吃相太差,胃口太大。
苦樂由人,非苦樂也。
至樂乃予,生之崇焉。
至苦乃虧,死之惶焉。
真正的苦,是“虧、死之惶焉”,所谓“亏心事”、“ 鬼叫门”,他们一旦无法富贵,自然是哭天抢地、希望再给他们一个机会。什么机会呢?
“至樂乃予,生之崇焉。 ”至乐是给予,是分享,我可没说是奉献哦!我们前面说了,本来就是“予人予己”,大家快快乐乐,各取所需便好。“生之崇焉”,这样自然是“生生不息”、“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否则,“至苦乃虧”,你欠了那么多利息,自己富贵一时,子子孙孙的至苦“无穷匮也”,用现在的时髦话说,你丫懂什么叫做可持续发展不?(内心OS:我不懂,我为什么要懂?老子天下第一!!!)所以,我最有情有义,十几个别墅算什么?几千万美元算什么?只要我儿平安,都是小意思,我儿,你真姓福。
“苦樂由人,非苦樂也。 ”本来小民的幸福苦难,就是因人而异的。“幸福的人都一样,不幸的人却有各自的不幸。”其实,不幸的人有各自的不幸,幸福的人也有各自的幸福。这样高举大旗告诉你,你的幸福必须如此,也就变成了虎皮。老虎皮本就不易得,还是让它穿在世界级保护动物的身上吧,不要让他当山大王座位上磨屁股的摆设的好,虎归山林才是老虎的幸福。做个可以在烂泥里打滚的小王八,比在神堂之上大巫之手中的神龟,要幸福,简直是幸福的不要不要的。哪怕让我做个小王八蛋,也是一个自生自灭的小王八蛋,不做虎皮下的蛋。原来,做小王八蛋变成了奢侈。。。可是,大家都在庙堂之上说,唉,我真心想那样,做个自由的小王八。
其实那只是他们的一抹良心,可是他们的良心,早就随风而逝了。
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我下辈子一定要当小王八,庄子说,去吧去吧去吧,别说空话,我也要去,我说 “往矣!吾本曳尾于涂中。”小王八蛋自己不知道自己有多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