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活动感想
刘丛瑞 2015年8月
景泰蓝是我国工艺美术世界里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一想起“景泰蓝”三个字,人们马上会在脑海里浮现出一抹神秘而美丽的蓝色,然而景泰蓝远不是想象的那样简单。7月13日,我和同学们参观了景泰蓝博物馆。博物馆坐落于北京市珐琅厂,珐琅厂于1956年建成,是中国唯一的制作景泰蓝的中华老字号。
景泰蓝不是我们想象中宝蓝色的样子,它是“珐琅”的俗称。景泰蓝工艺在蒙元时期讨伐欧洲时获得,俘虏的阿拉伯人将景泰蓝的工艺传到了中国,中国将其发扬光大。明代景泰年间,这种工艺品深受当时景泰皇帝的喜爱,就有了“景泰蓝”这个独特的名字。随后在清代,景泰蓝的工艺水平达到了巅峰。
景泰蓝的工艺名称很多,最为常见的名称叫“铜胎掐丝珐琅”。在珐琅厂的车间里,博物馆的老师向我们逐一介绍了景泰蓝的制作过程。其制作时有多道工序,并非简单:第一步是制胎,用紫铜手工敲打焊接而成,造型各式各样;第二步是掐丝,将多个厚度为1.5~2毫米的铜线,按照大师设计花纹的图纸镶在胎上;第三步是涂蓝,用矿石粉配合水形成的颜料,均匀地涂在罐上,经过700度至900度的高温烧制,不断涂蓝,颜色越来越亮,最终成型;第四步,送进车间磨光后开始镀金。镀金是用24K金把铜边全部覆盖,防止氧化。景泰蓝制作完成,美观、华丽!
跟着老师,我们走过每一道工序的车间,看到了大师们在专心致志地埋头做好每一道工序,这些工序串联起来,最终制作成了一件件精美的景泰蓝工艺品。我还看到了景泰小学的同学们制作的几件景泰蓝小盘子,真漂亮。
景泰蓝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我们要好好保护它,传承下去,让景泰蓝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