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读完,感慨万千。我很庆幸自己没有那样的经历,又很难过塔拉(作者)的遭遇。感慨之余,写下自己的感想,记住自己的思想状态。
整篇文章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童年的塔拉
这一部分主要讲了童年的塔拉在家庭中的遭遇,和对外面世界的感受。塔拉生活在一个虔诚的摩门教家庭中。家里发生的一切都是上帝的意愿。塔拉的父亲就是上帝的传话人。幼年的塔拉没有上过学,她就是在废料场度过了半个童年。直到她的一个哥哥——泰勒——第一个离开,第一个抗争父亲成功,塔拉的思想才开始萌发。
这一部分的描写有时轻松,不过压抑为主。刚开始接生的母亲,出车祸时,无助的父亲,塔拉被哥哥肖恩虐待的场景,哥哥卢克被过烧伤的画面。所有的一切都是塔拉心中永远的痛。塔拉学习跳舞,学习唱歌。这些都是她对外面世界的接触,也是对她新思想的触动。
第二部分:冲破约束
塔拉最后决定自考大学。通过自己的努力与哥哥泰勒的帮助,塔拉成功考上了大学。这是她首次冲破父亲约束,寻求全新自我的过程。我被塔拉的勇敢而感动,也为塔拉不得不与父亲对抗而难过。塔拉寻求自我的过程是如此的曲折困难,充满挣扎,而又如此决绝。
塔拉接受新的思想,就意味着要背叛那个家,抛弃曾经的所有,包括巴克峰——家对面的一座山。在塔拉家是靠着上帝的旨意生活,而外面是科学。两种思想碰撞,让塔拉痛苦万分。而她最终克服了这种困难,完成了学业。
第三部分:新生
最后写的是塔拉最痛苦的经历,也是塔拉重获新生的经历。塔拉的思想彻底冲破了桎梏。主要是通过对肖恩虐待弟弟妹妹的往事,与父母的争吵与反思。到最后与父母断裂,与哥哥泰勒建立一种亲情关系。我认为这是一场灵魂的自救之旅,是对自我的重新塑造。
作者写道,“当我彻底接受了自己的决定,不再为旧冤耿耿于怀,不再将他的罪过与我的罪过权衡比较时,我终于摆脱了负罪感。我完全不再为父亲考虑。我学会为了我自己而接受自己的决定,为了自己,而不是为了他。因为我需要如此,而不是他罪有应得。这是我爱他的唯一方式。”
我的思考
整本书中我都可以看到父母对孩子,还有塔拉对父母的爱。爱是永恒的。只不过接受爱的能力,和表达爱的方式是不一样的。塔拉与父母之间没有对错之分。只不过是两种思想的碰撞。塔拉不愿意放弃对父母的爱,到最后都还在进行挽回。甚至想放弃得之不易的新的思想。
塔拉尝试多次,最后与泰勒的交流之中。才找到了自己的归属。塔拉把她写的日记带走,就决定了自己心中的路。巴克峰属于塔拉的回忆,但是也仅仅是回忆。
我自己的人生没有那么复杂,也没有那么曲折。我的思想肯定有过变化,但是没有这么波澜起伏。但是我从来没有留心过自己的思想状态。我觉得要对自己进行一次全面的思考,来重新认识一下自己。自己的过去与成长,自己的未来与规划,都应该是我们自己思考的东西。
多读书,切己体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