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史上最难的两个考试,一个是律师考试,一个是医学考试。”
孙医生前几天刚报名了口腔的医师考试,于是就马不停蹄在网上买了相关的课程——价值1780的无忧班。
孙医生想起了前几天在爱奇艺看的一个纪录片《生门》,《生门》的拍摄场地在武汉。
孙医生是湖北人,家乡离武汉就两个多小时的车程,小他两岁的弟弟就在武汉上班。
所以看这部纪录片孙医生有一种跟其他人不一样的感觉,或许是因为有种很熟悉的情感在里面。
然而,有医生在的地方总是少不了矛盾,这是当今中国体制下不可避免的一个环节,也是医疗剧不会少的情节,然而当事情发生在身边人身或者是自己身上,就会感觉不一样了。
就会问自己一个很哲思的问题,为什么学医?当初孙医生学医是自己的选择,他不后悔。
孙医生高考考完填志愿那段时间,一直在纠结一件事:是报考医学专业还是报考建筑专业?
报考医学是孙医生心中的大教堂,而报考建筑仅仅是爸妈还有弟都是搞建筑的,而学医的,孙医生打他记事起,就没有一个亲戚是搞医疗行业的。
所以填志愿的那几天,别人都泡在网吧里CS,孙医生在书店里SC,什么意思,深沉。
直到孙医生看到了一本书,那本书的书名孙医生已经忘了,但书里的大致内容,是他多年后的今天都依然记得的。
“健康是1,地位,财富,美女,品味,名声,权利,荣耀等都是这个1后面的0,如果1都没了,后面有再多的0,不是个玩笑吗?”
所以孙医生毅然决然就选择了从医,而这条路,也注定了是一条不归路。
然而当面对一些和患者的矛盾时,孙医生过去也怀疑过自己当初的选择,不过现在,孙医生不再去怀疑自己当初的选择,而只怀疑自己在路上有没有做错。选择没有错,错的只有干法。
经过一些沉淀,孙医生已不再抱怨,而是更积极去建造他心中的大教堂。
医考战略:我为医考做了什么?
大教堂是孙医生心中一种神圣的存在,每当他被工作和生活的琐事难住时,他心中就能看见大教堂。
所以他希望自己能为大教堂做点什么。做点什么呢?那就是医考。医考很难,也很痛苦,但对于愿意活出生命的意义的孙医生来说,医考更是一种修行,是他去往大教堂的一种修行。
孙医生记得自己看过一部叫做《转山》的电影〉,电影中有一些拥有信仰的人,这些有信仰的人有一种仪式,叫做朝拜。
朝拜比跪拜要夸张得多,要整个身体匍匐在地面上。这也就算了,还三米一个朝拜,有些人能一直朝拜下去,哪怕是已经朝拜了好几公里,用他们的话来说,还不够。
孙医生觉得自己做题,也是在朝拜。所以问孙医生你能为医考做些什么?孙医生会说:一颗朝拜的心,就够了。
预留时间:我的进步可以是什么?
医考不是有一颗朝拜的心就够了的,孙医生太理想化了,朝拜的心可以有,但医考能通过才是硬道理,每天学习有进步才是硬道理。
孙医生说,我无时无刻不在朝拜,别人备考看书只是备考看书,而我备考看书就是朝拜,而且我还赋予了一件无意义的事有意义的内涵,我会比那些傻看书的人更用功,因为我觉得看书这件事,是一件很有趣味的事。
进步,就自然而然了。
我愿意怎样行动让我的考试更容易通过?
第一,心中要有一个大体的思路,知道考哪些内容,知道哪些内容占比分大,知道哪些内容它一定会考,知道出题人会怎么出题。
第二,在一的基础上,立马行动,问网络问人问自己。
第三,在一、二的基础上押注大概率的事。
虽然押注大概率的事是一种投资策略,但事事相通,“押注大概率的事”这种思考方式可以运用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不止投资。
所以我愿意怎样行动?一要有大体思路,二立马行动,三押注大概率的事!
大家还记得文首的小故事吗?大和尚对小和尚说史上最难的考试有两种,一种是靠律师,一种是考医师。其实,我们可以脑补一个画面:老和尚自己都没考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