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4月27日。
我刚翻译完一个句子,大约是因为刚开始接触翻译的缘故,很慢。前几天出去玩,回来后感觉思路一下子乱了。
一个人默默看书的时候,总是会怀疑学习的意义,知识当然是有价值的,也许在很久之后才能凸显出它的价值。我学累了就会这样安慰自己。
我有的时候会去观察大街上的人,会在想,他们是不是也会像我这样坚持学点什么,来增加自己的实力。还是他们已经有了为之奋斗的目标,不需要再这么辛苦去寻找什么是最适合做的事情,什么是最有价值的事情,什么是自己最有兴趣的事情。
人一旦陷入思考,就会变得茫然。
倘若意识到人的一生十分短暂,今日痛苦和欢喜都会在很久以后不留痕迹,人们对眼前的事情是否还会如此执着,还是会更加珍惜每一个睁开眼睛活着的日子,还是变得更加肆无忌惮去挥霍自己的感情和欲望?
最近看完的一本书是《皮囊》。作者的阿婆说,不要伺候你的皮囊。
书里写到他童年的小伙伴,怎样在城市和乡村中的夹缝中挣扎,得到了去香港的机会是怎样的洋洋得意,后来去了香港后却并不如人意。简单的故事,几句话能说尽。只有当事人明白自己经历了什么样的起起伏伏,在他人口中又是怎样的复杂和可笑。
我看书时在想,我在老年时又该怎样去回味自己的一生,曾经经历的事情哪些又会变得云淡风轻?
最近来简书很少,总觉得这里住了一群心灵鸡汤大师,题目也都惊悚的很,都是要你如何如何。文字后的人究竟如何呢,读者并不知。
我记得一位抨击中国传统教育的人,言谈间对中国式教育不齿,对西式教育很是推崇。后来,我问他,你也是做爸爸的人,你怎么教育自己的孩子呢?
他脸色微变,然后坦言到,我还是按照传统教育来教的。
那么,那些在社交平台宣扬某些观点的人,他们对自己笔下的价值观究竟认同到何种地步呢?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又能做到多少呢?
看看最近热卖的书和点击量高的文章吧。
你所认为的安稳不过是贫穷。
你知道什么是套路吗?
因为我是好姑娘,所以不想像你一样安逸的生活。
一堆你,你,你。
诸如此类。
真是够了。
看起来都是在鼓励人们不要安稳,要热血,要奋斗。
这样的文章在朋友圈传播还是挺广的。
可是,我在想。
为什么要求所有的人生都是励志型的?平凡和普通究竟惹着谁了?
放眼整个历史长河,即便是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人也繁若群星。
大树有大树的价值,小草有小草的作用。
奋斗有奋斗的激情,安逸有安逸的幸福。
每一种生存方式都有它的意义,何必过多苛责?
所以,本该安稳的人也会被这种价值观裹挟着,变得焦虑和不安。
我觉得那些坦然享受现状的人不错,那些雄心勃勃想要征服世界的人也很棒。
最近看的电影是《了不起的盖茨比》和《实习生》。前者让我发现,梦想和苦恼都是有共性的,后者让我开始思考老年生活。
今天没有好音乐推荐。
明天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