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正在看一本叫做《穷爸爸、富爸爸》的畅销书。书看到一半,上网一查,作者已经申请破产保护。这就很尴尬了,理财书的作者都破产了,还要继续相信书中所讲述的理念吗?接着再一查,有文章指称,作者的“富爸爸”无从考证,他对此也是含糊其词,而作者就是一个专营“成功学”的三流作家。这就更尴尬了,虽然我无法去考证作者财富的真实性,但是摆在我面前,是这样的问题:还要不要继续读下去?还要不要相信理财书?
为什么选这本书?
合上书,我仔细思考了一下,自己为什么要选择这本书?
初始,是在“得到”APP的专栏里,我学习到“财富自由、底层概念”的观点,并且十分认同“人的行为是观念的产物,要有好的行为结果,最重要的条件之一就是与之匹配的价值观念”。于是,想要学习理财知识的我,按照入门级别的书籍推荐,找到了这本畅销书。它已被译成51 国语言,在109 个国家发行,畅销到后续的“理财书”都以它的紫色封皮作为模板。看了简介,这本书是作者罗伯特,通过讲述2个爸爸在他成长中的教育故事,来阐述理财理念。从趣味性和知识性考虑,选择了这本书。
这本书讲了什么?
在这个时代,我们随处可以见这样的财富故事:一个小小的公司白领转身创业就成为了千万网红。抬头看,别人都在风口飞;低头看,自己还是该咋咋样。为什么呢?为什么别人都在赚钱,你却还只能是月光族?
这本书,所讲的内容,就是在回应这样的问题:怎么才能实现财富自由?而书中给出的答案是:不赚钱,是因为你的穷人思维。那怎么才能赚钱,实现财富目标?
作者罗伯特,通过2个爸爸的比较,回答了他关于创造财富的认识。总结起来就是:
第一、要有正确的财富观念。罗伯特认为,虽然人人都认为自己是喜欢金钱的,但是绝大部分人,却没有正确的财富观念。很多人,仅仅是把金钱作为一个交换物,而不是工具。最典型的例子是,面对一个物品,大部分人的思维是“我有没有钱买它”;而正确的财富观念,应该是考虑“我要如何才能拥有它”。
第二、学习财务知识。具备财务知识,是理财的基本条件之一,而作者认为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分清哪些是负债,哪些是资产。书中提倡,把一切导致现金流出的看作负债,把一切使得现金流入的看作资产。并且,在没有资产前,压缩压缩再压缩关于负债的支出,存钱存钱再存钱,想尽一切办法增加资产的量。
第三、努力寻找机会,进行资产投资。作者认为,机会是时时存在的,需要去研究市场,拥有自己的判断,寻找到那些被市场低估价值的资产。然后,投资这些资产,等待时机获得收益。
还要相信理财书吗?
通常人们把书籍看作人的精神粮食。如是这样,作者就很像厨师。但是,和一般厨师不同,作者是在聚光灯下,和书本身息息相关。我们吃到一道美味佳肴时,很少去考虑厨师是什么样。但是,我们看一本书,却十分在意作者是谁,是否符合一系列的标准。所谓的立言先立德,是我们心中默认的准则。
回到理财书,这一类“干货”类书籍,其实更偏向于知识的传递。类似《穷爸爸、富爸爸》这类读物,更多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方式在传递理财专业知识。对于我而言,看完这本书,让我燃起动力去了解更多理财知识,去反思自己的思维模式。那这本书对我就有其价值。当然,作者破产的消息,也让我更加警惕书中的观点和事例。这未尝不是一次批判性思维的锻炼。
所以,即使这位畅销书作家或许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依旧推荐这本书。因为它帮助我们点亮理财世界的一抹绿光,让我们带着兴趣与疑惑进去探索。这里无关乎相信,只在于启发行动。只有行动,才能真正帮助我们实现那些叫做财富自由的梦想。
备注#6179-桌子-波米诺不知道#橙子学院码字岛第13次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