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如何在长期不变的地点与人物之间维持一种良性的社交呢?
我想,他想问的可能是如何在单位这样一个基本稳定的相对大环境下,与同事保持一种一如当初的友好与和睦。
可是,事实往往会告诉我们,要想要长期与人保持这样一种良性关系,其实是对每个人情商的极大考验。不可否认,有的人真的就是交际方面的天才,他们可以不费吹灰之力让所有人聆听他、肯定他,甚至爱上他;但,现实生活中更多的是像你我一样的普通人,在多年的学生时代过后,我们似乎默认了一种与人相处的模式:曲意逢迎。
和领导之间每天的对话不知不觉地变成了:“早,牛总!”;“今天您的这身套裙真显气质啊,真适合您!”;“马部长,您今早上的车新换的吧?真拉风。”每次打完招呼看到他们微微上扬的嘴角,自个儿心里好像是又打了一场胜仗。
和同事之间闲暇时候的交谈更多的是相互夸赞:“你这个包包真不错,在哪里买的啊?”“诶,我看到你昨天的朋友圈了,你们家小宝贝长得真可爱。”“哎呀,刘姐,你这皮肤保养的真好,还跟二十出头的小姑娘似的。”“嘿,昨天的欢乐颂看了吗?这部剧真是不错,特别能反映现实问题。”每次看着人家笑意盈盈的眼睛,个中虚情假意大家都心知肚明,却也乐在其中。
在公司待久了会发现这项与人交谈的技能,潜移默化中仿佛变成了自己一种与生俱来的本事。场面话、客套话,信手拈来。静下来不禁问自己,这样有意义吗?
我不能下一个特别肯定的答案,却还是想谈谈自己的想法。
这是与人交往的常态,不是说你曲意逢迎,也不是说你趋炎附势,在当今的社会条件下,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离开谁,各自都会成活。只是我们选择了一份职业,选择融入群体,对别人的潜在肯定让我们融入圈子更近一点。这种多说一句话并不会掉块肉的事情,为什么你不愿意做呢?那时候的我也是这样。
在我刚刚进公司的头两年,觉得自己是新时代的人类,不愿意像电视剧里面的小职员一样点头哈腰,常常上司交代完什么事情,我认真做完就准点下班;茶水间里同事们的八卦闲谈,我也唯恐避之不及。不愿意求人,不愿意帮助人,总是独来独往。年底单位开大会的时候,评奖评优似乎完全与我不相关,人家说起来我也就是一样的一句话:“哦,那个新来的小姑娘啊,叫什么名字来着……”每次聚餐聚会,只有自己部门的人发现你没有来,却不会有人打电话似乎非要你不来不可。这是你愿意看到的结果吗?这是你一开始不愿与人相争所期待的结果吗?后来,我开始和其他员工一样,热情饱满的和大家早安问候,闲暇时间和同事们聊一聊最近的电视剧,秀一秀自己新买的包包,每次聚餐聚会就像和自己的朋友在一起一样,K歌、讲段子,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人家看到我都是这样的反应:“以前看不出来嘛小诸,还是你们年轻人有活力啊!”
打开心,真的想融入进去了,主动了,真心了,人家也在慢慢接纳你。本来一个稳定的团体,你的加入或多或少给别人带来了一些影响,时间并不会帮助你解决这些问题,只会让彼此之间的嫌隙越来越深。只有靠你自己去探索去解决。
但是,在公司里还有一种最忌讳的相处方式,那就是三五成群的组成小团体。进公司之后的第四年,微信开始慢慢的流行起来,凭借自己的优势逐步超越其它通讯软件。同事A也组了一个群聊,加上我一共九个人,除了平时的调侃和吐槽,更多的是几个包打听道听途说来的八卦。群聊的崩盘是在一起对上司为何一直单身的讨论之后,不知道是谁去上司那里截了图打了报告,以至于群里的几个人轮番被找着谈话。事后,被处罚的两个人就开始在群里分析,因为一定是内部的问题。被怀疑的那一天在群里话少的几个,有的据理力争,有的干脆避而不谈,比如我和同事X。因为觉得没有必要解释,因为觉得清者自清,因为觉得这样的圈子已经变了味。最终的结果是我们两个主动退了群,虽然见面依然会叽叽喳喳讲个不停,却再也没有了当初的那份真心。
毕业之前,导师就曾经说过,不要妄想着在单位找到你的好朋友、好闺蜜、好兄弟,因为不可能。你们在每一次的升职调动中都是隐匿的对方的敌人,人往高处走的社会,连让贤都不要抱有希望,谈何“因为我们是好朋友,这个公关经理就让给她吧。”
所以在单位里,存在的是你的工作伙伴,不意味着是你的同伴知己。必要的相处之道你要会,不是不接触,是要控制那个度,无非就是聊得来多说两句,聊不来就少说两句。
静坐常思己过 闲谈莫论人非 。——选自清·金缨《格言联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