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次,我看到了黄河。
黄河,果然很黄。除了她的宽广,一点看不出这是我国第二大长河,更不像书中所写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在高速上,我看到它,丝毫感觉不到它在流淌。它似乎只是一面浩大的明镜,躺在那里,无声无息。而家乡的小溪流,哗啦啦,日日夜夜,汩汩作响。
那年十一月份去南京,站在长江下游,走在步行桥上,长江默默无语,只有清风吹过的涟漪,一圈圈泛起。若不是她的浩大广博,是感觉不到她的存在的。我想,这应该就是静水流深。我们中国的成语,高度浓缩,却又蕴含着极丰富的内容。每个成语里,都是一个丰富的世界,一份风流的传奇。
静水流深——是的,看到长江黄河,我们永远不会知道静静的流水到底有多深。因为她总是默不作声,不舍昼夜,专注于自身目标,矢志不渝向大海流去,无论途中有多少礁石阻挡,她都不忘初心。她比小溪更阔大,比湖水更厚重,但却不炫耀,不张扬,润物无声。
记得暑期看的《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文坛伉俪钱钟书与杨绛先生,著作等身,多年来笔耕不辍。钱钟书先生以《围城》跻身大师行列,而杨绛先生,也凭借翻译《堂吉诃德》而代表我国出访西班牙,享受皇家礼遇。但他们夫妻二人,面对记者朋友几次三番的试图采访,都毅然回绝。不是无情,不是摆架子,只是喜欢静静地,钻研学问,在自己的天地里,默默耕耘,做不问世事的樵夫。他们相敬如宾,生活极简朴,一日三餐更是平淡,他们在细碎的光阴里,把自己沉淀,再沉淀。他们如同眼前这一江春水,流入大海。正如当代北大教授钱理群先生,耄耋之年,卖掉家中房子,搬至养老院。他称,自己最适合养老院生活,有大量时间可用来写作,而且不用再操心做饭等日常琐事。他坦自己现在只用做三件事儿——休养身体,写作,跟朋友聊天。写二三文字,交二三知己,饮茶,研究文学,参禅,侍弄花草,这样的生活,多一些,再多一些。我们或许不知道他们这些人,但他们的成就,却足以在历史长河中,飞珠溅玉,激起千层浪。静静地,只是向前。不说话,只是积蓄力量,这样的人,才最有力,最强大!
愿此生,做一池静水。只是埋头积蓄力量……
——2017.9.8秋已至,夏未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