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对冲逻辑。
我们都喜欢线性的世界,都希望持续增长。然而真实的世界却是时刻在波动,从高到底、来回往复。盛极而衰,否极泰来,周期波动要求切实的认识不确定性,并应对波动。
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是中国迈向中等发达国家的起点,是也是中产阶级大量崛起的时期。对于家庭的财富增长来说,主要是基于房产为基础的资产结构,负债率不断高企的原因是我们对未来收入不停增长及家庭健康的预期。然而,一场疫情就像是显影剂,如果不能抵抗这种不确定的风险,才会发现谁是裸泳者。
对于疾病每个人都是厌恶的,都想身体健康,但是这个基因随时都有可能在身体内爆炸。疾病对于一个正常家庭的冲击,会让你的阶层跌落,让家庭的财富损失极大。
看到一个统计数据,80%的人会在临终前的28天花费掉积蓄的60%。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数字。如果你想对后代有所财富传承,作为一个普通的人,必须做好保障资产的对冲。
我无意投销保险,但是却是保险赔付的受益者。世界是不确定性的,特别是对于疾病,有时候我们是看不出来特征的,等检查出来的时候,可能是一个地雷爆炸,动摇的可能是几个家庭的事情。
2
选择。
经历太多的事情才发现任何做选择的问题,在听一些大咖或是行业顶尖人士的建议时,千万不要下结论。面临很多东西,特别是那种由卖方性质的推荐更要多去深入思考。
譬如,保险问题来说,看雪球一些大V说,其实他们的选择决策都有一套自成体系的逻辑自洽的规则,自己就没保险,背后是拥有千万级别的净资产和投资增值能力,能够应对潜在疾病可能对家庭的冲击,认为没必要购买。
还有一些大V,通胀的存在会让货币不可见的速度贬值,没有必要牺牲现在的货币购买力为未来做准备,保险的收益率跑不赢货币贬值的速度。
两个选择好像都要道理,但要听别人的话,自己做决定。
3
决策
中国的教育体制,让我们按照正确的多寡论成败英雄,养成了总想获得一个普世的答案。其实个体的多样性,让我们不可能有一个普适标准的答案应对时间不确定性的问题。这种不确定性的根源就是你所面对的具体问题,千人千面。
按照老喻在《人生算法》这本书里讲的,解决问题的思路:感知、认知、决策和行动。对于保险大多数人基本上停留在感知的层面,一种常见的做法是某某大V说可以不用买保险,因为他就没有买保险,所以我也不要买保险。还有大V说要买保险,因为要抵抗不确定的风险,所以要买足额的,所有的险种都要配齐了,保费出现一个天文数字。
单纯的感知层面,可能就让你无所适从,难以抉择。大多数人到这一步就停止了,更别说后面那些对保险功能的认知,如储蓄险、消费险,保险公司的选择认知。
4
保险
在不同的阶段的选择的险种和保额,投保的对象也是不一样的,每个阶段的重心也不相同。后面的操作也不一样,每年的产品都在推陈出新,产品迭代的速度让人眼花缭乱,要不就不自己选择判断,要不就挑选一个专业靠谱的顾问。
现在网络的发达,让学习的方式和时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网上保险销售的便捷性,让人随手可及购买保险。那些投保须知和合同条款可能都没有耐心去读下去,所以就把自己的选择权交给了别人。
其实,每个家庭的情况每个人自己最清楚,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所面临的不同问题,所要求的保险需求也是不一样。作为一个普通的家庭来说,买一些消费型的重疾险和意外险、医疗险,如果还比较年轻,那就是自带很高杠杆的抵御不确定的最好选择。风险控制的尾部对冲策略,每年花费一笔小的费用,来保障身体健康。
请珍惜你目前的健康权利,做好对冲的布局,不要失去的时候再去无奈的投保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