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是今年刚刚流行起来的热门词汇。
我想有必要在此解释一番什么是内卷?内卷是一个社会学名词,是美国人类学家吉尔茨在印度尼西亚研究时发明的一个词汇。他发现当地的人口过多,耕地面积有限,为了水稻产量的增加,人类只能不断的投入人力。但是当人力资源投入到一定的程度时,水稻的产量会遇到一个瓶颈,从而大量的人力投入和水稻产量并没有形成正比。与此同时,由于农业的投入太大,还导致了其他产业的停滞。
这么说可能有点太官方,可能会有些人一时半伙儿不能理解透。不妨我们就举个例子。
你家楼下新开了一家煎饼果子店,想招聘一名服务员,结果前来面试的几百人,排满了楼下。一时间老板不知道要招聘哪一位当自己的服务员,因为在本质上讲,摊煎饼这个活,有手有眼,勤加练习几天基本上就差不多了,这几百人里面没有不达标的。但问题是只招一个。
于是老板只能是从中选优,修改了面试条件:英语四级以上,普通话标准,通过CPA测试者优先······最终通过的人员很优秀,不但满足以上条件,还是名牌学校硕士毕业。
但这又能怎样呢?卖煎饼和这些东西有什么关系呢?他寒窗苦读了这么多年书,取得了那么多的本领,最后却出来卖煎饼。这么说这位同学的投入并没有带来成比例的回报。
更别提剩下的那些人,他们个个都投入了很多,但是没有丝毫的回报。
内卷这个词更多的会出现在银行等行业,对于进入银行里的年轻人来说,内卷不是进入银行才开始的,初中高中时期疯狂刷题的小镇做题家,大学越来越高的分数线,以及毕业之后日益贬值的学历,都是内卷系统里的一部分。可以说这代年轻人的身上,内卷一直发生着,只是到了银行之后更加的凸显。
微博超话“你今天在银行辞职了么”,集结了数万个年轻人,他们都是刚刚毕业不久,经过了层层筛选才进入银行工作。不管是六大行,还是股份制银行,政策性银行等等,进来之后都感受到了高压的KPI、失效的晋升通道、工作枯燥等一系列问题,开始对银行丧失希望。
这些经过层层筛选进入银行系统的年轻人,要在7.45之前进入网点,开晨会、领钱、等待着客户进来办理业务。中午有两个小时的休息时间,但没办完的业务会拖到1.30,只剩下半小时的休息时间。下午五点半是合同里面写的下班时间,但没有人能这个点走出网点,点钱交钱等一系列事情在等着他们。并且经常开会,晚上八九点是家常便饭。
这些工作其实并不复杂,主要是一些存款、取款、开户、挂失、以及一些对公业务,这不需要学习太久,培训几周就可以上岗操作了。但正是因为太简单,时间长了就会像流水线工作一样枯燥乏味。并且还有形象上的要求:什么不能留刘海,不能留胡须,不能烫发染发,必须穿制服,必须穿黑袜子······开会也是经常的,早上有早会,周一周三部门会,周五晚上集体大会,周六日随时做好加班准备。请假要从行长开始报备,报备到支行,支行行长审批之后,分行继续审批,过了之后才能放下工作回家。
大量的重复性工作无法带来价值感,很多人也在银行里学会了混日子。往往在会议室里,会有人在里面偷偷玩手机,这些人好像是多出来的,但没有被裁掉,以为银行是国企,除非你出现重大的失误,不然不会裁人。
银行是内卷最严重的行业之一,为了进入银行,应届生挤破了头,付出了巨大的精力,但面对的情况并没有形成正比。
银行只是社会的一角,还有更多的地方存在着问题。
小时候想要进入重点学校,只要是通过考试就可以了,无妨就是语数英那几大项。但现在不同了,除了考试项目,钢琴、舞蹈、冰球、马术都是加分项目,把孩子折腾的没有童年。
这就是内卷化,小镇青年投入很多进入银行没有形成正比;孩子们本可以通过考试就进入重点学校从而达到投入产出的正比,但人员越来越多,学校也只能不断的增加新的项目来筛选出更优秀的同学,但是同学的投入也因此又加大了。
内卷最可怕的地方不在于自己愿意被剥削,而是恶化整个环境。让身边的每个普通人,都被迫为内卷的奋斗买单。
你有衡水中学每天学习14小时,我们就可以派人去学习,回来也这么要求自己的学生;你要求员工996,那我们也可以同样996。
如此看来,内卷化是一种病态,当投入太多回报太少,并且竞争越来越激烈时,年轻人只能把头夹在裤裆里,不停的为资本家卖命。
但也许情况会大反转,打工仔联合起来,抵制不合理的考试加班,抵制不合理的社会现象,让大环境变好,造福子孙。
毕竟,你不想你的孩子一生下来就面临内卷。
(当然,我认为我们可以发掘一下内卷的正面意思,我们可以去追寻那种想要奋斗的心理,从梦想和实力的角度出发,尽可能的提升能力,而不是那种“卷”的过程,可能这样的理念传播开来的话,“内卷”一词或许会在将来被赋予新的含义,以积极向上的面貌呈现在大众眼前,带给这个社会新兴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