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2019年4月24日“100天崔律阅读营”之“1.2 《奇特的一生》做计划&时间记录” 的学习日志。
今日片段:时间“成本”核算
1.我的阅读理解:
柳翁的时间记录就像一个数据库,生命中的每一分钟都在数据库中留有记录。比如想知道一篇论文的用了多长时间完成,就到“数据库”(时间记录)中去筛选关于完成论文所需过程,统计用时就可以了。
在这个过程中,柳翁完成了这样几个步骤:
a,将每项动作做归属分类。写论文的,做实验的,生活起居,娱乐休闲,这样的好处是可以看到时间在几大模块中的分配,可以进行调整。
b,如实记录每个步骤的用时。再次臣服于科学家的严谨,不管是高效或低效完成,都如实记录在册。
c,完成一项系统工程后,就该工程总用时进行分析统计。前期准备(列提纲、收集资料等),具体实施(执笔完成)分别累计用时,得出总时长。
d,这些时间统计最后成为了下一周期制定相关计划可参考的经验和素材,对能力边界给出了参考范围。
做时间统计的同时除了看到研究、学习、工作的用时,还可以看到与家人交流、与朋友交流、与自己交流的付出。记忆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可记录不同。它着实的记录着过往,那些令人兴奋的,充满成就感,饱含温情的一幕幕,组成了别人看不到的人生。
真诚的向柳比歇夫致敬。
2.我的课后实践:
对今天写日志的用时进行统计。
a,听早课,30分;阅读今日片段、构思日志内容,15分;简书上写日志,25分;发送小程序打卡、投稿到崔律阅读营文集,5分。
b,总用时,1h15分。
c,规划4月份写日志在中午12点-13点30分之间进行。
另,最近一年断断续续的进行时间记录,但是一直没有做过统计和分析,也是自己没有完成的关键步骤。已从昨天开始做每日统计,也将会按周、月、年来进行统计分析。
3.我的疑问(周六答疑):
4.其他想说的话(例如课程收获):
在开营前刚刚读完一遍《奇特的一生》,是带着自己记录没有成效想去书里找答案的心态阅读。这和阅读营的角度有所不同。与我而言是在阅读理解上、更有实效的记录上的双丰收。
5.【学霸题·复盘】我的阅读日志VS崔律的讲解:
各自亮点:
1.写日志的方式。崔律的是总分总,我是分。这可能就是思维上的差别了。
2.阅读的同时往往容易陷入到书里说的都对,自己做的还是不够的陷阱里。在没有建立起独立思考的模式前,很容易被洗脑。崔律的亮点在于,柳翁的方法不一定完全适用于每个人。比如说对做摘要和评论性简介的用法,就没有完全推崇。在翻译过程、时代背景不同的情况下,某些具体方法可能确实是不具备条件的,不会适用于每个人。
目前没有发现自己的亮点哈哈
给各自建议:
脑子转的慢,暂时想不到给崔律怎样更好的建议。
给自己的倒是不少。希望自己可以锻炼自己提炼中心思想的能力。为每一个片段都有一句话来概括。
=========完============
片段:1.2 《奇特的一生》
•原文:P45(2019年2月5日 Day4 )
"我浏览了他《论生物学中运用数学的前景》一文的手稿,在最后一页我看到了这篇论文的“成本”:
准备(提纲、翻阅其他手稿和参考文献)14小时30分
写29小时15分
共费43小时45分
共8天,1921年10月12日至19日。
他做时间统计,也善于做时间统计。
有些作者在稿子上注明完稿日期。写上具体日子的较为少见;写明从几日到几日的,那就更少见了。至于用了多少小时,我是头一遭见到。
柳比歇夫的每篇论文,都有“成本”核算。这个核算是怎么做的?原来根本没有专门做过什么核算。他的时间统计法仿佛是一台计算机,自动提供了数据:写一篇文章,看一本书,写一封信,不管干什么,每道工序的时间都算得一清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