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寸心 图|网络 【原创】
每到腊月,总会勾起儿时记忆,儿时年味长呐……
儿时,一到腊月,孩子们掐指算着还有几天就过年了,因为过年了,就可以穿新衣服,吃好吃的了……
大人却不一样,老听母亲讲:“日子好过年难过,年关,过年就是过关啊!”
那时不太明白为什么。
“过了腊八就是年”,一进入腊月,大人们就开始张罗置办年货,当地叫“盘年”(是“盘年”,还是“盼年”,这两个字至今没太明白,只是当时都读pan去声),好像整个腊月都在“盘年”,以至于见人打招呼都是就几句话。
“年盘好了吗?”
“还没有啊!”
这话不紧不慢的,一直寒暄到腊月三十,才会突然改口说:“盘好了,好了!”无不失意与无奈……
说起儿时的“盘年”,印象中,大人每天都起个大早,去县城或者是乡镇赶集,条件好的有自行车,大多步行或者拉着自家的架子车,几十里地呢!
车上装些自家种的萝卜、土豆、冻菠菜、大蒜,或者攒了好长时间的鸡蛋,甚至粮食,去变卖了换些钱,再给家里老小车布做衣服,买锅碗瓢盆……置办年货。
大人成天盘算着,今天给大姑娘买个这,明天给小儿子买个那,还有老人,唯独没有自己的……
眼看着要过年了,才想起自己的老婆,临出门时,隔着窗子当人的问了一声:
“看你和锅上还有啥要的吗?”
“没洋火(旧时指火柴)了,看买上几匣……”女人怯怯的说。
“去年腊月买了两匣,你都用完了,咋那么费啊!”
女人还没说完,就被男人气呼呼地抱怨声给打断了……
这听起来像笑话一样!
现在的老人,也就是当时的大人,现在还真拿这当笑话讲呢。
当笑话讲好啊,要不怎么表达对那段无奈过往的释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