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口腔颌面部)的检查和诊断方法
早期发现,正确诊断是根治恶性肿瘤的关键,检查和诊断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病史采集,应采集查询患者最初出现症状的时间,确切的部位,生长速度以及最近是否突然加速生长,这在临床上区分良性与恶性肿瘤,以及确定晚期恶性肿瘤的原发部位大有帮助。
(二)临床检查,一般可通过望诊,触诊来进行检查,望诊可以了解肿瘤的形态,生长部位,体积大小以及有无功能障碍,如开口大小,舌及眼球活动度等。触诊可以了解肿瘤的边界,质地,活动度以及与邻近组织的关系,对淋巴结的触诊检查尤为重要,以便判断淋巴结有无转移。
【对颊部,口底,舌部等的深部肿瘤应进行双手触诊,听诊对血管源性肿瘤的诊断有一定帮助】
(三)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检查,超声检查,磁共振检查以及放射性核素显像检查等。
1.X线检查,X线摄片主要用以了解骨组织肿瘤的性质及其侵犯范围,是原发灶还是继发灶,是良性或恶性,由破坏部位,可确定为颌骨原发的肿瘤抑或由于邻近组织肿瘤的侵蚀。
【某些肿瘤在X线片上有其特征,如成釉细胞瘤多表现为大小不等的多房性病损等】
造影检查也可协助诊断,如唾液线造影,颈动脉造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瘤(窦)腔造影等均可协助决定肿瘤的性质,范围及为治疗提供参考。
计算机体层扫描摄片(CT),除具有图像清晰,层面连续,便于判断病损的部位,范围,破坏性质等外,还可借助注射造影剂,拍摄增强片以显现某些软组织结构(肌,血管等)所出现的不同密度的变化,以判断病变累及范围,大小和性质,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有重要参考价值,目前已处于普及阶段。
2.磁共振成像(MRI),是一种超导磁体装置,能进行解剖学的剖面成像。它的优点是:对软组织和血管的病变显示特别好,能充分显示病变的全貌及立体定位。与CT比较,不用造影剂增强即能显示肌,血管以及肿瘤的浸润范围,以及无电离辐射,对人体基本无害。
3.超声体层(UT),通常采用B型超声探测仪。超声波在体组织内传播时,由于各种组织的密度和特性不同而有不同的回声图,它能较准确地提示有无肿块存在及其大小。此外,由其声像图的周界清晰度和肿瘤内光点分布的均匀与否,尚可提供判断肿块属良性亦或恶性的证据,超声检查方法简便,对患者无痛苦也无损伤,易于为任何年龄的患者所接受。
4.放射性核素检查,由于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在代谢上有区别,核素的分布也就不同,给患者服用或注射放射性核素后,可应用扫描或计数以测定放射性物质的分布情况来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其中最突出的是闪烁照相的广泛应用,其优点是灵敏度和分辨率都显著提高,图片清晰,扫描时间短,对肿瘤有无远处转移,特别是骨,肺等病损的显示十分良好,常常在X线检查无表现之前就可出现阳性表现,从而能协助临床早期诊断有无骨质破坏或远处转移。
(四)穿刺及细胞学检查,对触诊时有波动感或非实质性含有液体的肿瘤,可用注射针作穿刺检查。
【如为囊肿,穿刺可吸出液体,涂片检查时有胆固醇晶体,体部血管畸形可抽出血液,囊性淋巴管畸形可抽出淋巴液】
(五)活体组织检查,活体组织检查可简称“活检”,是从病变部取一小块组织制成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和结构,以确定病变性质,肿瘤的类型及分化程度等,是目前比较准确可靠的,也是结论性诊断方法,但也不是绝对的,有时也必须结合临床和其他检查方法综合分析,才能更正确地做出诊断。
【活检假如不恰当,可以使肿瘤转移,影响治疗效果】
(六)肿瘤标志物检查,随着生物化学,免疫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细胞工程学及遗传工程学等相应检测技术的发展,恶性肿瘤的血液,尿或其他体液中可发现一些特殊的化学物质,这类物质通常以抗原,激素,受体,酶,蛋白以及各种癌基因等的形式出现,由于这些产物多由肿瘤细胞产生,分泌和释放,故被称为“肿瘤标志物”。因此有时根据血液及尿的化验,不仅可了解患者全身情况,还可以协助对肿瘤的诊断。
【如恶性肿瘤的患者常有血沉加速,黏蛋白增加,晚期骨肉瘤患者的血清碱性磷酸酶可增高,恶性黑色素瘤全身转移时,尿中黑色素试验可呈阳性等】
肿瘤标志物还能应用于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预后进行有效的监护,当临床出现肿瘤复发前,含量可显著变化,为早期发现,诊断和及时处理提供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