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刚上班,萌妹同事就一直无奈地笑着摇头,在我的再三追问下才憋不住笑地跟我说,早上上班的时候她遇到了我们公司的一个小主管(男性),出了电梯之后就在妹子背后跟别的同事小声说妹子喜欢他。
就在我大跌眼镜的时候,萌妹接下来的话又颠覆了我的认知。
“他还说我追不到他,所以就开始在背后说他坏话。他到底哪里来的自信啊?”
我终于能体会到萌妹的无奈了。
生活中不难遇到这样“蜜汁自信”的人,总是觉得别人都得围着TA转,当发现好像不是TA想的那样的时候,TA就会莫名生出“被害妄想症”,认为别人在背后说坏话。
之前只以为这样的人不过是“蜜汁自信”罢了,但在读了日本知名心理学家、日本精神卫生学会理事加藤谛三教授的《情绪钝感力:不要什么都往心里去》之后才知道,原来这些人不过是“自恋型情绪敏感者”罢了。
1、别那么敏感,没人要害你
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可能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人。
TA们总是觉得有人对自己指指点点,或许在我们看来,进教室或公司的时候人群有瞬间的安静是正常现象,但是在TA们看来,那些同学或同事其实是停止了对TA们的议论。
对于这种现象,加藤谛三教授将其定义为“被责妄想”。
这类人往往会以自我为中心,不管不顾地活在自己的幻想世界里,而不愿意去了解和承认现实世界中的事实。
时间长了,这类人就会习惯性地忽略别人的感受,完全按照自己的臆想去定义自己和别人的关系。
这类人,也就是书中所指的“情绪敏感者”。
情绪敏感者通常会有一颗“玻璃心”,会把别人的“就事论事”想象成是对自己的针对,反过来又会把别人的夸奖当成是言不由衷和随意敷衍。
正如古龙的小说《残金缺玉》中所说:“这就是人类的通病,在一个人自觉渺小生出自卑的时候,他的心情就会分外敏感,受不得一丝刺激,若他心中坦然,他就会知道人家这句话根本不是问他,更没有瞧不起他的意思。”
英国哲学家洛克说过:“人生的磨难是很多的,所以我们不可对于每一件轻微的伤害都过于敏感。”
没错,我们都希望自己的人生能够顺风顺水,那么究竟要怎样才能避免那些庸人自扰呢?
2、摆脱情绪敏感,只需要加减乘除
加:
为什么我们心情不好的时候总喜欢吃点甜食,而且吃过之后心情就能好起来?
同理,既然我们的生活中有太多的磨难和挫折,为什么我们就不能给生活“加点甜”,凡事都往好处想呢?
心理学家罗洛·梅踢出了一种增强“自我内生力”的主张,即长大成人的我们要在心中滋生一种强大的力量,扭转自己的惯性情绪。
像前文提到的“情绪敏感者”,他们的惯性情绪就是忽略别人的赞美和肯定,刻意放大别人普适性的评价。
如果他们能够学着增强“自我内生力”,让自己的内心强大起来,他们也就有足够的能力给自己的生活“加点甜”,从而摆脱“生活苦行僧”的身份,为自己创造一个全新的灵魂。
减:
生活实苦,仅仅是加点甜进来还不足以消除敏感情绪带给我们的负面影响。
正如阿德勒所说的:“悲观主义是经过巧妙掩饰的攻击性。”
因此,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尽力去避免我们自身的情绪内耗,不喜欢的事情就避开、看不惯的事情别总是抱怨,同时保持稳定的情绪、不要总是玻璃心,并学会认可自己,避免重复以前错误的行为模式和没有处理好的关系。
乘:
其实很多人的“敏感情绪”来源于他们内心深处对自己的不自信。
他们虽然表现出来的是一系列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自信”,但其实这种看起来可笑的自信其实来源于他们内心的“不自信”。
因此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求关注”,而他们的“求关注”行为在外人看来就成了哗众取宠。
或许他们在私下里也会感到苦不堪言,但其实他们只要放下“求关注”的思维,从内心深处相信自己不需要“求”,只要增强自信就可以获得关注,那么他们就能渐渐摆脱“情绪敏感”。
除:
本文开头的故事中,萌妹想不通那个主管的自信是哪里来的。
但其实不难想象,我们每个人存在于这个世界,就一定会被人喜欢和讨厌。
然而那位主管由于内心深处的不自信,从而导致外在表现得过于自信,其实就是他某种程度上忽略了一个事实:并不是所有人都要喜欢你,也并非不喜欢你的人都会在背后说你坏话。
可想而知,那位主管在精神上活得该有多累,虽然他自己可能已经习惯所以不自知,但那种情绪如果不加以控制,将会慢慢消耗掉他的正面情绪。
因此,想要避免敏感情绪对我们自身的消耗,我们就应该轻装上阵,别轻视自己,但也别把自己看得太重要。
不自寻烦恼,就是对自己最大的善待。
3、舒缓情绪敏感,来套情绪瑜伽
紧张忙碌了一天之后,如果能做一个全身spa,我们紧绷的身体和精神都能够得到很好地放松。
同样,如果我们的情绪长时间处于紧张敏感的状态,那么一套“情绪瑜伽”就会是放松情绪最好的选择。
第一步,我们需要先站起来,自己寻找突破口,即试着追根溯源,把我们自己从这种情绪中解放出来。
第二步,我们需要在自己遭受别人的指责和批评时试着问问自己,“我是不是在重新体验小时候类似的经历?我能否试着摆脱这种恐惧经历带来的负面影响?”
第三步,我们需要学会放下不必要的“对号入座”行为,克服面对某些批评指责时候的那种“应激反应”。努力告诉自己“这并不是在针对我”。
第四步,我们需要反复尝试和挑战摆脱过于敏感的情绪,并且不断练习将我们脑海里那些不切实际的念头剔除出去从而逐渐理顺自己的情绪,远离情绪敏感带来的痛苦和负担。
我们都知道敏感的人会比别人过得苦一些,那么不妨在自己情绪敏感的时候轻轻对自己说:“人生已经如此的艰难,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我又不脆弱,何况那算什么伤。”
在情绪上活得“糙”一些吧,用情绪钝感力为自己穿上一件铁布衫,然后笑着面对生活、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