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创业不是一种理论,而是从优秀创业者的成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种方法论。
以创业类书籍的出版为参照,1997年,业内发起了对“创新为什么这么难”的讨论,后来就有了精益创业相关的这一系列书籍。国内则是从2012年开始讲精益创业的,因为2012年出了这几本书的中文版。
最近一两年微信微博上到处都在讲互联网思维,在我看来互联网思维最重要的只有一点,就是快速迭代,不断的获取各个环节的反馈,把这些反馈做到产品里面快速迭代。
消除浪费,就是在你的整个生产过程中,对用户价值没有贡献的部分都是浪费。最大的浪费是制作出的产品没有人用,所以在做产品的时候要先去搞清楚用户需要什么,先去做用户的探索和验证,然后再去进行生产,再去交付使用。
精一学社也在积极地实践精益创业,比如说现在我们的产品都没有,就先做了用户的验证,看看大家需不需要精益创业,愿不愿意花钱去学习精益创业。就此我们做了一个会员制的众筹,分为一百一千一万三个级别的终身会员,可参与线上课程,使用线上工具,参加线下活动。结果我们用了不到两个月时间众筹了14.6万元的会员费。充分地验证了用户的需求。
同时,我们也获取了一百多个早期的用户,也是我们的天使用户。在天使用户的推动下,以及与天使用户互动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完善,验证我们的产品需求。
新产品开发就是我们针对某一类客户/用户的某个问题,有一个解决方案,开发一个产品实现这个解决方案,而且这个产品在市场上是有竞争力的。
精益创业的三维世界
先分享其中几个,第一,客户开发方法。第二个是精益创业画布,第三,创新产品度量——真正开发新产品该怎样度量,不按计划评估产品开发进度,该怎么度量。
精益创业是基于以上四个成熟的方法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一个概念。客户开发已经介绍过了,那敏捷开发是什么意思呢?最近十五年在全世界比较流行的一种软件开发思想。敏捷开发起源于软件,但是不局限于软件。简单说就是要快速迭代。这个概念已经有些泛滥了,大家误解也很多。我做敏捷已经很多年,自己也带过几个团队,在这方面做出过非常好的成绩。
其中百度首页团队就是我带的。他们五个月研发效率提升了一倍,是2012年百度内部的敏捷转型的经典案例之一。只有两个转型经典案例,这是其中一个。
敏捷思维是这几年真正推动产品设计往前走的一个新的思维方式,其中也提到了很多怎么去关注用户体验,怎么解决用户需求,怎么去设计产品。怎么设计最小可行产品,就是从这里面提出来的。创业中有一个想法,比如说去验证二十五岁到三十五岁的年轻父母,他们是否需要一个网站去管理他们孩子的照片。那天交流之后,我们不需要把产品先做出来,而是可以分析,去设计一个很科学的实验来验证你用户的这个需求。
这是精益创业的五点隐喻,如果你不能接受和理解这五点,那就没法有效实践精益创业。
这五点中第一点,创业是不断探索可规模化商业模式的过程,我们的想法自己觉得再牛逼,也只是一堆假设的集合。不过这些假设是可以分解验证的,不用去做一个产品把所有东西都实现然后在推向市场,再去验证你的想法靠谱不靠谱。我们把假设按照精益创业分解验证,会有一群天使用户在你产品还没有出来的时候,他们就会去花钱花时间去购买使用你的早期产品。
敏捷是精益创业的基础。敏捷是要能快速迭代,而快速迭代要你的团队要是很开放的,而且是职责并不完全明确,大家是跨职能的,人数不会特别多。这样一个团队才能真正的敏捷起来,才能够快速迭代,才能够不断的根据各种实验,不断的调整商业模式和你的产品。
我们原来这种自顶向下的管理方法不适合初创公司,现在各种管理方法的根源都是来自MBA。不管是从哪儿学来的,从书本上,电视上,还是参加培训,还是从老板那里听到的各种管理方法的根源都是源自MBA。MBA只有一百年的时间,这些管理方法并不适合初创公司,但不是都不适合,其中很多方法可以使用,但这个框架不适合。现在美国和英国各个大学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包括常春藤的联盟的学校。
现在美国和英国重要的学校都已经开办了精益创业课,所以我们很担心和忧虑国内的创业教育,不只是在基础理论,实践技能方面落后了,我们在创业理论方面的教育也远远的落后了。这意味着在学校里面出来的大学生、研究生、MBA还用旧的理念来创业,到了创业公司还要再被重新背熏陶一遍,重新的摸爬滚打,遇到很多困难和失败之后才能明白,创业不是这么干的。
关注微信订阅号“LeanOneAcademy”了解更多精益创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