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高中的时候,班上有两个同学发起一个纸条问答:“你觉得活着是为了什么”?纸条在同学中传递,每个人都在上面写上自己的答案。真是五花马门,忍俊不禁。这让我第一次认真的思考了这个问题。
作者维克多·弗兰克尔在书中所说:
我们不应该再问生活的意义是什么,而应该像那些每时每刻都被生活质问的人那样去思考自身。我们的回答不是说与想,而是采取正确的行动。
奥地利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尔这本《活出生命的意义》,是讲述他本人在二战时被关进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亲身历程,以及对心理学中意义疗法的详细讲解。这是一本心理学的经典著作。而弗兰克尔的意义疗法是继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维也纳第三大心理学派。
-1-
全书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在集中营的经历”,第二部分“意义疗法”。
在第一部分中,通过作者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亲身经历,展现了什么叫做人最黑暗的活法:
吃少得可怜的食物、人挨人睡在全是粪便的枯草上、不停干活(能干活的都是幸运者,大多数都会被处死)、不能洗漱、永远只有一件早已变形的衣服、随时可能被送进毒气室(致死)完全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过明天(集中营绝大部分囚徒存活机会微乎其微)、看见同伴受虐受死、更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何时是头……
身体的痛苦和折磨难以忍受,更大的悲哀和挑战是作为人的精神世界,失去作为人的尊严,在漫无天地的黑暗世界每一秒都是煎熬,大多数的囚徒基本无法坚持,精神崩塌。但也有极少极少数的人,诸如作者,经历同样的心路甚至寻死后,终于通过找到存活下去的意义而坚持到最后迎来了战争结束得到释放。
-2-
第二部分,获得自由的弗兰克尔经历长时间的自我治愈后,终于过上了正常的生活,以集中营的绝望经历为深切体验,一直研究意义疗法,活到92岁,为心理学做出巨大贡献。
这一部分中,作者对意义的理解、对意义疗法的讲解,提炼内容如下:
1、一些不可控的力量可能拿走你很多东西,但它唯一无法剥夺的是,你自主选择如何应对不同处境的自由。
2、要想恢复人内在的力量,必须首先让他看到未来的某个目标。
3、寻找生命的意义的三个途径:工作、爱、在忍受不可避免的苦难时采取的某种态度。
4、意义疗法着眼于未来,着眼于患者在将来应完成的意义。
5、看不到“临时的存在”何时结束的人,也不可能去追求生活的终极目标。
6、只要还活着,就有希望、健康、家庭、幸福、职业能力、财富、社会地位——所有这一切都有可能重新获得或恢复原状。
7、悲剧性的乐观主义:即使身处“三重悲剧”——痛苦、内疚、死亡,仍然并且一直保持乐观的情绪。
8、存在之虚无的主要表现是厌倦。
9、爱是直达另一个人内心深处的唯一途径。只有在深爱另一个人时,你才能完全了解另一个人的本质。
10、生命最终意味着承担与接受所有的挑战,完成自己应该完成的任务这一巨大责任。
11、这种苦困环境所提供的能使人道德完善的机会,有的人充分运用它,有的人会放弃它。这也决定了他是否配得上自己所遭遇的苦难。
12、希望和积极的能量能够化挑战为胜利。
我的感悟:
1、学会为自己做的小事赋予重大意义。加班、健身、背单词、练字、赶路、做一件别人不理解的事……当一切有了意义,苦不再是苦,已转换为一种动力。
2、学会为自己的生命找到意义。当没有目标、没有动力、遭受痛苦时,一定要为自己找一个目标,找一个重要意义。
3、如果遭遇一场不可避免的苦难,就当作对自我达成更高境界的修炼吧。
4、意义,我理解为马斯洛需求中最高阶,宏观看人生的顶层逻辑。意义有意义。
5、绝处都能再生,何况你我现在。
6、意义不是一个有标准答案的定义,每个人在每个阶段意义都不同,它是特定时刻每个人特殊的生命意义。
7、昨天在安慰一个朋友时,突然想明白一个问题:所谓的内心强大,就是能够不局限于一种常规的思维和心态,能站在更高的心智模型上把问题想得明白,并坚定实施。
8、无论任何时候,都要心怀希望。用未来视角看现在。相信美好。
读一本好书,和一个伟大心灵的对话。它引发了你的思考,丰满了你的认知。
赋予自己生命和在做的事意义,让意义之光照耀生命。让生命,在意义框架下,更有意义。
文 | 悦己者容Grace
潜心读好书,认真写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