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古圣先贤是崇敬的,无论道家鼻祖老子,或是儒家开山之孔子。曾经年少读书时,在课本上见过他们的画像,也在不同的地方见过他们各自的雕像。只是,当年的感觉除了崇敬就是感慨,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思考,充其量暗自发誓要效仿他们,力争成为当代的一名教育家和思想家。
时至今日,再见雕像,感觉又有了新的更具体的内容。最近在新校区月明湖畔与图书馆之间经过时,我被矗立在图书馆后的孔子雕像吸引了。孔圣人那慈祥的面容,谦恭抱拳拱手的姿势,尤其他那份腰悬佩剑的那份洒脱,给我了很大启发。再联想到前段时间在河南省实验中学教学楼前见到的同样姿态的仿汉白玉雕刻的孔子圣象情景,我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思绪,非要述说一番自己内心强烈的想法不可。
先科普下关于孔圣人的知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传》《春秋》。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也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
互联网和史书上关于孔子的介绍基本轮廓大概如此。现在我感兴趣的已经不单是孔老夫子的伟大成就,也不再单是他的万世师表影响,因为这些我都认同,都在学习中。我真正感兴趣的是从他雕像中流露出来的文武之道的气势!文的方面比较好懂,看他慈祥谦恭双手合十的样子就可以知晓,武的方面则不易体会也最容易被人忽略,那就是他腰间悬佩的宝剑。或许我们读史多了思想麻痹的缘故,或许是古装戏看多了造成的视疲劳所致,仿佛古人佩剑是再正常不过的事,远的如春秋时期孔子,稍近些如南宋的岳飞,又如晚清的霍元甲等,哪个不是佩剑悬刀的?然而,恰恰是这些司空见惯的“平常事”,让我们忽视了古人教育中所一贯重视的对文武之道的培养。文武兼修可谓过去之通识,修文以养德,习武以强身,内外兼修则文治武功具备,则纵横天下矣!
我知道时代在变迁,历史总会发展,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进步,古代冷兵器时代对我们的影响渐渐远去,人们对文化科技的青睐大大超越了以往习武的热情,更别说舞枪弄棒耍刀练剑了。除非极个别习武世家或少数感觉孩子将来或许没有多大“出路”,或者有先见之明的人,才有可能主动让孩子走练武之路。而这样的选择,这样的“本领”却被现今时代的许多人放大,视为了“特长”,甚至走了样,大有掌握了可炫耀的嫌疑。
我自己读书读的不多,成绩无论如何不能算作好,更没有点评的资本和资格,但随着阅历的增长,见识的增加,我的思考也在深入。如果说过去对教育没有太多感悟或认知的话,现在也能算有那么一丁点。联想自己所几十年走过的路,联系自己成长和培养学生及自己孩子的历程,再结合孔老夫子雕像所传递之神情信息,我越发感觉教育应该回归自然,回归到育人的原点。当年孔圣人开创儒家学派,提倡精通六艺即:礼(礼仪)、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书(识字)、数(计算)等六种才艺,既有对自然界的认知,又有对人类社会的思考,同时更有适应并改造世界的能力的具体培养。在他们那个时代,没有提出所谓的特长生培养,但却强调把文武兼修作为衡量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标准,或许这才是我们今天真正应该冷静思考,真正应该放低姿态学习的!
向腰悬佩剑的孔圣人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