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两篇小文名曰《过年》和《新年怀旧》。都是作者对儿时过年的描述与怀念。
别说是作者小时候过年,就是我,现在也常常感叹年味大不如前。我想,排除其他因素,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原本过年时才能吃美食、穿新衣、收礼物的状况,现在只要愿意,天天都可实现。所以,过年,就显得没有那么令人翘首期盼了。
就像这张画里的情景一样,以前家里的小孩子多,家境又不富裕,怎么可能让每个孩子都穿新衣?!所以往往是老大的新衣传到老二就成了旧衣,到老三早就已经破了,为了让老四还能继续使用,母亲多半是拿来打上了补丁。这个景儿,几乎我们的父辈都不陌生。而我小时候,也常听爸爸妈妈的忆苦思甜教育,故也还算较为理解,哈。
跟现在吃穿不愁的生活相比,看作者笔下描绘的过年氛围与场景,才真是让我羡慕。比如,打年糕。我虽是个北方人,却对南方的食物更感兴趣。而兴趣最盛的,就属打年糕。除了有粘性的米制品尤为受我青睐外,我觉得年糕的制作方法实在太有趣,通过“打”能让年糕更有嚼劲儿,更糯更香甜。我从没亲自参与过打年糕,只因奶奶是宁波人,爱吃年糕,所以我小时候常常听她讲打年糕的故事,自然就爱上了。蒸着吃的甜味年糕和炒着吃的咸味年糕,都是我的至爱。我总觉得中国的文化和吃密不可分,像这种为了美味(年味)而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共同忙碌的感觉,也特别温馨而值得留恋。
“年底这一天,是准备通夜不眠的。”夜间有各种美味小食、风俗习惯和串门活动。看后文作者写道晚饭故意不吃得太饱,只为夜间能多吃些小吃。我忽然间觉得,这样的过年对小孩子来说,怎能不期盼呢!过年期间,应该是玩得最疯、吃得最撑的幸福时光啦。
其实中国的春节习俗是很有讲究的,从年前腊月二十三,一直到正月十五,每天怎么吃、做什么都很有讲究。只是随着现在的日子越过越富足,过年的意义反而不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