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车的时候,我呆了一下,一辆中巴车里,除了司机,连我只坐了9个人。我说,怎么才这几个人?
今天是我们吴江区作协青年作者采风活动。按照“青年”的标准,这次的参加者都是八〇、九〇后。我们作协这样的青年人一共有30来人,采风以自愿报名的形式参加。一开始报名者甚众,有十八九人,但真的要出行了,却一个个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请假退出,最终成行者还不到一半人。
在路上我感慨说,我们年轻的时候也有各种采风、培训、交流活动,我们可是把这看成最重要的事情,什么困难都阻止不了我们参加活动的决心。那真是排除万难,一定参加。记得当年震泽的建红姐姐要到吴江开个文学培训会,单位领导不给假,她直接辞职不干了也要去开会。当年我们这批文学青年,真的是把文学看成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现在的文学青年怎么和我们那时候不一样了?
我这个七〇后自然不算青年作者,我是去给他们当领队的。虽然天气很热,大太阳下在外面浪很不适合我的风格,但我还是很愿意参加这样的活动。因为和年轻人在一起,心态会变得更年轻。
我们的第一站到达黎里古镇,又与两位自行到达的文友汇合,于是在这张合影上一共有11位文友,再加上最左边那位柳亚子故居的工作人员张杰。在黎里的半天时间里,辛苦他一路为我们安排讲解。
我们在老街上绕了一个圈,参观了柳亚子故居、锡器博物馆和东圣堂。对于吴江人来说,黎里古镇都不陌生,这样的景点也算不得新鲜,但是采风的意义就在于大家相聚在一起。
路过天主教堂,巧遇建林兄,大家不请自来,去他的九南居参观了一番。九南居借用了天主教堂的食堂,楼下打造成一个书吧,楼上有七间客房。每一间房号都有个“南”字,南书房、南山南……很有意趣。客房还在筹备之中,据说月底就要试营业了。我说,建林兄啊,等你开业了,我要来住一晚。
路过中金家弄,我说,这是金宇澄的故居。哪个金宇澄?写《繁花》的金爷叔啊!听我这样一说,大家对着弄堂纷纷拍照。我说,我们大家在弄堂里排好队拍合影,岂不有趣?
午饭在黎里老街上一家叫“唐桥”的小饭店,饭店虽小,家常菜做得却很地道。古镇著名的套肠、辣鸡脚和水面筋让人赞不绝口。我却觉得那道红烧甩水做得很有水平。
吃过午饭去同里肖甸湖国家湿地公园。 此时正是一天里最热的正午时分,虽然公园里浓荫蔽日,但还是感觉酷暑难耐。肖甸湖公园占地一千多公顷,有水域,有林地,有竹林……当然不可能全部走到。只选浓阴下的竹林里走一圈,大家的腿上都被蚊子咬了好几个包。公园里景致清幽,空气清新,可惜,游人稀少。
因为当年知青们曾经在这里挥洒过汗水,公园里仿造当年知青的生活场景造了个知青点,一应宿舍、食堂、代销店齐全。在那间教室里,我们饶有兴致做一回学生,我年纪最大,扮演老师的自然是我,嬉笑间请导游帮我们拍了几张合影。
从肖甸湖公园出来是3点半,今天采风的最后一站,回到笠泽书院开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