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过年虽然要应付父母和亲戚对个人问题的盘问,但过年还是可以放下急匆匆奔事业的心,踏实下来享受两天生活。
或许是存在一种反作用力。在工作的城市,急于融入人群中去社交,去花费心力获得一些你不关心的人的认可,晚上都不愿意早早躺在床上闭眼休息,尽所有时间去向外界索取热闹和刺激。
而回到家呢,看看窗外熟悉又陌生的景色,看看爸妈栽的花花草草,伸手摆弄摆弄,一个人呆着很舒服。
时空把忙碌的人与忙碌隔离开,我们得空可以沉静下来,集中一段时间独处一下。
2.
过去的一年真经不起细想。
很多人一回头想,发现浪费了大量时间,花在了低质量的社交上,花在游戏、电视剧和综艺节目、口水文章上。工作被任务填满,生活就被娱乐填满。有时候小两口一起吃饭,桌子两边各坐各的,都拿出手机看,饭不上来都不开始交谈。
一个人看手机那可不是独处。
你说他们关心自己吗?非常关心,而且这个社会并不缺精致的功利主义者。但很多人并不关心自己的内心。
没时间向内探索,一直在向外寻求声色犬马的刺激和安慰。这样一时可以麻木,不用陷入思考未来的焦虑中,但是久了,心里就不幸福,迷茫没有方向。
他们似乎走上了一个极端。认为只要一味去响应外界的要求,满负荷去做,做得越多越接近成功,而剩下的那点休息时间也不会放空,用娱乐来释放。
焦虑、急躁,甚至抑郁情绪,大量出现在生活中。身边小伙伴发展得更好,而自己却感觉停滞了下来,陷入了一种“越努力、越焦虑”的状态。
一个疑问就经常盘旋在脑中:似乎是有些不对劲。
3.
“几乎我们所有的痛苦,都是来自我们不善于在房间里独处。”法国哲学家、物理学家帕斯卡尔说。
用一句大家可能听说过的话来解释,就是“我们的脚步太快了,灵魂都跟不上了。”
现在的人,忙得都没时间与自己独处了。
帕斯卡尔生活在17世纪,那会的日子是马车和邮件,而现在,没有手机、电视和陪伴,心里就会有蚂蚁挠着,坐不住。我们在房间里一个人更加不会独处了。
更可怕的是,我们都没想过“每天给自己一点独处时间”这件事。
从没有尝试过每天让自己放空一下,什么都不做,体验一下这种体验。
每天都疲于应对外界,与外界纠缠在一起,脑袋被填满,怎么可能有方向呢?负能量不排出,内心不整理,怎么可能不持续焦虑呢?
4.
陈道明是我非常欣赏的一位艺术家,他很少接受采访,并不经常抛头露面,一次他经接受杨澜的采访,谈到了他独处的习惯。
陈道明:“独处是一种美德。”
杨澜:“德行在何处?”
陈道明:“让人内心得到净化。”
杨澜:“有没有想过去做一个导演或者编剧?”
陈道明:“与人交流不是我的长项,为了避免自己和他人的灾难,我决定不这样做。”
前几天,微博上又一段陈道明教表演课的视频一下子火了。在视频里,陈道明说演员并不是在演戏,要做的是在悟之后把日常中的生理体验自然呈现出来就好了。
看过《刻意练习》这本书之后,我就相信,包括表演这个事,很多事道理相同,天赋就是持续的刻意练习。
一些在屏幕上吸金的演技巨差的演员,虽传说情商高,但专业差得一塌糊涂,他们没时间悟啊,情商都用来社交了,趁着年轻赶场子赚一笔,而不是琢磨专业。这些人本质上不是演员,而是卖颜值的商人。
而陈道明说,他最爱的是自言自语地和自己聊天。
所以知道他的刻意练习和对表演的悟是怎么来的了吧?
与自己聊天,琢磨的是什么?琢磨的是内心,体会的是角色。独处是他沉淀自己的好方法。
“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曾国藩在他的遗嘱中如此重视独处,把“慎独”作为对后代子女的的四条要求之一。
所谓慎独是说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没有外界的人眼睁睁盯着你的时候,也按照一定道德标准去行事和要求自己。在儒家传统中,独处能上升到很高的修为,就是慎独的境界。君子讲究慎独。
所以陈道明能是君子,而其他人则脱不了艺人戏子之名。
5.
众声喧哗中,你很难找到自我。
叔本华说过:“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可以完全成为自己。谁要是不爱独处,那他也就是不热爱自由,因为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是自由的。”
你不主动去倾听自己,外界的声音就会掩盖你内心的声音。
没有自我的空壳,是肯定找不到方向的。
很多人都知道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对佛教也有研究,喜欢禅修冥想。佛教向内探求内心的思想极大地启发了乔布斯,成为他一辈子的精神财富和苹果商业成功的源头。
乔布斯广为流传的一张图片就是他在地板上打坐思考问题。房间很空,并不像一个家。但这很酷,不是吗?有一间专门为自己静心思考用的房间。
乔布斯在苹果期间,无论是创立苹果之后,还是再度回到苹果重掌大权,他都经常禅修冥想。有的时候他就一个人在会议室里,苹果的另一个创始人沃兹尼亚克也不去打扰他。寻找自己内心深处真正的方向,这是问外界问不出的。
在2005年斯坦福大学的那场著名演讲中,乔布斯对即将毕业的斯坦福大学毕业生们说出了那个影响亿万人的观点——要跟随你的内心。
“时间有限,不要为别人而活。不要让别人的意见左右自己内心的声音。最重要的是勇敢追随自己的心灵和直觉。”
“如果你坐下来观察,就发觉你内心的不安,如果你试图去平复,恐怕会变得更糟,但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安静下来,那个时候就能听到更微小的的东西——当你的直觉开始发芽,你开始看到当下更多的事情会更清楚。你的心灵变慢下来了,你感知到思维有一个巨大的扩展。你能看到比你以前多得多的东西。”
向内,挖掘到深处,才能从那里汲取力量。
6.
怎么样的独处才是高质量的独处?独处时干什么呢?
拿着手机一个人呆着是非常糟糕的。而像乔布斯那样去练习冥想则可能与内心联结。
冥想。
美国著名导演大卫林奇坚持了52年冥想,“学会了静坐的技巧,就好像高压锅的盖子一下子被打开了,这种力量能改变一个人,非常不可思议”。
冥想并不是像原来想象的那样是高人凭借一些复杂手段进入一种脑袋里空空啥都不想的入定的状态。你可以理解冥想、禅修、打坐、领袖开始时都是一回事。
盘腿打坐,挺直腰,关注你的呼吸,闭上眼睛,各种念头会纷繁杂乱地跳出来,这时候你要做的就是觉察自己,觉察到自己大脑中的乱,但注意力不追逐这些念头,即使偶尔注意力跟着念头跑了,把它拉回来,再次关注呼吸。慢慢地大脑自己清理干净后,内心感受就自己出现了,直觉就出现了。
长期练习冥想,有助于锻炼思考的专注力,能排除杂念干扰。
写日记。
日记是自己与自己的对话过程,它可以倾诉情绪,也可以整理自己的思考。书写记录可以帮助我们坐在那,用这样一个仪式来整理一天。
有些人能够坐在那里静静地想,但我们大多数人一开始是坐不住的,可以从写日记开始,自己与自己聊天一样,把情绪清理干净,把一天得知总结,把想法理清楚。
泡热水澡。
洗澡泡澡,往往会产生灵感,有条件的话泡一会热水澡,你也可以感觉到好点子自己就闪现了。
无论采用什么样的形式,最总要的是记得每天给自己留下点时间独处,养成习惯后就会受益匪浅。
一味对外界殷勤而忽视自己的内心,心早晚会不舒服的,会没有方向迷失自己。
而独处与自己对话,才是通往一个更好的自我的正确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