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是成长,伴随着责任和勇气;一面是勘破,伴随着犹豫和狂热。
片中的两位主角有着截然相反的人生路线和性格特点,却因一个巧合有了交集,这是一个关于责任和规则、希望与尊严的故事。看完后虽不至于泪流满面,却也是温暖长存。
查理·青涩中彰显担当
查理是一名普通的中学生,家境一般,但学习还不错,却因目睹了朋友们的一场恶作剧而被卷入一场阴谋中。查理面临的最大的难题,是如何做出选择:究竟是顺应校长告发朋友以求得未来发展的更好机会,还是闭口缄默被迫退学。
困惑始终环绕在查理的心中脑中,还未解决,就被中校“骗”去了纽约参加豪华之旅,尚且稚嫩的他为了此事日日寡欢,被中校看穿后,终于鼓起勇气放下戒备向中校说明了情况。对中校来说,大半辈子都已经过去,各色各样的人也已经看过,给查理最理智的提议当然是出卖那些并不亲密的朋友来换得去哈佛读书的机会,从此扶摇直上。而查理作为影片中与中小相映衬的另一面,绝不是小人之流。
果然,在选择中,查理既不想为了校长答应自己的所谓条件而出卖朋友,也不想为那些做了恶作剧的“朋友”们袒护,他是站在正直一边的,然而社会的污流缠绕在周围,试图去磨平这颗充满棱角的心。查理的父母远在几千英里外,不可能为其提供后盾,眼看查理就要妥协之际,中校如天降奇兵,来到了听证会现场,笔直地坐在查理的旁边,言辞激烈地痛斥了校方的虚伪和所谓“朋友”们的懦弱,那七分钟的独秀,让中校归于荣誉的那一面展现的淋漓尽致,也深深传达了那句话:逃避责任的倾向谁都有,但正因如此,世界才呼唤“正直”和“勇气”。
没有向任何一方妥协的查理,自己站成了一道风景,赢得了听证会全场观众的赞扬。
史法兰·绝望中获得新生
史法兰无疑是本片最大的看点。他是一位退伍军人,因为一次手榴弹事故失去了双目,自那以后孤独且无趣地惶惶度日,对生活渐渐失去了生的希望,也慢慢变得暴戾、乖张、喜怒无常又不可理喻。
在感恩节到来之际,借着亲人都去别地度假的契机,竟亲手导演了一手好戏:带着前来做兼职的中学生踏进了纽约的地段,吃最美味的佳肴,住最豪华的套房,品最优雅的女人,买最光鲜的汽车,飚最野的车……
看起来不像是中校出游,像是比尔盖茨去度假。但其中的辛酸也只有中校自己知道:他已经不想扭曲如蛆虫地活着,他想极乐疯狂,而后安然死去。
他最大的乐趣就是女人,他喜欢女人,但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喜欢,是对美好东西的至臻向往,是发自内心的欣赏与热爱,他可以凭着香水味猜出品牌,并推出女人的性格和偏好,或许这是他失明后最令他愉悦的事情了,他不顾一切地来到纽约,又千方百计地穿梭于女人之间,不是为了什么功利性目的,而仅仅是想接近这些美丽而洁白的灵魂,让这些美丽的灵魂给自己生活下去的希望。
其中有两个镜头让我久久不能自已。
其一。阿尔帕西诺扮演的老中校在酒吧邀请女士跳的那一曲探戈,短短的两分半,将整部电影带向了高潮:优雅,绅士,安详,心驰神往。任谁也想不到这还是那个对生命毫无期待的蹉跎者,此刻的他是主宰自己灵魂的王,将美好悉数留在这一步步跳动的舞步中。我想我是能理解中校那时候的心情的,那种忘却了黑暗、抛却了痛苦而纵情而歌的狂飙,虽然疯狂,但却是自己生命最深沉的热爱。是不辜负,也是不枉费,是知道生命本真意义之后的勘破,是不甘于行尸走肉苟且偷活的倔强。在那两分钟里,老中校再也不是那个只会给别人带来麻烦和误解的无用的人,而是一位高明的绅士,带着属于落日特有的余晖,静静地掌控着自己的生命。
其二。说来便有一些风趣,中校费劲千辛万苦终于将法拉利接了出来,又磨破了嘴皮才获得了驾驶的机会,盲中校越开越快,甚至漂移、转弯,仿佛自由人。然而在这时候一位警官拦下了他们的车,老中将利用几十年军队摸爬的经验巧妙地骗过了小警官。阿尔的老练与沉着仿佛不是演出来的,而是真正经历过岁月沉淀,由心而发的冷静。我想,那种只属于阿尔的气质,也只有他自己,能演出他自己。
在我看来,查理和中校两个人最大的敌人都是自己,也都对未来有着不同程度的误判,还好上帝安排两个人遇见,查理帮中校走出生活无望的阴影,中校帮查理扫平社会污流的阻碍,两个人都不擅长表达情感,默默地支持和鼓励却比言语更有力量。
当查理扶着中校下台之后那如雷的掌声响起,校长、校委会的窘迫和恶作剧作俑者的焦虑使查理和中校的形象更加坚毅,两个本来弱势的人在真理和正义的支持下无惧风雨地闯了过来,回头已是光芒万丈。
电影的谢幕,是老中校回到家中,在和院子里的小侄子小侄女逗着玩,像极了邻家老爷爷,终于露出了慈祥的一面,看到这里的时候,眼泪夺眶而出,当一个人经历了生活的艰辛与绝望后,还能在千转百回中找到最本真的样子,是一件多么值得欣慰和感动的事。
我们终会成长,终会挫败,然而生活的勇者会在无望的生活中找到支撑自己的信念,而后,毅然前行,不问归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