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毕业进到报社后,领导交给我个任务,让我跑财经新闻。我所在的是面向百姓的都市报,所以不需写很深奥的大财经稿,主要的财经内容就多是近期理财收益的变化,解读下银监、保监部门的新政策等。
刚开始接手时,我真是一团乱麻——作为一名文科生+屌丝,我从来没有接触过理财,觉得那是高大上的事儿。保险方面,虽然我妈妈和我婶都在保险行业工作十几二十年,是名副其实的资深人士了,但我也只是知道个皮毛,从没有用心去了解下细节。
怎么办呢?啥也不了解,真的写不出稿子,即使尬写出来也能让行业内人士一眼看穿。我一切从0学起,看书看资讯、研究政策解读、关注财经领域的大v,捞干货、听直播课……几年下来,专业知识不说突飞猛进,但至少采访时不露怯了,写稿也有底气了。
特别是保险方面,我接触保险特别早,90年代我上小学时就已经陪我婶去拜访客户了,上中学时我经常参加妈妈公司的产品说明会,虽然当时没走过心,但多年以后大概是内心深藏多年的细胞被激发出来了哈哈,对保险产品理解得比较快。
这两年,朋友有保险问题经常会来问我,“给孩子买啥样的保险好?”“有甲状腺结节能买重疾险吗?”“一年交2万,一共交5年,然后每年钱放在里面有复利,等老了再取,这保险值不值得买?”
我尽量尽我所能地回答。但是保险是一门特别专业特别精细的行业,每个家庭、每个个人的情况都不同,对保险的诉求也不同,其实没有哪一款保险是适合所有家庭的。
所以在选保险前,我特别希望我的朋友都能掌握点保险知识,做到心里有数,从家庭的实际情况出发,而不是一味听信保险代理人的讲解,甚至稀里糊涂地买完了,却都不知道自己买的是什么保险?保险责任都包含什么?
也许是从小家里就有人从事保险行业的缘故吧,我耳濡目染,也见了不少因患病或去世而得到赔偿,我愿意花这份钱来购买一份未雨绸缪的保障。 我对保险的理解是:保险的作用在于保障,以付出保费作为代价达到重大风险转移的目的。
跟一些朋友聊天,提到给家人买保险,我说“你先弄清楚你自己的需求是什么?”但是她们大多数说不清,当我给她们建议时发现她们听不懂,于是我们俩人都很崩溃。后来我就发现她听不懂也搞不清自己的需求,是因为她根本对保险一无所知。
这个“一无所知”的意思是,她认为只要买了一份保险就应该“生病也给报、得重疾了也给赔钱、人没了还返钱。”我崩溃+1,所以这一篇我大概帮保险小白捋顺一下人身保险都包含什么,毕竟你要买保险之前,得先把名称搞明白了呀。
人身保险,按照保险责任分为三种:寿险、健康险和意外险。当然这是一个大的概念,这三类的每一种都还能细分为若干种。比如——
寿险分为定期寿险、终身寿险;
健康险主要可分为重疾险、医疗险。
其中,重疾险又可以分为消费型和返还型、定期的和终身的。
医疗险的分类就更多了,通俗的分类为:意外伤害、意外医疗、住院医疗、住院日额、伤残等。按赔付金额来分的话,又可以分为:普通医疗险和高额医疗险。
意外险也可以分为短期意外险和长期意外险。
已经懵了吗?根本不知道自己买的保险是哪一种是吗?一直想买保险搞不清楚自己的诉求是吗?第一篇,我用最通俗的话来给保险小白解释一下这些保险都是啥,以及我自己的理解。
1
寿险:家庭支柱的护身符
寿险是最能体现保险价值的保险产品,说白了就是人没了给钱。除去个人毒驾致死,遭遇叛乱遇害等极端死法(每个产品对不赔的条件不一样,具体需要看合同),大概涵盖了99%以上的死法。
这是一款家庭经济支柱一定要买的保险。特别是家里上有老、下有小、中间有房贷的家庭,经济支柱的离开可以说能让一个家庭坍塌,所以我建议这类家庭多少给经济支柱买一些。至于保额多少,精算师的建议是房贷的2倍或者和家庭所有的债务匹配。
举个我家的例子,石头爸34岁时,我给他分别买了两份保额共计100万元的消费型寿险。分别是保障30年、50万元保额,年缴1385元,缴30年。和保障20年、50万元保额,年缴907元,缴20年。
寿险也是有健康告知和职业限定,但比重疾和医疗险宽松许多。这类有健康告知的保险能早买就早买,等一身病时想买也买不了了。
2
重疾险:保险配置中的重中之重
个人认为,重疾险是必买的。每天看水滴筹、轻松筹难不难受,太多太多一病毁所有的家庭。
有很多人认为重疾险中的重疾赔付条件都很严重很苛刻,普通人得上的几率不大。我想说那是当然的,要不咋能叫重疾险呢。但是看看我们现在的生存环境,谁又知道疾病和明天谁先来呢?40多岁患癌症的,1、2岁患白血病的,我们谁身边没有几个这样痛心的案例呢。
重大疾病中的最基本的25种重疾的定义是由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和中国医师协会联合制定发布的,并不是某家保险公司随随便便说了算的。而这25种重疾就占到了赔付的90%以上。
现在很多保险公司把重疾险涵盖的疾病数量逐步增加,动辄80种、100种,但其实有的是把一个病种拆分成几种,有的是增加了一些非常非常罕见的病种。其实不需要特别在意这个数量,因为重疾险赔付的90%以上还是在规定的25种疾病内的。
1.给孩子买重疾险只有一个目的:生病有钱治
很多家庭在孩子出生后就为孩子买一份重疾保险,这是个好现象,说明整个社会的保险意识越来越强。而且万一孩子罹患恶性疾病,对整个家庭的情感上和经济上都是莫大的打击和考验。孩子的重疾险至关重要,我认为是一定要买的。但是怎么买?我认为很多家长走进了一个误区。
给孩子买重疾险,最大的意义就是万一孩子罹患疾病有足够的钱给孩子治病,孩子不至于因为钱的问题而中断治疗、放弃生命;一个家庭也不至于因为孩子生病债台高筑、一蹶不振。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年龄越小买重疾险价格越便宜。
因为诉求很简单,所以孩子的重疾险最好买,那就是买消费型重疾险,不要返还型。
简单解释下——
返还型重疾险就是人没了、返给你保额的。这对孩子来说没什么意义。
消费型重疾险就是交完保费,出险了就赔付保额,不出险这钱就拉倒了。
消费型的价格约是返还型价格的1/2—1/3。
我个人认为孩子的重疾保障不应该少于50万,而且最好一份终身重疾再搭配一份30年定期重疾,这种长短搭配能最大程度地抵御一病致贫的风险,也避免孩子在30岁之前患了某种疾病而后不能再买重疾险的风险。
2.重疾险的顺序是:先大人再小孩
在给孩子购买重疾的前提是,大人首先要有一定的重疾保障。
因为,首先,大人罹患重疾的几率要大于儿童。2013年公布的中国《肿瘤年报》显示,30岁以前患癌症的概率是很低的。但是40岁以后,发生癌症的概率呈指数型上升。
另外,万一万一,孩子罹患重疾,还有父母挣钱、想办法筹钱。但万一是没有任何重疾险的大人患病,家庭收入锐减,上有老下有小怎么办?
当然,这两个原因并不能成为不给孩子买重疾保险的阻碍。我只是说,只给孩子买重疾保险而忽略大人的,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
大人的重疾险保费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递增,如果是40岁以上的人,其实就不太推荐重疾险了,一个是健康告很难通过,另一个是保费较高,甚至可能出现保费倒挂(总保费大于保额)的情况,失去了保险杠杆的作用。
一个家庭的保费预算是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专业人士的建议是全家人的重疾保费应该占到总保费的2/3左右,一年的保费预算控制在收入的10%以内。
3.大人保险可以买到70岁,不差钱买终身
有人会问,重疾险,买到70岁好还是买终身好?价格差好多。来看这张图——
根据保监会的数据表明,30—60岁为重疾的高发阶段,占比87%以上。60岁以上重疾的发病率很低,只有3.54%。所以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重疾买到70岁时够用的。但是对于特别没有安全感又不差钱的人来说呢,买终身,最安全。
像我这样既没安全感又差钱的呢,就选择了到70岁的+终身的。
成人购买重疾险,也是消费型的最能体现保险杠杆的意义,但很多人都觉得“人没事儿,十几万打水漂了”,接受不了。而返还型的呢,人没患重疾正常死亡,还有保额拿,可以给家人留下一笔钱。但是你算没算过这两者缴费期间总体保额的差异?
买到70岁还是终身?买消费型还是返还型?这都是是关于重疾险很重要的问题,每个问题单开都能写上几千上万字,先不在小白帖里讲了。
3
医疗险:社保的补充
医疗花费真是国人的痛啊。一个感冒,出溜一趟医院大好几百。反正现在如果石头或者我感冒,要是没去医院自愈了,我都感觉无形中为家庭挣了一笔钱。就更别提那些需要手术、住院都大病了。
在购买商业医疗险之前,一定要先把社保买好,这是最基础的保障。但是在重大的疾病面前,社保起的作用就有限了。进口药自然是不报的,现在有些国产的药品和和器材也不报。所以商业医疗险就显得尤为重要。
从赔付金额上来说,医疗险分为普通医疗险和高额医疗险。
普通医疗保险一般就是住院险、门诊险,很多人买重疾险时会附加一份医疗险。也可以单独购买,一年在2、300元左右。
特点是:保额不高,一般1-5万元封顶;免赔额低,一般100—500元免赔额;报销范围小,和社保一样,对超出社保范围的金额按一定比例报销。所以适合不太重大的疾病。购买时好好看合同,做好健康告知,一般没有什么坑。
高额医疗险,在2016年以前,中国的高端医疗保险普遍价格不菲,目标客群就是经济基础坚实的人士,我等普通家庭其实是望而却步的。但2016年以来,中国保险市场最大的创新,就是以众安尊享e生为代表的百万医疗险的走红。目前各大保险公司都有类似款,这两年简直不要太火。
简单来说,目前市面上的百万医疗保险的特点是:免赔额高(一万元以上起配),必须且合理医疗范围内,不管是进口药还是国产药全部报销。一般是100—300万元人民币的报销额度,部分产品如果是恶性肿瘤或特定疾病报销额度翻倍达到600万元。
百万医疗保险大多只在线上销售,保费非常低廉,众安尊享e生为例,费率表是这样——
咱们这个岁数,一年只要300多元就能获得300—600万元的医疗报销,实在是保险杠杆的最佳体现。
但是,也别高兴得太早。百万医疗保险,最大的两个问题——
核保严格。众所周知互联网线上保险对健康的要求很高,投保时健康告知这一页,只有“是”和“否”两项。长长的健康告知,只要有一项你不符合要求,那只能和百万医疗保险saybye了。不过,据我了解,作为百万医疗险届的扛把子尊享e生和平安e生保都推出了智能核保功能,有病史的人可以试试。不符合健康告知、智能核保也过不去的就别买了,买了也白买。(关于健康告知,我发现有的人甚至都不知道是啥。这个问题也能写老长了,改篇再谈。)
百万医疗险作为一年期的保险产品,是随时可以停售、并且不保证费率的。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哪天保险公司发现这个保险开始亏钱了,随时可以不卖了。
个人认为,百万医疗保险作为在中国市场上刚刚卖了2年的爆款,各大保险公司肯定不会这么早放弃这颗摇钱树,不会短时间内停售。但是等到若干年后,花几百元投保的客户集体踏入多病的中老年阶段,面对爆发的集中理赔,停售的几率很大很大。即使不停售,也可以把费率调高个5倍、10倍、N倍,让你下不去手自动放弃。
既然潜藏这么多风险,那么百万医疗险还买不买?我的建议是——买!
春节期间的一篇刷屏的文章《流感下的北京中年》,让我们焦虑不已。作者在里面提到了保险。文中岳父的费用,不在重疾险赔付的范围,社保的作用也微乎其微,如果有百万医疗险倒是可以报销一大部分。
年还没过完,又有一篇文章刷屏了《流感下的广州夫妇:一场流感花了几十万,人救回来了》。我发给了老公看——
一年300多块钱,能规避类似的风险,我愿意花。这个图片我发到朋友圈后,有朋友留言说,看来光买保险还不行,还得让家人知道保单号。对,所以做保单整理非常重要,这个又能单独写一大篇了。
4
万能险:我不考虑
万能险,它也可以叫教育险、分红险、储蓄险、理财险。无论叫这其中的哪个名字,它的本质都差不多。我敢说你见过的10个保险代理人有8个首先给你推荐这类保险。因为,首先,它是所有保险产品里利润最高的一种,无论是公司还是代理人都是,所以成为大公司的常年主推产品。其次,它也迎合了大部分购买保险的中国消费者的心态“有事儿能赔钱,没事当给孩子攒钱了”。
说到这类保险,我就不得不提下我和保险的渊源了。大概是90年代中期,我上小学的时候,我的二婶入职家乡小城市的第一家保险公司,成为中国很早期的一批保险代理人。彼时保险业还是一个新兴行业。
那时候保险公司少,保险险种更是少。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当时最流行的一款儿童保险,名字叫做“少儿一生幸福”(早已停售了)。薄薄的一张三折保单,上面是一个小女孩握着一把彩色气球。
我为啥记得这么清楚呢?因为我经常在晚上放学后陪着我二婶去客户家讲保险,她讲我就在旁边听。听的次数多了,我也能轻松给别人讲个七七八八了,“每份360元,交到18岁。18岁领取成人金一笔,18—21岁大学教育金每年一笔,22周岁的婚嫁金一笔,男60岁女55岁开始每月领取养老金……”20多年过去了,这段话我依然可以脱口而出,可见儿童时期的记忆力果然惊人啊哈哈。
当时我们家所有的小孩都买了这款保险,现在回头看这款产品储蓄型的保险还算良心,有专业人士算过这款产品,算上通货膨胀率等收益率在7%左右,所以才在销售了两年后因为公司不赚钱而停售。现在哪款理财型的保险敢保证7%的收益率!
朋友圈里那些代理人发的大段大段的理财型保险的演示收益,告诉你一年返现40%,千万别当真。用IRR公式一算便知,5%的都极为罕见。(关于IRR公式,又能单写一篇,突然发现如果是个保险公众号的话,有好多题材可以写哈哈。)
那个年代,保险产品单一,但是现在,社会如此开放,知识的获取如此便捷,中国的保险市场经历20多年的更迭发展,保险产品如此之多,分类如此之精细,满足不同人的需求,你为何还要盯着如此陈旧不前的保险产品呢?
我虽然旗帜鲜明地表明了我对这类保险的态度——我不考虑。但是我之前也说过,每个家庭对保险的需求不同。有的家庭没有其它的理财的能力和渠道;有的家庭有财富传承的需求;或者没啥原因就想买个保险强制攒钱留给孩子的……这样的家庭买这种保险也是可以的。
但就我个人而言,我们家庭财富积累不多,即使有多余的钱我也有比买这种保险收益更多的投资理财方式,保险对我来说,就是保障!保障!保监会近些年来不断强调“保险姓保”,主要针对的就是大坑不断的万能险,让保险回归保障的本质。
这类保险还有一个非常坑的地方是什么呢?如果不幸碰上含糊其辞的代理人,购买者也心大,会给购买者一种错觉“我已经买了保险了,一年交好几万,万一我有病时保险公司肯定会给我赔的。”于是错过了在最佳时间购买重疾险和医疗险的机会。
我有个朋友曾经让我看她给孩子投保的保单,当她说每年交6万元保费时我就知道不妙,翻开一看,果然,一份纯纯的万能险,倒是有附加的重疾保障——5万元,够干啥的啊。一年6万啊,她已经交了三年,退保也会损失不小。我的心,替她隐隐作痛。
能坚持看到这儿的读者盆友都不容易,是不是迫切地想把自家保单都拿出来看看买的到底是什么保险?
尽管已经写了6000字,但只把我想说的关于保险问题的百分之一说出来了。关于给孩子怎么配置保险最合理,我自己保险理念的变化,买保险怎么避免掉大坑等等,我有太多太多想说的了,下篇接着写。
作者简介:唐文稳,报社记者,新闻学硕士,4岁男孩石头的妈妈。不善言辞还有点社交障碍的我,更愿意用笔和文章来与人沟通。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稳稳的石头。每一篇都是用心原创,期待用文字和你交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