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写过一篇文章(点击可查看),通过四个细节展现民工这个群体的质朴与辛劳,那篇文章之后,总感觉那不是真实的民工形象,因为,我意选择了让人为之心软的一面,而对民工最本质的一面却没有谈。好像很多媒体再报道有关民工的事件时,也有意回避了一些东西。今天,再写民工这个群体,同时反思自己的人生与行为习惯。
勤奋止于体力
上一篇文章中提到,每一个新进场的民工要接受培训,考核后才能上岗,其实培训内容和考核题目都是最基本的工作常识,譬如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等。在我们看来毫不费力的事情,在民工眼里却是”受洋罪“。
许多人都羡慕拥有财富的人,有些人只看到了别人的财富,而另一些人在寻找与富人的差距,思考创造财富的能力。
不了解世界的规律
一天培训完离开教室前,一位新员工顺手将手上的垃圾扔进一个纸箱内,旁边有人提醒说:这不是垃圾桶。新来的工人冲他笑一下,自顾自地走了。
世界的规律是什么?是契约精神?是童叟无欺?当然是这样,但是首先要守规矩,起码守住最基本的功德,比如,不乱丢垃圾,不随地吐痰,不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我们做到这些是要自己做一个体面的人,因为只有这样,才不会被人当作小孩子一样,时刻帮你规范行为。
尊重世界的规律,首先要了解并尊重与他人的界限。
不经审视的人生
我们都曾在狭窄的空间里挣扎过,我们的挣扎的意义是什么呢?许多人认为自己的贫穷与失败是被一种神奇的,不被控制的神奇力量驱使着,他们把这种无法控制的力量称作“命“。但实际情况是,他们自己才是这“命”的根源。
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而我们要审视什么呢?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审视自己的已知与无知,而后,利用已知,了解未知。
这篇文章与其说是在描写部分民工的行为特点,不如说是对自己行为的反思,我不想“以五十步笑百步”,那样做没有任何意义。我只想提醒自己:即便我已经通过求学之路走出了农村,一些行为习惯,思维习惯依然根深蒂固存在在我的血液里,我并不需要排斥这件事,在这个阶层越来越固化的今天,我更应该接受自己的现状,毕竟,了解才是改变的开始。
愿自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