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季《奇葩说》“1V1”决赛的辩题是“'懒‘ 是不是人类之光“。辩论时,执中学长提到的一个点直戳懒癌晚期外加拖延症弃疗患者的幼小心灵……〒▽〒
“我们每个人其实都可以变成更好的自己。无关天赋,无关机遇,无关我们自身的条件。只要——不懒就可以。”
前阵子自己特别想画画,于是跑去买了纸笔,在一个阳光灿烂的周末,画下了第一张画儿——
然后,就再也没有然后了……
其实我们比任何人都更清楚自己需要什么以及怎样可以做到比现在好。比如学英语,你知道哪怕每天只背十个单词,那一年下来你也能记住3650个单词;比如锻炼身体,你知道其实只要每天坚持跑步半小时,身体都会变得越来越健康;比如学习弹琴,你知道就算一个月只学会弹一首曲子,一年后你也能随意弹奏12支曲子了;比如…… 等等等等,而现实情况是,一天过去,一月过去,一年过去……我们还是向当初一样,什么都没有掌握到。
为什么?因为懒。
不知从何时开始,我们渐渐习惯遵从于这样一条“真理”:Deadline是最佳的工作催化剂。
Deadline表示呵呵后求放过……
我一直不确定到底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但可以确定的是,人性本懒……
小D说,我们在某些事情上确实很懒,但我们念书时也有努力读书,工作时也一直努力工作啊!你总不能否认我泡图书馆,我通宵加班,我其实在很多事情上都很勤奋啊!
好吧,这无可厚非。但除了读书工作之外,你的爱好,你最想做到的一件事,你最想具备的一种能力是什么呢?读书时有老师,有父母,有考试,工作后有老板,有同事,有KPI,还有家庭、社会等各种压力,所以即使你本身不想勤奋努力,也会有这样那样的外界因素在制约你,提醒你,督促你,你不可以做卤sir,不可以让周围的人失望,于是你坚持到无能为力,拼搏到感动自己。
可一旦到了完全由你自己决定的事上,是否你还可以如此“不懒”呢?没有了任何外力因素,你成了这件事的唯一股东,你可以利用除了工作学习之外所有你能自由支配的时间去做,连deadline的有无都由你自己来决定。这时,我们忽然发现,竟然勤奋起来的难度更大了。
小D又叨逼,如果我想做一件事,但我又没努力去做,这说明我对这件事可能并不是真正的喜欢啊,如果真的喜欢,我应该做起来都是很享受的,快乐的。
那么,你有找到自己爱做的事吗?
总会遇到的吧!
如果遇到时你已经七老八十病入膏肓甚至你一辈子都没遇到一件自己想做的事呢?
可能,我就是一个寡淡的人吧。
呃……
最近在看奥格威的《一个广告人的自白》,书中有一章他专门写了自己对年轻人的进言。其中有提到这样一点:衡量一个年轻人的能力和抱负,方法之一是看他如何利用自己的假期。
所以,其实大家都懒在同一起跑线上,但只要我们稍稍勤奋一点,可能我们的人生就从“生存”变成了“生活”。
不如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