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伏妖篇》是一曲葬歌,也许星爷只能用来回忆吧!

可能对于《西游伏妖篇》,我只能选择唾弃,就像我在大年初一看完片子之后写道的:“ 徐老怪不想好,周氏啃老本,在毁港片的路上,两位曾经的优秀影人越走越远,说真的,名声不是用来败的,是用来珍惜的。 ”

想想前段时间自己做的周星驰专题,不免唏嘘,毕竟,icon如周氏,当也能逃背离,把之前的“周星驰影人专题”四辑贴在下面吧!作为回忆··· ···

“神”之所以能成为“神”,是在于人的一种希望投射,柏拉图说过,真正的存在是在烛火的后面,而不是在山壁上的投影,世俗之人总是会将墙壁上的黑影当做真实的存在,因为,他们从来都不曾回过头来看看现实究竟如何。

周星驰也一样,他已经成为一个符号了,甚至没有人会怀疑他“喜剧之王”的地位,他创作过多次香港电影最高票房的记录,而2016年的一部《美人鱼》更是在内地狂收33亿人民币,相信,在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人会打破这个神话。

现在让我们回过头去,试图去看看这个“神”一般的存在,究竟是怎样创造的。他用何种积淀方法,在香港,亚洲,甚至世界,都有一大批忠实追随者,去仰慕他那独特的表演方式,尽管这种方式我们可以从好莱坞的卓别林,以及香港本土的许冠文表演方式中寻找到蛛丝马迹,但是某种程度上,他成就了一种“周氏风格”的“喜剧——悲剧”模式,让观众在看过极度娱乐化的电影后,却能悲悯出最真实的市民心态。

也可能正因为这个模式的稳固,让大家都极度忽视了周星驰是如何在观众的内心埋下“笑中泪”的种子。本次“周星驰”专栏,将由鲜有废客带着你,一同领略周氏的嬉笑怒骂。

第一辑 1988——1990:挣扎,一个小人物的诞生

当一个出生于1962年的演员,直到1988年才小有名气,并不是说26岁这个年纪很大了,而是周星驰在1980年就是丽的电视台的特约演员,在他成名之前,他整整摸爬滚打了8年。

尽管在1988年之前,周星驰也有一些影视作品出现,但是可以说直到《霹雳先锋》上映之后,周星驰作为演员,才开始被香港娱乐圈和电影界进行挖掘,陆续接片。本片让他获得了第一个金马奖最佳男配,不管是从票房,还是在声誉,他都为自己挖掘到了第一桶金。

有人说李修贤在这个阶段的周星驰发展中,地位至关重要,毋庸置疑,作为徒弟的周星驰,向这位曾经的票房鼓手,得到的不只是角色的机会,更认识了诸多出色的配角,比如“大傻”成奎安,在早期周星驰的警匪片和市民片中,这个黄金配角比周星驰和李修贤来的更加自然,成奎安自身具有喜剧的能力,但是故作严肃的姿态,以及颇为外强中干的架势,让周星驰扮演的角色总能抓住软肋,加以攻击。他们早期合作的电影,大抵用这种套路,来完成底层小人物的苦中作乐。

重看周星驰的所有作品,我发现他在这一时间段的电影角色基本是小混混、小市民、卧底小混混、小警察以及小偷,虽然在1990年之后,他的角色也大抵无出其中,不过这一阶段表演却采用体验派的技巧。

周星驰本人的成长,只要是对他颇为喜欢的影迷,应该都知道他自幼贫寒,在单亲家庭中长大,母亲凌宝儿辛劳抚养,童年及青少年的生活想必心酸异常,所以在1988年之后的几年电影中,他很能将自己的情感埋进去,所以观众总能感到这位平凡的青年,心中拥有异常丰富的内心。《霹雳先锋》之所以能让星仔“龙抬头”,很大程度上和他的心理体验有关。

从一个街头小混混,到夹在警方和黑帮的中间难以脱身,人物的内心挣扎可以说开辟了周星驰的第一条道路,这一点和他后来诸如《武状元苏乞儿》,或者《赌圣》的区别异常地大,尽管拿到了金马奖最佳男配,但是能说明的,只是周星驰演技到位,换做另一合格的演员来饰演未必不可,这一点在到《赌圣》之前的大部分电影中,都可以察觉。

而接下来的几部电影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改变,港片在八九十年代,基本几个月,甚至一个月就可以完成一部电影,片子的质量可想而知。仅从周星驰在1990年这一年,所出演上映的影片就有12部,强大的娱乐效应导致的一个结果是,题材大量的趋同,故事可能换了一个发生背景,但是情节基本不变,配角或许不再是成奎安来扮演,变成了董彪,或者冯淬帆,不过人物关系、剧情架构没有任何新意,周星驰在这三年中,有近20部电影作品,真正让人记住的很少。

这一过程中,值得一提的可能有三部电影,一个是吴宇森和午马导演的《义胆群英》,他请来了一帮张彻的老伙计,陈观泰、狄龙、姜大卫、李修贤,都纷纷到场,被李修贤刚刚提携的周星驰,也在本片中饰演一个义字当头、脾气冲动的马仔。在演技上算是紧承着《霹雳先锋》,当然,这部电影,星仔就是个捧场的,真正的主角还是为了给张彻献礼。

另一部有提及必要的则是1989年的《流氓差婆》,这部电影是周星驰和刘镇伟的第一次合作,虽然周星驰主要是在片子的后半段出现,表演也还是警匪片中的人物抉择类型。一方面他得面对哥哥是黑社会而且被杀的事实,另一方面他又希望能过上正常的生活,摆脱黑道和警方的双重夹击。

但是本片最大的亮点却是吴君如的表演,作为早期的吴君如,她并不是走后来的疯癫无厘头表演方式,而是嫉恶如仇的警花路线,甚至有我们即将要提到的“独立女性”电影——《望夫成龙》。

《流氓差婆》之所以还有被提到的价值,应该得从导演的镜头尝试上分析,时值1989年,此时香港电影新浪潮已经结束了,但是没有结束的是其影响,很多人把刘镇伟的电影看做是“瞎搞胡闹”的典范,对于其早期作品甚至不屑一顾,但是今天我们再看《流氓差婆》,可能会对其中几个片段甚感兴趣。比如周星驰扮演的黑道大哥小弟,在被人暗杀时,吴君如手持双枪破门而入,拯救周星驰,这一段就大量运用了升格画面,慢动作效果配上红色打光,再辅助布幔的遮掩,我们甚至能够感受到1986年《英雄本色》中小马哥的走廊持枪镜头;而另一个较为出色的调度,则是片末,吴君如和周星驰在大反派手下死里逃生,这段场景,同样运用了大量的布幔遮挡,让人物穿梭其中,血腥和追杀这样直接暴力的镜头,让我们能够想到的是,谭家明在1982年拍出的《烈火青春》,其中那段被人“诟病”的离奇结尾。

而1990年的《望夫成龙》同样也没有让周星驰太过吸人眼球,因为吴君如在其中的表演张力和形象成了完全的压倒之势,香港渔村小市民在大都市闯荡,先是受困,之后因为意外帮助老总女儿,不仅成就事业,也预示富丽的爱情婚姻;但是另一面则是相濡以沫的糟糠之妻,周星驰将港式小人物的打拼、机遇、抉择通过早期的扎实表演,诉说在银幕之上,但是吴君如却更加令人叹息,从电影后半段开始,我们完全可以看出一个女性如何走上“独立”的道路。她依赖自己的丈夫,但随着时间推移,她也在大都市中感受到了人情冷暖的心酸,虽然电影最后给了我们一个大团圆结局,但是这部电影在诠释女权思想上,并不无自己的见解。

官方一般宣称,《一本漫画闯天涯》是周星驰正式踏上无厘头表演风格的转型之路,是吗?有可能,但是有影响力吗?应该说相当细微,或许对周氏风格有内在的催发作用,不过当我们提到《赌圣》这部经典之作时,谁会不知道周星驰在本片中塑造的形象呢?

怎样界定周星驰早期向中期表演过渡的分界点?我觉得还是应该从角色上入手,早期的周星驰表演更多的是一种小警察和小混混,比如和张学友合作的《咖喱辣椒》,比如和李修贤合作的《风雨同路》,这些尽管有他香港本土的风格样式,但是只会很“香港”,不会太“周氏”,为什么我极力赞同《赌圣》的标志性意义,在于它创造了一个形象——外来青年来港闯荡的模式,这个形象被周星驰用过两次,一次是“赌圣”系列,一次是“新精武门”系列,两个套路一样,身怀异能的大陆青年,来港闯荡,先是拜师学艺,之后声誉载满,其中遇到女神,最后赢得比赛(赌博或者拳赛),故事结束。这个故事套路至少能够满足周氏这样几个表演维度:

一、他不再是香港本土人,所以他可以尽情嘲讽两边差异性的文化;

二、他身怀异能,所以他可以尽情发挥无厘头的表演张力,而不至于保守;

三、他是一个打拼闯荡,从小人物走向大人物的男青年,造梦的机制让他成为台下观众的第一次“造神之路”。

从这三点,我们就不难发现这一形象的意义所在。确实,在1990年3月7日上映的《龙的传人》,其实已经属于这种故事模式,但是在周氏表演上绝不成熟,我们能够看到周氏的尝试,但是看不到周氏的臻于完善。在《赌圣》中,周星驰和吴孟达第一次真正达成了契合,尽管在《江湖最后一个大佬》中两人已经合作,但是性质却完全不同。

戏仿、拼贴,后现代表现方式在周氏无厘头风格中能够完美结合,为什么呢?在于周星驰在表演时,完全的无意识。无意识?难道说周星驰在胡乱表演,恰恰不是,从本片开始,他知道了怎样不按照剧情来走,在严肃场合戏仿《赌神》中周润发的上场方式,可以在枪战中戏谑胡闹,这就是银幕中的无意识,为什么要这样做?这其实是一种挑战,当观众在台下总是受制电影剧情的发展,疲惫、被控制,这些会让观众感到拘束,所以周星驰的喜剧得让观众的脑袋得到狂欢,获得释放,《赌圣》的意义正在于此。它革新了香港喜剧的呈现形式,让大家知道,一个新的时代即将到来。

整整十年,周星驰将在1990年到2000十年香港影坛,叱咤风云,从1980年周星驰加入丽的电视台,到1990年周星驰凭借《赌圣》正式确立表演风格,一个小人物在挣扎十年之后,他终于诞生了!

本阶段影片:

1988:《霹雳先锋》——导演:黄柏文

《最佳女婿》——导演:黄华麒

1989:《龙在天涯》——导演:邓衍成

《义胆群英》——导演:吴宇森、午马

《流氓差婆》——导演:刘镇伟

1990: 《江湖最后一个大佬》——导演:沈威

《龙凤茶楼》——导演:潘文杰

《风雨同路》——导演:黄柏文

《师兄撞鬼》——导演:刘仕裕

《小偷阿星》——导演:楚原

《望夫成龙》——导演:梁小熊

《一本漫画闯天涯》——导演:梁家仁

《咖啡辣椒》——导演:柯受良

《龙的传人》——导演:李修贤

《无敌幸运星》——导演:陈友

《赌圣》——导演:刘镇伟、元奎

《赌侠》——导演:王晶

第二辑 1991——1994:成长,从“星仔”加冕为“星爷”

当一个外来大陆小子,从毫不起眼到举世瞩目,银幕下的周星驰和银幕上的“赌圣”一样,终于在香港影坛打开了第一片天地。等待他的可能会是“帅不过三秒”,也可能是“影坛常青树”,毕竟,在那个时代的香港,什么都会发生,幸运的是,周星驰因为在1991年到1994年的努力和成绩,他成为了后者。

紧承着“外来小子闯天涯”的套路,由左颂升、罗维、元奎等人导演的动作片——《新精武门1991》为周星驰在1991年打响第一炮。本片可以和1992年的《漫画威龙》放在一起,因为它们本来就是上下集的关系,上集显得稀松平常,倒是下集,由于萧芳芳的加入,让整个电影的质感都上升了一个档次。

周星驰和萧芳芳的搭配也仅这一次,可能内地观众对萧芳芳的印象,还停留在李连杰饰演的“方世玉”系列,因为萧芳芳在系列中饰演的母亲相当出色,不少影迷都在当年深受感动。陈百祥饰演的侄子、钟镇涛饰演的浪子,在本来就笑料足够的情况下,依然注满,所以谈起《漫画威龙》这部电影,至今还有不少8090后的影迷记忆颇深,但是也仅限于此,像百分之八十的港片那样,这部电影最终也只是停留在“笑”。

至于《情圣》,如果在没有看过1973年乔治·希尔的《骗中骗》,相信很多人都会相当称赞这部电影的编剧水准,片子呈现的算是及格,由于有午马、恬妮、毛舜筠、元华等人的加入,更有周星驰的扛鼎,肢体笑料自不待言。

但是只要是看过《骗中骗》,便会对《情圣》的评星立马降下一个等级,因为两者的核心骗局、场景设置,几乎一样,在原创性大大降低的前提下,只要是客观的影迷,自然会感到失望,但是最值得一提的是,本片是周星驰和李力持合作的第一部电影,凭着这一点,在周星驰电影路途中,《情圣》算是一个难以轻视的注脚吧!

如果说“赌圣”系列为周星驰带来第一波“荣誉”,那么,给他第二波“辉煌”的电影作品则是“逃学威龙”系列。无可置疑的是,由陈嘉上导演的《逃学威龙》,让周星驰的名气再次上升一个等级,“周星星”这个银幕形象对当时的香港影响很大。

这个系列为什么能够成功呢?关键还是在于“类型片大杂烩”,对港片稍微了解的人就会知道,八九十年代的香港,最流行的是动作片、警匪片、追女仔电影和喜剧片,《逃学威龙》能够风光不是在于它将某一个类型发挥到极致,而是在于它将每个类型都沾上,像盒什锦糖,你总会期待下一桥段会发生什么,如同《哈利·波特》世界中的“比比怪味糖”,啥味道都有,看电影的时候,观众就像个孩子,你说一个孩子最大的特性是什么?好奇心,对啥都好奇的观众自然喜欢啥都有的电影。

《逃学威龙》中,第一部追的女仔是张敏饰演的女老师,第二部追的则是朱茵饰演的女学生(实际上是女追男),故事同样都是危险人物和学校的牵连,人物同样都是学生和老师,“逃学威龙”系列让港片中的学校题材电影一时兴盛,比如《逃学外传》、《逃学英雄传》、《超级学校霸王》等片子,都在92和93年陆续推出,基本模式依然延续周氏的两部电影。

有趣的是,虽然《逃学威龙》前两部在名气和票房上相当喜人,但是说到质量,其实并没有第三部《逃学威龙3之龙过鸡年》出色,导演换了,变成了王晶,背景换了,从学校转换为富豪家庭,唯一没变的是与“周星星”相关的人物背景,比如可有可无的女友——张敏。

之所以说第三部水平高,在于一个“情”字,前两部只要笑,没有情,第三部则是在悬疑、凶杀、笑料、爱情等维度上下文章。短短89分钟,故事说的完整,情绪提的丰沛,那下的功夫自然比一味戏谑打闹的前两部来的动情。而其中梅艳芳的演出功不可没,亦男亦女的神姿、收发自如的表演,让周星驰不再是唱独角戏,而是有了旗鼓相当的对手。

而对于在这个阶段合作甚密的王晶,他的编剧能力相当出色,王胖子早年刚出道的时候,就是卖剧本的,和昆汀一样,他是故事起家的角儿。虽然是导演王天林的儿子,不过王晶并没有一副公子气,香港中文大学毕业,科班出身的他总是很接地气,和周星驰合作的电影也是可圈可点。

91年的《赌侠2之上海赌圣》算是他们的第一部代表作,片子借鉴了《古今大战秦俑情》的穿越套路,依旧讲赌,但是讲的很“清新脱俗”,王胖子和周星驰第一次合作就相当放得开,那场“叉烧包”歌舞桥段即使放到今天的华语影坛,依然不见得可以超过,如今的华语电影工作者也该反思下,为啥二十多年前的歌舞场面,至今也没能超越。

至于《整蛊专家》和《鹿鼎记》两部,算是典型的周氏风格电影,戏谑打闹一个都不能少,在这些电影中,我们发现了一个真理,由周星驰出演的电影,基本只需要一个主角,刘德华估计是知道了这一点,所以在《整蛊专家》后,再也没和周星驰演过“双雄系”的电影。所以我们看到《鹿鼎记》只需要一个周星驰就可以了,女性虽然添色,但是却难以夺目。

至于92年的《家有喜事》,只能算是周星驰的一次表演贡献,某种程度上来说,不能算作完全的周氏电影。同样地,至今依然被大家捧为经典的《唐伯虎点秋香》,其实说实话,和上面提到的几部一样,虽然导演换成了李力持,但是它之所以引起大家关注,重点在于它们“用无厘头的表演和连贯的故事,讲述一个皆大欢喜的传奇”而已。

而周氏和杜琪峰合作的《审死官》,其实算是《九品芝麻官》的热身,除了周星驰从大状变为小官,两者在故事上相当接近,但是论完成度,后者自然更胜一筹。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因为王晶比杜琪峰更能玩得开,杜琪峰拍喜剧片也挺出色,但是中规中矩,不像王晶,一句“莫再提,莫再讲”(莫再缇、莫再蒋),就让喜剧味道像阳光一样,洒的到处都是,你躲都躲不开。

两人合作的另一部电影倒是相当有意思,那就是93年上映的《济公》,导演则不仅有杜琪峰,还有另一位动作导演:程小东。

《济公》算是周氏电影中的一个另类,因为它“很宗教”,而周氏电影很少“宗教”,基本都是娱乐。说《济公》很宗教,原因在于它把神界比作上层,凡间比作下层,上层的社会有绝对的支配权,而下层的社会则只有服从的权利,改革者——济公企图改变现状,但是却要经过“受难”的关口。此时济公不像一个佛家的罗汉,而是一个盗火的普罗米修斯,教化人心的耶稣,他可以背负众神的罪责,但是解救世人的善心却让他牺牲自己,烛照他人。

其实这部电影的宗教意味和“浮世绘”画面感,从导演程小东的另一系列电影“倩女幽魂”便可以看出,倩女幽魂的第二部和第三部便是对现实的驳斥,阴惨的画面完全移植到《济公》片尾的地狱场景中。

这个阶段,有两部电影应该得到重视,一部是《国产凌凌漆》,它让周氏的无厘头表演风格更加深入了,另一部则是《武状元苏乞儿》,它开启了“少爷三部曲”的第一部。

周氏在上个阶段的《赌圣》只是一种表演方式的开辟,直到94年——第二阶段的末尾,他才真正完成了无厘头表演的招式——重复、戏仿、失算、突兀。而这些套路悉数尽显在《国产凌凌漆》这部特工电影里。

本片不是一部内容电影,而是一部情节电影或形式电影。一个卖猪肉的特工接到指令追寻国宝,在和双面间谍的女主历险后,杀死阴险大反派,最终在一起,就这么一个简单的故事,在电影情节安排下,其实很并不紧凑,而是松散,值得关注的是,就是这一点,才成就了这部独特的电影。

我们会记住里面的很多情节,比如开头,周星驰在猪肉摊优雅地拿着马提尼杯子,袁咏仪企图枪杀周星驰却自己受伤,袁咏仪替周星驰疗伤等情节。这些场景都触目可及,原因在于本片开始了一种断裂式的电影叙事,故事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片段,片段即是电影本身,角色不再是连贯故事中的一员,相反,是角色的魅力成就了数个片段。

之前的周氏表演主要还是表情上的笑,或者动作上的夸张,从这部开始,他尝试用一些道具服装来表现人物特性,猪肉刀当做武器、可以刮胡子的大哥大,一脸“人畜无害、道貌岸然”的朴素猪肉贩子,却可以如此花样百出,这才是让《国产凌凌漆》如此戏谑的根源。

当一个喜剧演员可以用正剧的表演方式来塑造喜剧人物,那他一定是最优秀的演员,而如果这个喜剧演员还能够用喜剧电影的套路讲述一个悲剧故事,那他一定是最伟大的演员。

《武状元苏乞儿》不会让周星驰伟大,但是它让周星驰开始走向伟大。“伟大”这个词很虚,甚至需要“政治正确”的帽子才能够被冠名,但是,我总认为,所谓的“伟大”在于这个人或者这个作品,是否道出了“人”的深度,如果做到了,它其实就相当伟大。作为“少爷三部曲”的第一部,《武状元苏乞儿》在完成度上算是第二,第一应该还是《食神》,最低的算是《百变星君》。周星驰在片中结合了两个性格特点,一个是狂妄不羁,一个是逆境重生,电影之所以带给人以振奋,正在于此。

我为什么对周氏之前的一些电影评价并不很高,甚至经典如《九品芝麻官》也是泛泛而谈,原因在于即使是《九品芝麻官》,也只是对小人物的悲苦浅尝辄止,它没有深入,有时候会在该深入的地方,直接通过无厘头的表演方式解构了原先的崇高,这就是周氏很多喜剧电影的一大缺陷。当叛逆和解构成为唯一指向,“人”也被解构了,如果连“人”都不存在了,因为“人”所带来的崇高感便随风而逝。好在,还有《武状元苏乞儿》,有《逃学威龙3》,有《大话西游》等电影。

1994年,周星驰便开始组建了自己的电影公司——彩星电影公司,和搭档刘镇伟与内地合作,筹拍《大话西游》,它将是周星驰第三阶段的最大成就,即使当时不被人理解,它的意义在今天却有目共睹,由此引发的“颠覆经典,解构权威”的风潮成为2000年后,内地大学生的一种体质。为什么《大话西游》的解构不像周氏之前的电影那样“危险”?我将在之后的“周星驰特辑”第三部分讲述它隐藏的情绪密码。

本阶段影片(18部):

1991:

《新精武门1991》——导演:左颂升、罗维、元奎

《情圣》——导演:李力持

《赌侠2之上海赌圣》——导演:王晶

《整蛊专家》——导演:王晶

《逃学威龙》——导演:陈嘉上

1992:

《鹿鼎记》——导演:程小东、王晶、陈嘉上

《鹿鼎记2》——导演:程小东、王晶、陈嘉上

《审死官》——导演:杜琪峰

《逃学威龙2》——导演:陈嘉上

《漫画威龙》——导演:左颂升、元奎

《家有喜事》——导演:高志森

《武状元苏乞儿》——导演:陈嘉上、林德禄

1993:

《逃学威龙3之龙过鸡年》——导演:王晶

《济公》——导演:杜琪峰、程小东

《唐伯虎点秋香》——导演:李力持

1994:

《破坏之王》——导演:李力持

《九品芝麻官》——导演:王晶

《国产凌凌漆》——导演:周星驰、李力持

第三辑 1995——1999:解构,叛逆?喜剧之王?

在我梳理的关于周星驰的四个阶段中,最复杂、最有电影文本含义的时期,应该就是他的第三个阶段。1995年到1999年这五年期间,相比于前面两个阶段动辄近20部电影,长达五年期间,周星驰也就推出了11部作品,更重要的是,《大话西游》两部、《回魂夜》、《食神》以及《喜剧之王》等五部电影都在这期间诞生,自然让我们格外关注这期间的周氏喜剧。

当第二阶段的无厘头狂欢之后,紧接着,我们便看到了狂欢后的解构,这个关于后现代话语的操作方式,在1995年的两部《大话西游》中发挥到了极致。可能作为创作者的刘镇伟和周星驰并没有预见《大话西游》的前瞻性,他们在创作时,还是按照香港的那一套来,插科打诨、无理取闹,甚至加入各种屎尿屁的把戏,但是这次的对象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却最为熟悉——《西游记》。

将孙悟空和“情”相互联系,这是《大话西游》对于经典最大的颠覆,因为在《西游记》中,我们能找到的是奇诡的想象力、神魔的斗法、佛教的宗旨,要说情,也只能勉强想到猪八戒,更何况,对于猪八戒应该用“欲”这个词更为恰当,而不是“情”,也就是说《西游记》和“情”其实是绝缘的。

将这个“绝缘体”作为电影最重要的故事主题,与其说这是一次不期而遇的反驳,不如将其当做这个时代的“西游记后传”。在上集《月光宝盒》中,被轮回下凡的孙悟空变成了五百年后的至尊宝,和白晶晶相爱,但是在下集《仙履奇缘》中,当至尊宝为了寻找挚爱白晶晶,穿越回五百年前,又和紫霞仙子相爱,这种移情别恋只能说明至尊宝是用情不专的人吗?

非也,因为时空换了,人自然也换了。没有爱情是不变的,因为爱情是一个时空中一对男女的互相爱慕,当时空移位,人的情感也不会再次停留。所以20岁的情侣粘似胶,30岁的夫妻吵而躁,40岁的中年淡如水,50岁的伴侣平而静,60岁的老伴则相濡以沫了。至尊宝和白晶晶并不是爱变了,而是人都变了,附属于人的爱岂能不变。

一个有趣的现象则是对于唐僧、观音大士等权威阶层的构造,在《大话西游》中,唐僧向来烦,观音向来冷,一个代表着传教者的喋喋不休,一个象征着权威阶层的冷酷无情,比小说《西游记》或者内地电视剧版《西游记》更加激烈的是,电影《大话西游》让孙悟空的反叛不只是因为“自己”,更是为了“她”。周氏的表演向来用小人物的可笑去调侃大人物的虚伪,这一点和孙悟空的符号内涵恰恰切合,凡人至尊宝是真正的孙悟空,而毛脸雷公嘴的齐天大圣才是一条悲剧的狗。

经典可以解构,而且在《大话西游》中无处不在,但是爱情却在这次解构大会上缺席,权威可以被破坏,但是情感必须永恒,凭借市民心理支撑走下去的周氏喜剧,唯一可以把握的便是每个凡人的爱情。在这里,向来被歌功颂德的权威遭到嘲讽,而每个凡人都可以拥有的爱情却弥足珍贵,或许,《大话西游》的意义不在喜剧的超凡出众,而在悲剧的永恒不灭。

同年,周星驰和刘镇伟再次合作,拍出了恐怖喜剧片——《回魂夜》,这部电影可以说是周星驰所有电影中的一个另类,它并不是十足的喜剧,同样也不是十足的恐怖片,老实说,我更愿意把它称为一部扫除恐惧的哲理电影。

《回魂夜》说的是精神病院的一名患者,和小区一栋大楼的保安合伙捉鬼的故事。片子不断戏仿《这个杀手不太冷》,《哆啦A梦》等电影和动画,结合港片经典的鬼片类型,让这个故事的看点十足,但是它的价值却不在此,而是在于周星驰塑造的精神病捉鬼大师。

“天才和疯子只差一步”,这句话有问题,应该是哲学家和疯子只差一步,至少在《回魂夜》中确实如此,《大话西游》中的反权威再次出现,但是这次却换了面貌,变成了“扫除迷信”。

人们对于未知的恐惧基于两点:一是未知,二是相信。未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未知带来的失控,人们之所以会觉得“家”最具有安全感,是因为家庭最熟悉,能保障自己的控制力,在这个场域中,人们面对的都是已知的东西。但是未知的人或者物却会让人们失去控制,一旦如此,而且又对这种失控的事物深信不疑,便会产生严重的恐惧,《回魂夜》所传达的就是要对这种“未知”报以不屑。

周星驰扮演的捉鬼大师并不是因为他的法力高强,而是因为他有阴阳眼,所以让他能够对普通人未知的事物有了已知的视野,这个在2015年张家辉导演的《陀地驱魔人》中便是二次发挥。

《回魂夜》是刘镇伟在《大话西游》票房惨败之后,给好友周星驰挽回的一次即兴发挥,但是这次发挥却异常精彩,cult味十足的画面,加上神神叨叨的周星驰,让这部片子成为一次绝笔,此后,周星驰再也没有做过类似的尝试。

1996年的《食神》是周星驰的星辉公司出品的第一部电影,资金充足,加上吴孟达第一次在周氏喜剧中出演反派,让这部讲述美食和功夫的电影成为周氏的又一代表作。

就像我上次所说的,周星驰有个“少爷三部曲”:《百变星君》垫底,《武状元苏乞儿》第二,而《食神》毫无疑问应该第一,不仅仅是电影的呈现度问题,更在于这部电影和周星驰此刻的心态、人生境况有很大的关联。

到1996年,周星驰已经功成名就了,在香港、亚洲都是顶级娱乐明星,虽然经过《大话西游》的票房失利,但是“周星驰”三个字依然具有极强的票房号召力,所以此时周星驰的内心自然会膨胀,而对于膨胀后的自己如何处世,他自然会发生转变。

人的心境总会外化到自己的行为中,对于一个可以掌控电影制作的演员来说,他此时的电影无疑展现了内心的矛盾,更何况,他还是《食神》的导演之一。

《食神》的剧情按照三个阶段发展:权势极盛,落入谷底,绝处逢生。这种老套的剧情其实并不出彩,出彩是周星驰在娱乐化的境地中,将爱情、美食、功夫连环串烧,好吃又好看,《百变星君》太闹了,《武状元苏乞儿》太正派,《食神》则是温火兼有,玩点佛家禅意,不仅没有突兀,还显得颇有文化气息,这是市民心态的丰富呈现,而周星驰懂得这一点。

在本阶段最后一部有代表性的作品,则是世纪末的《喜剧之王》。其实照我自己来看,这部电影的剧情不严谨,某种程度上来说,甚至不完整,有点像段子的拼贴,更像是一个跑龙套的白日梦,但是充满了辛酸苦楚,道尽了小人物的悲欢,这部片子是周星驰送给十年多前自己的一份礼物,也算是对于未来的一次祭奠,从此之后,他将告别九十年的香港喜剧,即将走向新世纪的大制作。

对于尹天仇这个角色,很多人觉得他其实真的很“引天仇”,在片场不好好演死尸,偏要折腾出多种死尸演法,对于一个“作死”都不能好好“作”的龙套,你除了想骂他,还能做什么?

但是折腾的人往往有拼劲,这种人可能不会四平八稳,但是总能出奇制胜,周星驰最后竟然安排尹天仇去做警察的卧底,在危机中考验“演技”。这种充满超现实质感的情节,其实把“演员/卧底”的关系进行了一次调侃,人生虽然无处不演技,但是同时也处处有危机,“喜剧之王”是周氏对自己的一次反讽,其实“悲剧之王”或许是他真正想表达的情绪。

这次专题中,我对于其他六部电影避而不谈,并不是其他电影没有谈的价值,而是以上谈的五部电影具有影史价值,这阶段的一些电影其实有二次复制的嫌疑,比如《行运一条龙》复制了《破坏之王》的角色和主题;《算死草》有《审死官》的设定;而《大内密探零零发》虽然是古装喜剧,但是与《国产凌凌漆》有着不谋而合的戏拟手法;更别提《千王之王2000》是对周星驰成名电影《赌圣》的回应了。

当周氏已然开始聚拢资本,组建公司,成为香港电影的一个符号,随着港片消弭,香港电影制作者集体北上,周星驰也开始逐步和国际资本合作,抢夺内地电影市场的田亩,在本次专题最后一集,我将会解读周星驰在21世纪初的无限风光。

本阶段影片(11部):

1995:

《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导演:刘镇伟

《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导演:刘镇伟、江约城

《百变星君》——导演:叶伟民

《回魂夜》——导演:刘镇伟

1996:

《大内密探零零发》——导演:周星驰、谷德昭

《食神》——导演:周星驰、李力持

1997:

《算死草》——导演:马伟豪

《97家有喜事 》——导演:张坚庭

1998:

《行运一条龙》——导演:李力持

1999:

《千王之王2000》:导演:王晶、林庆隆

《喜剧之王》:导演:周星驰、李力持

第四辑 2001——2016:文化,资本,演而优则导

可以说,从新世纪以来,周星驰作为一名演员的身份已经渐渐褪去,他开始拥有多重身份:影视公司老板、导演、制片人,以及演员,而最后一个身份也从《西游降魔篇》基本隐去。有人怀疑,周星驰在新世纪的电影作品到底有何价值?也有人想知道周星驰在最近十几年是否和港片衰落大潮一样,彻底褪去了周氏喜剧的光彩,而换上商业和资本的外壳?周星驰,这三个字在2016年的《美人鱼》一片中,已经证明了他在内地票房的价值,然而剥去所谓的商业,周星驰在《少林足球》之后,他试图在电影中实现创新吗?依旧在讲述小人物的奋斗吗?本系列专题的最后一辑就来解读周星驰在新世纪中的电影话语。

非常有趣的一个现象是,当新世纪开始时,周星驰的电影也开始了一个新时代,《喜剧之王》是一种个人化的光阴缅怀,而2001年的《少林足球》则是一场文化和资本的联手演绎。周星驰的星辉海外有限公司和环亚娱乐联手,将这部把古老功夫与现代体育运动相结合的电影送上了大银幕,再次刷新了观众对于“功夫电影”的认识。

周星驰本人崇拜李小龙,而他最初做演员的目的,就是为了饰演像李小龙一样的银幕硬汉,这个幕后很多人都知道,而《少林足球》可以说,第一次实现了周星驰的愿望,但是个人意淫绝对不会造成轰动影响,即使它的导演是周星驰,《少林足球》不仅在当年香港院线票房低谷中逆袭,更荣膺六项香港金像奖,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两点:它依旧在讲述小人物的闯劲;它重塑了功夫在人们心中的形象。

“做人如果没有理想,那和咸鱼有什么区别啊?”这句话在银幕上讲出的一刹那,就注定它没有脱离周氏喜剧的内核——小人物的打拼,这一点在其后的《功夫》中依旧延续,以致在怪异的《长江七号》中还一息尚存。得平民者得天下,这是周氏电影的一个“套路”。要知道,香港电影说到底还是渔村小民拼搏向上的奋斗史,不管是成龙的功夫片,还是周星驰的喜剧片,两人之所以能代表香港黄金年代的电影风向,秘密还是在于它知道观众的生活是什么,观众想要什么,以及所谓的“观众”是谁。

另一个让大家兴奋的则是,周星驰在《少林足球》中大量使用电脑特效,来渲染少林功夫的场面效应,奇观化的动作场面,带来的则是肾上腺激素的急剧上升,一如既往的是,周星驰在《功夫》中将这一效果和手段加倍使用,如果说《少林足球》还只是在动作场面使用视觉特效,那么《功夫》,则是在整部电影中都加入了奇幻。

召集梁小龙、赵志凌等老牌功夫演员,不仅仅是为了致敬香港黄金年代的邵氏、嘉禾老片,更是让电影的沧桑感极尽展露,一个不得不提的现象是:周星驰从本片开始已经退居群戏,尽管在《功夫》中他仍是不可置疑的男主角,然而影片为了展现十二路谭腿、洪家铁线拳、五郎八卦棍等江湖各派功夫,让猪笼城寨中的三大高手占据了极大的篇幅,这可以说是一种明智和策略,因为此时的周星驰要表现的已经不是自己的个人魅力,而是“功夫”本身奇观化的史料钩沉。

《功夫》能继续《少林足球》的威势,不仅荣获七项金像奖,也拿了五项金马奖,这对于周星驰来说,应该算是达到了影片质量和票房收益以及口碑效应的三重巅峰,其后的三部电影尽管在票房上数倍于《功夫》,但是某种程度上来说,周星驰的“小人物奋斗喜剧”已经终结了。

《长江七号》的出现无论从何种程度上来说,都是一个怪胎,尽管有传闻是周氏为了纪念自己在儿时和父亲的短暂美好时刻,亦或者有太空萌物“七仔”助阵,然而没有了功夫的场面,使片子显得平淡;没有了周星驰的主演,让片子失去魅力,如果人们依旧对《长江七号》不忍批评,估计缘故还是在于——它是周氏作品,不好打嘴。毕竟,重复斯皮尔伯格的《E.T.外星人》,保留的应该是童真,而不是中国家庭教育。

当探索儿童电影失败之后,周氏将目光转移到自己的造神之物——西游记,曾经,凭借一部《大话西游》引起内地对于“解构经典”的热议,周星驰也从一个喜剧明星转为文化标志,他所饰演的孙悟空和至尊宝成为一种对于历史经典的二次阐释,然而在2013年的《西游降魔篇》中,他再次重塑了“西游”这个背后的故事。

《大话西游》是在用“爱情”的永恒和不变来颠覆权力,但是《西游降魔篇》则是用光怪陆离,来讲述“西游前夕”唐僧的情欲修炼和三徒弟的由恶变善。然而影片只在“情欲修炼”中有略微的展现,至于“由恶变善”,电影基本错开了这一重点,大部分时间都在用特效讲述三个徒弟的凶神恶煞,至于“善”,只用唐僧和孙悟空在环保主题的特效背景下数秒轻抚,便轻松完成,这是本片的一大败笔。

作为周星驰全面转型后的第一部导演作品,《西游降魔篇》在文化上有着廓清大众误解的功效,因为它让我们知道,猪八戒不是萌蠢懒惰,孙悟空不是正义倔强,沙和尚更不是忠厚老实,它们的原型其实都是让人极度恐怖的怪兽。让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陈玄奘,通过“消魔性,存善心”和“大爱小爱皆为爱”的修炼知晓佛理,从而为了大爱而西天取经,这是一种文化上的皈依。周星驰在2013年选择用文化内核彻底取代他之前的“小人物”喜剧,这是他后两部电影之所以被众人诟病的原因,因为“周星驰”这个符号被消解了,它从一个烟火气浓厚的市民概念,转变为一个文化气熏人的官方理念。

而《美人鱼》呢?除了用一个烂俗而毫无新意,甚至逻辑矛盾遍布的爱情故事去讲述“环保”,可能真的什么也没有剩下了,这部片子虽然在内地狂揽33亿人民币,或许只是证明了“周星驰导演作品”这七个字的票房吸引力,除此之外,无所可取。

2017年,周星驰55岁,作为一个演员,他并未迟暮,作为一个导演,他正当壮年,然而,我们从《美人鱼》之后,还能看到周星驰在香港九十年代创作力迭出的影片吗?这其实让很多忠实的星爷粉都没有底气回答,或许香港电影大环境早已变更,或许周星驰的从影心态也不复当年,但是每次看到周星驰内敛的出场,我们总会希望他下一部作品可以像《大话西游》般奇诡,像《国产凌凌漆》般戏谑,像《功夫》般精致。文化作为装饰,资本才是王道,在这样的大行其道的电影环境下,周氏未来的电影风格只能勾起我们无尽的忧思。

本阶段影片(5部):

2001:

《少林足球》——导演:周星驰

2004:

《功夫》——导演:周星驰

2008:

《长江七号》——导演:周星驰

2013:

《西游降魔篇》——导演:周星驰

2016:

《美人鱼》——导演:周星驰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3,968评论 5 45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1,682评论 2 37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1,254评论 0 31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074评论 1 26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0,964评论 4 35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055评论 1 27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484评论 3 38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170评论 0 25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433评论 1 29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512评论 2 30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296评论 1 325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184评论 3 31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545评论 3 29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880评论 0 17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50评论 1 25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437评论 2 34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630评论 2 33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