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这句话从逻辑上是说不通的。
因为你永远无法拥有诗和远方,当它出现在你眼前那一刻,即为苟且。
大概又是一个不恰当的说法,人性本贱。
我们总是不停的寻找生活的刺,也许只是为了证明生活就是如此。
当我们禹禹前行拼尽全力的去抓住自己追寻的东西,却又在得到的一刻转身撞进现实的阴暗面,放佛只有永不满足的欲望才能使一切得到慰足。
而大多数人非要走到死亡的门口,才幡然醒悟,生命是来自漆黑而又回归漆黑,只有那么一个瞬间,人才终于能做到放下一切。
而一切却已太迟。
那为什么要追求生活以外的东西?
因为到达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生活一直有它该有的样子。
那些总是高谈诗和远方的人也依然苟且在最世俗的角落里。
李皖说,高晓松这样的知识分子已经失去了批判现实的动力,他们的生活不在这里,而在别处,普通人两脚生根,高晓松早已肋生双翼。中国不再是命运攸关之地,而是堆满了金钱的宝山。
我觉得他说得对,也不对。
他不是没有批判现实的动力,而是没有这个权利。
因为他的生活不在别处,就在这里。
自由的实现,在某种程度上,是和抛弃责任同时发生的。
而这个世界是没有真正的自由的。
而那些就着诗句当粮吃,靠情怀与理想活命的人也还是老老实实的待在我们身边,他们并没有真正到达心中的远方。
而我几乎笃定的说,他们永远也到不了。
如果你觉得人生很轻松,必然有另一人在为你负重。
生活的敌人从来都不曾变过,它无处不在,无相无形,它披着华丽的外衣,站在你的必经之路上,与你狭路相逢。
生活的本真,就是苟且。
关于如何苟且的过一生,我只有这样一些建议:
一、练习给所有人微笑。
二、上班路上听音乐,疯狂的,轻柔的。
三、晚饭后步行30分钟。
四、每天至少开怀大笑一次。
五、一周至少看一本书,即使是漫画。
六、每个月至少参加一次朋友聚会。
七、每一年至少学会一样新技能。
八、保持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