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世界名人未解之谜》《张爱玲传》有感
都说童年是快乐的,无忧无虑的,但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幸福。而童年对人的性格形成具有重要的的影响,这是不容置疑的。似乎伤感的童年造就的是悲剧的性格,无论是现实还是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经历,似乎都在验证着这个规律,因此,一个人不幸的童年有可能导致他性格上的缺陷。
1、 文学幸运与生活不幸的才女——张爱玲
女作家张爱玲的一生就是一个传奇,在文学上,她无疑是成功的,迄今为止,她的地位无人可以撼动,她对人物心灵描写之细腻,刻画之精准,固然与她博览群书有关,总是以冷静的笔调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看着这个繁华而浮躁的世界,把人性刻画的入木三分。甚至,有时候觉得她是残酷的,看着笔下的一个个女性角色,如《金锁记》里的曹七巧,曾有梦有爱有期待,然而残酷的经历逼迫她成了一个专职甚至有些扭曲的母亲,既觉得她可恶,又觉得她可怜。
为什么她的笔下多的是冷酷?即使有过温暖,也最后归于平静,我想从她的人生经历大概可以知道一些端倪。对人性认识得如此透彻,源于自己的深刻体会。张爱玲的童年并不快乐,父亲严酷而刻板,是旧时家长制的代表,能力不足,严酷有余;母亲留学国外,思想进步。这样的组合,注定不会给家庭带来幸福,父母离异,后妈进驻,这个家庭更是如枯木一般无味。张爱玲的童年就这样度过,与她相伴的是那一摞摞书籍。
家庭的不幸,在张爱玲童年的记忆里留下了一道看不见的伤痕,没有很好引导,使得她只能待在文字的世界里,甚至不知道怎么去交流。这也可以解释她与胡兰成的那场爱情,尽管身为汉奸的胡兰成已经有家有室,但是这个男人对她才华的欣赏,无疑让这个从小缺少爱的才女倍感温暖,才会说“遇见你,我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在尘埃里开出花来。”一如飞蛾扑火般的决绝。然而这样的爱,并没有给她带来幸福。胡兰成的多情甚至是滥情,让她失望了,但是她仍然高傲的转身,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国内是没有她的立足之地了,于是远赴美国,开始了她与世隔绝的生活。作为作家,她是成功的;作为女人,她是失败的。
2、 诺贝尔荣耀下的自我毁灭——川端康成
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凭借作品《故都 雪国 千只鹤》获得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伊豆的舞女》文字清丽,刻画了少年的一次邂逅,准确的描摹了人物的心理,少年的懵懂期待。诺贝尔奖的作品折射了日本民族的特性。晚年作品带有一些扭曲与变态倾向。最后这位曾让日本国民引以为自豪的作家,口含煤气管而亡。
是什么让年届70的他选择自杀呢?有研究表明,晚年的他孤僻,不愿与人交流,长期靠安眠药入睡,而又精神恍惚。追溯到他不幸的童年,似乎可以解释为什么他一向不主张自杀的他会用这样的方式毁灭自己。出生于富贵家庭的没落时期,这本就不幸,2岁丧父,4岁丧母,8岁祖父失明,不久祖母去世,16岁,相依为命的祖父去世。整个童年都在遭遇亲人的不断离别,童年尽是死亡的影子。
晚年的他痛苦而又无助,诺贝尔的光环,压得他不能创作出更好的作品,似乎是江郎才尽,只得转向一些扭曲而违背人伦的创作,但也没有引起文坛的反响。除此之外,我想童年的孤独与痛苦,在晚年的生活中,又显现出来。走不出童年的阴影,所以用他自己的方式结束了有过孤独有过辉煌的一生。也许,正如他曾说“死亡是另一种活着的方式”。
3、呼啸的希斯克利夫
虽然对于《呼啸山庄》的作者有过争论,有人提出一个安静甚至孤独的女孩艾米丽怎么可能刻画出希斯克利夫这样一个暴虐的人。但是认真阅读作品会发现,希斯克利夫的不幸正是童年的经历决定了他的发展方向,而艾米丽的童年也是存在着不幸。作者的不幸用文学中人物的不幸来表现,这和张爱玲有些相像。
对于希斯克利夫,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影视作品,我看了都觉得更多的是对他充满了同情,他的报复又何尝不是多年的隐忍换来的一次彻底爆发。其实有时候,施暴者往往也是受害者。童年被遗弃,养父带回家后,本可以有了家温暖,但是遭到兄弟的歧视。在这里,唯一觉得快乐的就是凯瑟琳的爱,少年纯洁的爱本是不幸的人生里一场慰藉,但是爱人经受不住权势的诱惑,无情的背叛,这个少年的孤独和心伤没有人理解。偷偷在墙外看着爱人的婚礼,他只有漠然的离开,失落的眼神里透着一股决绝,又似乎透着一股抗争的勇气。在旷野的英格兰草地上,他曾追逐的倩影已经不属于他。他知道,只能靠自己!一场报复便在心里策划了。
希斯克利夫的报复,与其说他残酷,我更愿意说他不幸,与其说他可恶,我更愿意说他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