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曾这样说过:“看过《道德经》的人,第一个反应便是大笑,接着就是自嘲似的笑;最后才领悟到这才是目前最需要的教训。至少,这会是大多数人初读老子的反应,我自己就是如此“。
《道德经》不但影响着古今外的中国人,而且在西方也备受尊崇,甚至很多名人也都把这本书作为枕边书,从中寻找人生真谛。
阅读《道德经》是一场自我修行的一个过程,作为众多修行者的一员,作者杨煜萍在《跟着老子去修行》这本书中,给我们更深入的解释。
杨煜萍毕业于复旦大学法学硕士,现任于上海某中大型保险公司高级管理职位。他将自己多年来苦心研读《道德经》的心得,参考各大解老著作,最终完成了这本《跟着老子去修行》。
人生就是一场自我修行的过程,在这物欲纵横的时代,想要少些烦恼,多些融洽,那么,我们就需要做事内敛,量力而行。
一、万物归同,不存分别心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矣;皆知善,斯不善矣”。
在我们生活中,每个人对丑、恶、美、善都有各自的判断,而且每个人的判断的标准都不尽相同。
比如,对于你的为人,有些人认为你很好,而有些人却看不惯你;对于拥有的东西,有人认为多了,而有人却认为少了,这就是差别。
有了差别,就会产生观念的碰撞、观点的冲突。人一旦被自己的观点填满,就会形成固执己见,也就很容易因外界的原因而导致心理的波动与情绪的起伏。
比如在工作上,开会的时候,对于一个项目,你表达自己的想法,你认为自己的想法是完美的,没人可以超越,可领导却采纳了其他不好的想法,这时你会想不通,感到很气愤,气不打一处来,情绪也开始起伏不定。
而时间久了,总感觉别人处处针对自己,越想越气,他人对自己的劝导也越听不进去,和别人的关系也将越来越糟,而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就是有了分别之心。
那么,我们是不是就不能有自己的见解、主张了呢?不是的,坚持己见不一定是错的,主要是得要有个“度”。
比如,对于自己的想法,你向外界表达了出来,但内心不要预设结果,也就是不强求外界一定要接受自己的观点。如果外界不接受,说明时机不对,那就不要因此而烦恼。
如果与外界起冲突,那就试着理解他人的出发点,多观察他人观点的可取之处。正所谓“拿的起,放的下”。
所以呢,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不管是说话还是做事,都不要带有主观色彩去看待事情,而是要讲究实事求是,体现客观、公正。
放下自以为是,豁达自然会随之而来。没有了执念,则能让众人欢喜、团结无碍。
二、若水不争,顺势而为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
相信很多人多听过这句话,是的,我也不例外。以前看《道德经》的时候不明白这句话的含义,看了《跟着老子去修行》这本书后,才明白其中的意义。
作者杨煜萍在书中是这么说的,“上善若水”约等于水,“故几于道”约等于道,意思就是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它停留在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接近于道。
水是一个好东西,它默默地滋养着万物,而任何动植物离开了水,都没办法生存,它的功劳是功德无量的,但是,水不争这个功劳。
它不仅不争功劳,而且还不争位置,不管是风景秀丽的,还是恶臭无比的,流到哪里它都可以适应环境,顺应自然,并且与外界融为一体。
我们人也应该拥有像水一样不争的品质,应该不拘于某一种形式,努力适应我们周围的环境,随着环境的变化来调整自己,要积极向上,也要“海纳百川”。
三、量力而行,不刻意强求
“持而盈之,不若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葆”。
在我们生活中,做任何事情都要适可而止,量力而行,如果超出合理需求的求取,就算再怎么努力也不能长久保持。
就如我们在杯中倒水,如果杯子中的水装满了,还不停地往里加的话,那水当然会溢出来了;又如对于一个贪得无厌的人,手里已经有很多东西了,可还是不停地往手里塞东西,最后的结果就是手里的东西都掉在了地上;又比如尖锐的宝剑,没有剑鞘的保护,越是锋利,越容易断。
所以我们不管在生活还是工作中,对自己都要有个合理的定位,超出自身能力的事情不要做,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也不要过分追求能力以外的东西,正所谓”贪心不足蛇吞象“,”一口吃不成大胖子“。
人生是一场自我的修行,摒弃杂念,放下自以为是,你的内心将会更加豁达通透。与人不争,懂得顺势而为;凡事量力而行,不刻意强求。做到这些,你的烦恼将会减少,生活过得也会更加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