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不是比谁的字数多,而是比在有限的字数内谁的表现力更强。“删繁就简三秋树”,建议写完文章反复朗读、品读,删去冗杂多余的语言。
说到简洁,我想起了诺贝尔奖获得者海明威,他在写作的时候,用了一种方法,使得自己的文字特别简洁。据说他在写作的时候,是单腿站着,这样就迫使他用最精短的文字完成自己的创作,天长日久,就形成了他的简洁洗练的语言特点。
莫泊桑说过,在一定的场景中,一定有一个最合适动词或者形容词,你的任务就是找到它。这就需要我们有一种反复推敲的精神。写景的文字,离不开人的参与。人与景如何合二为一,才能突出景物烘托的情境,展示“我”的意图和思想,也需要细致考量。
写景的文字,离不开人的参与。人与景如何合二为一,才能突出景物烘托的情境,展示“我”的意图和思想,也需要细致考量。
艾青在《诗论》里说:“不要满足于捕捉感觉:感觉被还原为感觉,剩下来的岂不只是感觉吗?”如果从写作的角度再作拓展,艾青的话不止针对诗歌写作,也可以延伸到孩子们平时的记叙文写作。写作时不能一味地追寻感觉,捕捉感觉,否则就会让文字缺少必要的理性光辉。
如能在感性表达的基础上,进行升华,将感觉变为经验,那么文字就会少去轻飘,多出厚重。
九成阅读,一成写作,读的多了,悟的多了,自然就有了写的欲望和写的能力。小小说家夏阳说:“我在写作小小说之前,曾经闭门苦读三个月,对1500篇小小说如数家珍。”当学生那颗敏感的心总能为一种新鲜的声音、新鲜的颜色、新鲜的气味而跳动时,他们的笔底才能流淌出思想内容深刻丰富、人物形象独具个性、故事结构跌宕起伏的小小说来。在读书这个问题上,如果我们能针对孩子的个性特长,为他们提供循序渐进、行之有效的书单,也许更能助力他们写作能力的提升。也就是说,阅读与写作要想互为双翼,彼此促进,必须更具体、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阅读,而不能泛泛而读,没有章法。
在读书这个问题上,如果我们能针对孩子的个性特长,为他们提供循序渐进、行之有效的书单,也许更能助力他们写作能力的提升。也就是说,阅读与写作要想互为双翼,彼此促进,必须更具体、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阅读,而不能泛泛而读,没有章法。
在初中阶段,如果要想帮助学生简化语言、美化语言、净化语言,不妨让孩子们读读《张晓风散文》。张晓风的文字极有灵性,能把生活里的点滴感悟用极为精到的语言表现出来,语言与思想的距离落差,是学生写作中常遇到的问题,读透读精《张晓风散文》,可以帮助孩子们提升语言表现力。
还可以增加一些培养孩子思维能力的书籍,最初可以读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创作的《苏菲的世界》,它以小说的形式,通过一名哲学导师向一个叫苏菲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揭示了西方哲学史发展的历程。这样的书籍容易激发旻翀的阅读兴趣。然后可以向他推荐《培根随笔》以及周国平的一些书籍,培养孩子们的思辨能力。
我们要思考怎么指导孩子们读书才能取得最大效果。我觉得其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比较法”,俄国小说家邦达列夫说:“一个人打开一本书,就是在仔细观察第二生活,就像在镜子深处寻找自己的主角,寻找自己思想的答案,不由自主地把别人的命运、别人的勇敢精神与自己的性格特点相比较,感到遗憾、怀疑、懊恼,他会哭会笑会同情会参与——这里就开始了书的影响。”与书中人物比较,与书中情境比较,在比较里会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进而让自己的心灵趋于成熟。还可以让孩子把自己的文章与名家相同题材的名篇做出比较,比如旻翀写的第一篇文章《草原》,从一名学生的角度来看已经很出色了,但是作为旻翀本人,要想进一步润色,可找老舍的《草原》,甚至找来碧野的《天山景物记》进行对比阅读,从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等角度进行比较,在对比中思考,在对比中寻找差距。
读书时养成做摘记的习惯,且学会分门别类摘记。著名的科幻小说家凡尔纳就是如此。他的创作极为高产,有人认为有一个专门的写作公司为他服务,后来他向记者揭示了谜底。原来在他的书房里像中药铺一样放着许多格子,每个格子里都是他积累的不同材料。他的高产正来自他的分门别类地积累。
除了读书,我觉得还可以尝试一题多写,同样一个话题,可以尝试进行不同文体的创作,这样就可以让自己的思维充分地活跃起来。从不同方向、不同层面来捕捉自己的写作灵敏度,会清晰有序地厘清写作的要义。
史铁生曾指出:“写作就是要为生存找一个至一万个精神上的理由,以便使生活不只是一个生物的过程,更是一个充实、旺盛、快乐和镇静的精神过程。”
,每个孩子千差万别,需因材施教。鼓励他们多读书,勤思考,有意识地训练思维能力,弥补自己的知识缺陷。制定充满个性色彩的读书、写作计划,摒弃功利,循序渐进,就能让我们的孩子从优秀走向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