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的时候到过节的时候,就会去串亲戚,每年过年从初一到初十父母就带着自己去转个没完,因为大家都住在乡下,有着共同的生存语言,因此就玩的不亦乐乎,去每个人家里可以玩一天,有着说不完的话,讲不完的故事,这是自己对于关系最早的记忆。
后来上学了,又碰到了很多同学,跟很多一起学习的小伙伴也建立了同学友谊,以至于毕业后还是经常联系。再后来工作后,大家一个团队做产品,做业务,在这共事过程中又形成了不错的同事友谊关系。
如今已经工作十几年,再碰到亲戚,以前的同学,还有老同事,仍然还倍感亲切。但亲切归亲切,却已经无法找回曾经的感觉。
那种每次见面都有说不完话的感觉,如今亲切后却难有更多的话。
这就不禁引起我的思考,是什么改变了这种感觉。曾经的回忆那么美好,曾经的学习,共事都非常留恋,但如今再见面,却难以有着共同的语言,简单来讲就是不见面甚是想念,见面却又难以认知交换。
原因出在哪里?
这问题就出在彼此的知识结构变化了。
曾经之所以能够建立亲密的关系,就是因为彼此有着共同的认知,对于事物的理解可以形成共识。
无论是一起生活的亲情关系,还是同学的友谊,又或是工作时同事的关系,都是因为彼此都有着共同的目标,基于共同生存问题大家都在建立自己解决着解决问题的知识结构,在这过程中彼此互补就行了友谊关系。
变化的是人生阶段,不变的是彼此有过一起共同生存,解决类似生存问题的经历。
这也就不难理解,在农村大家都彼此认识,有着共同语言。但为何现在城市里彼此间陌生的原因了,虽然大家位置上更近,但彼此却没有共同的知识结构,也就难有共同语言了。
如今,大家都感觉彼此冷漠了,我想这很大程度跟知识结构的变化速度也是又关系。
同样的场景,不同知识结构的人在一起,也是难有共同语言。如此想想自己高中的时候之所以变的叛逆,正式因为自己到城市里上学导致了知识结构的变化,而父母却又没有变化,从而造成的认知隔阂。
无论是家人还是亲戚朋友,凡是经常连接的,沟通的,都有这一个共同的要素:
彼此有着说不完的话。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彼此的知识结构在同步进化。我说的你懂,你的问题我能解决。于是大家就可以形成持续交换,持续连接的动力了。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共同语言,彼此认同理解的认知能力。
教育孩子,不是去管孩子,更是应该站在孩子认知上帮助孩子如何重构自己的知识结构,先跟孩子建立共同语言。
朋友交往也不应该是靠酒肉维持,而是应该彼此达成知识结构进化的共识。愿意彼此分享自己的成长心得,愿意一起去优化迭代自己。否则再亲密的关系,没有认知共识的维持,也会很快变的陌生。
没错,友情关系也是一种交换的过程,一种彼此认知进化的过程。
今日思考,不求绝对,但求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