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的天气善变。早上还阳光明媚,暖意融融,到了中午,突然袭来片乌云,伴随着不知道从哪里刮来的妖风,直至晚上才算消停,气温瞬间下降许多,让人明显感觉哆嗦。然而,这样的冷与冬季还是有明显的区别。冬天的风透骨的冷,伤身。这时的风,只是凉,所以有吹面不寒杨柳风的说法。
寒冷俄冬天都扛过去了,还有谁能在乎些许的凉,根本无法挡住迎接春天的喜悦。小时候,总是尽快的去换上单衣服,觉得无比的痛快。但是,父母却安排,春捂秋冻,不要脱棉衣那么快,要不容易感冒。当然,年少轻狂的我是听不进去的。到了病痛在身,才明白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的真理。
长大后,还知道了农历二八月,乱穿衣的说法。不就有这么个段子么,春秋季节,穿着单薄的人和穿着厚衣服的人在街上偶遇,彼此相互对望后,默默的在心里说,这个二货。可能有些不中听,但绝对是真实的想法。不得不承认,正是大自然的这种神奇,才让芸芸众生的生活变得更加精彩。
春天里,做柳笛是个有意思的事。家乡水资源丰富,湖边到处是用来绿化的柳树。只要到了立春前后,最先发芽的就是柳树。截根不粗也不细,没有任何节疤的柳枝,然后拿在手里轻柔的搓动,柳树皮就慢慢的变软,把柳枝的内芯抽出来,用壁纸刀把柳枝皮切成长度适中,在吹的那段斜着削下指甲盖大小皮,能吹响就行。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刚开始,不知道什么原因,总是失败。看着小伙伴们吹着滴滴的柳笛满街开心的跑,内心真的充满羡慕嫉妒恨。忍耐住寂寞,不厌其烦的多次试验,终于能成功做出属于自己的柳笛。当下,如获至宝,那种高兴劲真的难以笔墨描述,晚上睡觉时还特意把柳笛放在床头,生怕不小心弄坏或者被谁拿去。
除了做柳笛,春季还能去到田间地头挖荠菜。对于荠菜,很多人都不陌生,尤其是上岁数的人。那时,荠菜只是种野菜,日子过得好的,根本懒得去弄他。穷人没办法,就去挖来吃。现在倒好了,荠菜已经成为绿色食品,市场上也能随处买到。到了饭店,也能点这道菜,但价格是相当的昂贵。
母亲每次都要挖上很多。当时不太明白,总嫌多,择的时候费劲。母亲不说话,只是把挖来的荠菜清洗干净,然后在锅里焯水。结果呢,满满大盆的荠菜缩小成几个团,这下我才明白为什么挖那么多。知道我们兄妹喜欢吃饺子。母亲就把把荠菜切碎,和煎好的蛋皮搅拌成饺子馅,做成蒸饺,让人吃的流口水。要注意的是,别挖成了加的荠菜。有很多和荠菜相似的野菜,尤其是带苦味,没有开花的蒲公英。
还有个乐趣,那就是钓鱼。头天晚上,把小米用曲酒泡上,第二天早上起床后就去打窝子。因为家里的水深,尤其是底部的水温还不是很高,鱼的活动性能还没有完全激发出来。提前打窝子,就是让鱼儿闻着香味过来。大约过一个多小时,用蚯蚓或者面食当鱼饵,扛着鱼竿就能正式的开始钓鱼。
即便打了窝子,也千万不要着急。有时下钩半天都没有动静。可以来回的挪动下,慢慢的就有鱼儿咬钩,并且不耍滑头,待浮漂稍微的晃动后,然后迅速的沉入水底。好嘞,轻轻提鱼竿,活蹦乱跳的鲫鱼就给钓上来了,个头还保许不会太小。因为是野生的,大多都是黄色的鳞片,在太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真的幸福满满。
遗憾的是,因为外出工作的缘故,我已经好多年没有在家乡能感受到这样的乐趣。每次,只能通过儿子发来的照片或者电话里的叙说,去重温童年的记忆。真的,有着些许的喜悦,更多的却是伤感。不知不觉中,和年轻时代已经逐渐告别。更相信,不久的将来,说不准生命就伴着春风彻底的离开。(文/孙新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