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是一个框:我要什么,一定要设定准确标准。“岗位”、“伴侣”、“生活”、“兄弟”、“合作伙伴”等都是如此。
我先设定每一个框的要求,然后按照要求去寻找符合要求的对象。如果找不到符合要求的对象就把自己现在能控制住的合作对象培养并打造成符合自己要求的样子。当然,如果经过努力自己还是无法找到符合要求的合作伙伴,也无法将现有合作伙伴打造成自己想要的样子。那么,要么我继续努力,要么我就放弃一部分自己对这个“框”的要求。当然,如果自己内心希望坚守这个框的“这一部分要求”。
现实的矛盾之处就在于,眼前的合作伙伴足够优秀并深深吸引自己,自己非常希望能将对方装到这个框里,可对方却偏偏就不符合自己对于这个框设定的刚性要求。因为这个要求是刻在自己骨子里的,纵然追求合作瞬间会舍去压制这些要求,可一旦尘埃落定,这些要求就会像紧箍咒一样冒出来,反复在心头煎熬自己。自己会觉得自己牺牲很大,让步很多,会不自觉试图改造对方。
有些内心的坚持,若非自己真的对这些要求发自内心的释怀,它就是刚性需求,具备一票否决的神力。若只因不舍眼前所喜(诱惑),明知不可为仍心存侥幸而执意为之,受内心诱惑扭曲内心强行将它纳入“框”中,最终带给彼此的往往就只剩无尽的挣扎与疲惫。如果对方努力是可以达成要求的,关键是也许它从来就不想在这个要求上进行克制和努力,这才是矛盾的根源。